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湾大桥

澳門跨海大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灣大橋
Remove ads

西湾大桥(葡萄牙语:Ponte de Sai Van)是澳门第三条连接澳门半岛氹仔之间的跨海斜拉桥,北起澳门半岛西湾湖景大马路,南至氹仔东亚运大马路[1]。是全球首座预应力混凝土双层主梁斜拉桥、全球最大跨度的双层混凝土桥梁。与香港青马大桥一样,设有上、下两层行车道和下层澳门轻轨氹仔线轨道,正常情况只使用上层桥面行车道及电单车专道;而下层的行车道路通常只在当澳门发出八号风球,上层桥面关闭时开放,但在九号风球十号风球生效期间仍会关闭。

事实速览 西湾大桥, 坐标 ...
Remove ads

历史

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于2000年3月29日发表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后首份施政报告时表示就开展研究兴建第三条澳氹大桥的可行性[2]澳门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于同年8月9日表示当局已进行有关研究;初步计划参考青马大桥的双层行车道设计[3]。2001年2月28日,欧文龙表示已经完成兴建第三条澳氹大桥兴建方案的初步可行性研究[4]。澳门特区政府最终于2001年11月14日宣布落实兴建第三条澳氹大桥计划[5]

Thumb
东亚运回归之火在西湾大桥传递,火炬手是澳门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蓝铧缨

第三条澳氹大桥于2002年10月7日由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等于西湾湖景大马路主持奠基仪式,象征澳门的第三条澳氹跨海大桥正式动工,耗资56亿澳门元[6][7];而大桥于2004年6月28日进行主桥合拢仪式[8]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4年12月19日在行政长官何厚铧的陪同下于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主持西湾大桥牌匾揭幕仪式,象征西湾大桥正式落成[8];胡锦涛随后经西湾大桥往氹仔[9];而西湾大桥也于翌年1月9日早上八时正式通车[10]台风派比安于2006年8月3日吹袭澳门,下层行车道在悬挂八号东南风球90分钟后首次对外开放[11]

澳门建设发展办公室于2004年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举办“第三条澳氹大桥征名活动”[12]。同年11月12日,建设发展办公室征名活动评选委员会公布,选出“澳门大桥”、“西湾大桥”、“濠江大桥”、“濠镜大桥”及“妈阁大桥”五个建议名称给予当局对大桥命名作参考名称[13]。12月6日,政府把第三条澳氹大桥正式命名为“西湾大桥”[12]

澳门东亚运组委会于2005年1月8日及9月28日分别举办“回归之火”及“创纪元之火”的东亚运动会圣火传递活动时均途经西湾大桥[14][15],而北京奥运圣火也于2008年5月3日在西湾大桥传递[16];此外,在西湾大桥也曾举办田径马拉松等赛事[17][18]

2012年8月19日上午11时,西湾大桥于来回方向各最右侧车道实施电单车专道[19]。2016年8月15日起,电单车专道改为永久措施[20]

2017年台风天鸽吹袭时,澳门气象局发出十号风球,大桥下层通道首次全面封闭。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和2020年台风海高斯袭澳,当澳门气象局发出九号风球正式生效,大桥下层通道再度全面封闭,是首次在九号风球下封闭车道。

2020年11月,西湾大桥下层通道进行轻轨通道改造工程,将行车线和轻轨通道互调,工程首阶段于2021年4月下旬完工。[21]

2022年10月23日,下层紧急车道新出入口启用,并于10月16日和17日下午开放供私家车试行。而现有下层紧急行车通道出入口将于短期内停用,以便配合澳门轻轨氹仔线延伸至妈阁站的工程[22][23]

2023年7月起,大桥桥面进行更换伸缩缝工程,期间实施有限度通车。同年8月20日上午10时至27日上午10时,须临时停用电单车专道,以便进行专道内伸缩缝的更换工作。电单车可在大桥其他车道行驶,并可使用大桥的各个出入口,即西湾湖景大马路近妈阁及近旅游塔一侧引桥,以及氹仔东亚运大马路上层及下层之引桥进出西湾大桥[24]

2025年7月20日台风韦帕袭澳,由于气象局即将发出九号风球,民防行动中心宣布西湾大桥下层车道于上午11时关闭,直到下午5时改发八号东南风球时重开。[25][26]

Remove ads

设计

Thumb
西湾大桥“M”字桥塔

西湾大桥采用竖琴斜拉式设计[27],乃全球首座预应力混凝土双层主梁斜拉桥[28]。西湾大桥位贯穿澳门半岛以及氹仔,大桥总长2,200米,宽28米[8],澳门半岛引桥与氹仔引桥分别为700及400米[6]。主跨距离为180米,乃全球最大跨度的双层混凝土桥梁,也是四条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的大桥中最短及最宽的大桥[27]。西湾大桥的最大设计特色在于两个85米高的双拱门设计桥塔代表澳门的葡文首个字母“M”、罗马数字“III”以及阿拉伯数字“3”,这正比喻此桥是澳门的第三条澳氹大桥。桥墩外观呈弧形,以寓意两片莲花花瓣[29]。西湾大桥设有上、下两层行车道,并预设可供轻轨行走的位置[5][8]。大桥上层桥面设有共六条行车线,来回各三条行车线间设有分隔栏以作区别行车方向。上层行车道正常用作行车,而下层行车道平常用作紧急通道外[6],也在悬挂八号风球时开放使用。

西湾大桥的设计曾获多个奖项,包括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5年度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30]、2006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1]、2006年度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以及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7]

Thumb
西湾大桥景观灯开启后

澳门西湾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全国最年轻的桥梁设计大师,国家级专家。英国特许工程师,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Fellow),国内外著名的悬索桥设计专家。著作有《悬索桥设计》、《澳门西湾大桥设计与施工》、《板式加劲梁悬索桥》、《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以及参编美国新版《国际桥梁工程手册》等。

Remove ads

重大意外

2011年9月27日下午1时左右,澳门新福利公共汽车一辆26路线往路环方向的小巴(车队编号:R245),当驶至西湾大桥时,疑因司机收掣不及,先撞向左方行车线上一辆故障的货车,再撞向右方一辆私家车。事件导致巴士上10名乘客、货车司机以及私家车上1名乘客受伤,意外后西湾大桥往氹仔方向交通受阻达一小时。另外警方被指疏忽,意外发生后只以一般交通意外的讯息向传媒通报,以致没有一家传媒对该宗意外作现场采访;警方则承诺完善通报机制。[32][33]

限制

西湾大桥现时受澳门第21/2005号行政法规(即《西湾大桥规章》)所规范,也受第3/2007号法律《道路交通法》规管。在《西湾大桥规章》第二条第二款中规定下层车道只准轻型客车行驶;而在速度方面,上层桥面限速为时速40至80公里之间,而下层车道及引桥则限速于每小时20至40公里之间。若需在西湾大桥进行体育项目时,须向土地工务运输局申请[34]

由于友谊大桥桥面曾发生多宗涉及电单车的致命交通事故,坊间有舆论期望开放西湾大桥下层车道;时任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曾于2007年3月表明下层车道仅在上层桥面被封闭时才会开放使用,主要是下层车道属于备用性质、存在通风问题等原因,并不符合成熟的行车条件[7]

下层车道

轻型及紧急车辆车道

Thumb
下层通道澳门出口(已停用)

下层车道平时只开放予紧急车辆使用。而在热带气旋吹袭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发出八号或以上风球时,上层车道关闭期间开放使用,但只供轻型客车(私家车)或紧急车辆使用。

为了让居民熟悉使用西湾大桥下层紧急通道及附近路段的行车安排。临近下层入口的车道旁设有明确的指示牌和交通标示,提醒居民开放时间及只准轻型客车使用。车道入口位置有警员在场指挥交通,车辆驶向入口时都减速慢驶。

倘若情况不许可,西湾大桥下层通道也有可能会关闭。2017年台风天鸽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35]2020年台风海高斯[36]2023年超强台风苏拉[37]吹袭澳门,气象局发出高于八号或以上风球时就出现此情况。

轻轨氹仔线轨道

Thumb
西湾大桥下层通道的轻轨妈阁线路轨

原下层车道中央为澳门轻轨轨道,供妈阁站延线氹仔线)使用,但最新方案外侧车道为轻轨轨道,汽车改由中间车道行驶,而原有于八号风球开放的出入口将会更改至其他地方。而相关出入口于2022年10月23日启用[38]。早在2013年,运建办开展了西湾大桥下层行车通道新出入口的建造工程,连接海洋花园大马路至东亚运圆形地,包括移除东亚运圆形地周边绿化带的地面楼板。新出入口建成后,可与未来轻轨车道及走道平台等的设置作相互配合,满足轻轨的运营需要[39]

2023年2月27日,妈阁站主体工程完工[40]。而沿下层通道设置的轻轨行车系统已完成安装,并开展列车运行测试工作。列车测试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妈阁站及下层通道,第二阶段延伸至海洋站,第三阶段为全线范围[41]

2023年8月11日,作为氹仔线一部分的妈阁线连同氹仔线全线开展列车及系统总测试,以及预试营运等[42]。12月8日,妈阁线正式开通[43]

Remove ads

途经公共交通

公共巴士

新福利2626SMT4
澳巴5571SN2N3

轨道交通

行车速度规定

大桥下行驶的车辆车速下限不能低于每小时四十公里,下层车道及引桥车速下限不能低于二十公里,违反者可被处罚五百至二千五百澳门元

相关争议

另见

外部链接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