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赤崁渔港
臺灣澎湖縣69座漁港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赤崁渔港(台湾话:Tshiah-khàm Hî-káng),位于台湾澎湖县白沙乡赤崁村,主管单位为澎湖县政府,属第二类渔港。[1]赤崁码头开口朝东,兴建年份始于民国40年(1951年)。[2]:119
简介
白沙乡赤崁村位于白沙岛(古称北山屿)东北端高地(高地在闽南语中称作“崁”),因海岸上裸露出的玄武岩呈现红色,早昔被称作“大赤崁”[3],相对于聚落南侧的“小赤崁”村落而得名[4]。
赤崁的海域多属珊瑚礁地形,航道宽阔,但水位偏浅,必须定期动用大量经费疏浚,维护不易。民国40年(1951年)赤崁渔港初建之时,澎湖县政府补助经费,砌石防波堤227公尺、兴筑码头278公尺、护岸125公尺,内港水域约3公顷。民国57年(1968年)又蒙高雄港务局补助,筑造交通码头一座。[5][2]:119
政府利用“台湾地区渔港建设方案”四期经费扩建赤崁渔港:第一期(民国69年至76年,1980年-1987年)为4333万元、第二期(民国77年至85年,1988年-1996年)为8129万元,其中2700万用于港区改善,后又用省政府计画经费筑建突堤和码头、第三期(民国86年至89年,1997年-2000年)为2588万元,复用于港区改善工程、第四期(民国90年至91年,2001年-2002年)为792万元,主要用于港区绿化,增建凉亭和观景台等休闲设施。根据2005年出版的《续修澎湖县志.财政志》资料,整建赤崁渔港经费自民国69年(1980年)至民国91年(2002年)为止,其工程经费总计为新台币2亿154万元。[2]:169、175-177
赤崁村的渔业产业发达,当地盛行有延绳钓、焚寄网、流刺网和一支钓等渔法;陆上的渔港设施则有市场、加油站、制冰厂、修造船厂、渔具整备场等等,可谓北山屿的渔业重镇。当地尚以盛产“丁香鱼”出名,近年每年夏季都有举办“丁香鱼季”来接待各地的观光客;港口除供渔业用途,提供北海游客中心的游憩船停泊,以及离岛吉贝屿对外交通船的码头亦设于此处。[5][6]
赤崁渔港在现行台湾的渔港法属于“第二类渔港”[1],而在民国95年(2006年)1月27日之前的渔港法旧制中[7],属于供地方性使用的“第三类渔港”。[8]
Remove ads
图辑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