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里夏德·库恩

奥地利-德国生物化学家(1900—196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里夏德·库恩
Remove ads

里夏德·约翰·库恩(德语:Richard Johann Kuhn,1900年12月3日—1967年8月1日)是一位奥地利德国生物化学家,因“对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的研究”于1939年获得193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1942年获得歌德奖。1967年逝于德国海德堡

事实速览 里夏德·库恩 Richard Kuhn, 出生 ...

生平

早年

库恩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在那里他上过语法学校和高中。他对化学的兴趣很早就浮出水面。但是他兴趣浓厚,决定推迟学习化学。在1910年至1918年之间,他是沃尔夫冈·泡利的同学,后者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1918年开始,库恩参加了在维也纳大学化学系的讲座。他在慕尼黑大学完成了化学研究,并于1922年在理查德·威尔斯塔特(RichardWillstätter)获得了博士学位,从事关于酶的科学工作。

研究

库恩的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化学的理论问题(脂族和芳香性立体化学;多烯和枯烯的合成;组成和颜色;的酸性)的研究;以及生物化学的广泛领域(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 具体来说,他在维生素B2和抗皮肤炎维生素B 6方面开展了重要工作。

1929年,他成为新成立的皇帝威廉医学研究所 (自1950年以来,更名为海德堡的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 ) 化学研究所所长 。 到1937年,他还接管了该研究所的管理工作。

他还担任过海德堡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过一年的生理化学客座研究教授。

随后,他因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而于193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由于希特勒禁止德国公民接受而被拒绝。

纳粹时期

库恩与纳粹高级官员合作,并于1936年谴责了他的三名犹太同事。[1]

2005年,德国化学家协会(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GDCh)宣布不再颁发里夏德·库恩奖章:“GDCh理事会打算停止颁发以有机化学家、193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1964—65年GDCh主席里夏德·库恩命名的奖章。理事会通过对里夏德·库恩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行为的研究得出了这一结论。尽管库恩究竟是一位坚定的国家社会主义者还是一位以事业为导向的随军人员尚未完全确定,但他无疑在行政和组织方面,尤其是在科学工作方面,支持了纳粹政权。尽管库恩在科学上取得了成就,但他并不适合成为榜样,也不适合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重要的奖项,这主要是因为他对毒气研究的不深入,以及他对待犹太同事的态度。”[2][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