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角幽冥蚁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角幽冥蟻屬
Remove ads

长角幽冥蚁属'Ceratomyrmex)是蚁科(Formicidae)幽冥蚁亚科(Haidomyrmecinae)下的一个已灭绝的属,幽冥蚁亚科共9属13种。长角幽冥蚁属只有一个物种:Ceratomyrmex ellenbergeri ,出土于亚洲,年代为晚白垩纪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Remove ads

历史和分类

长角幽冥蚁属共有四个琥珀化石,出土于缅甸克钦邦[1]。正模标本搜藏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号 "NIGP164022" ;副模标本搜藏于雷恩大学,编号 "IGR.BU-002" ;其他两个标本为 Sieghard Ellenberger 的私人搜藏,位于德国。铀铅定年法结果显示化石的年代为 98.79 ± 0.62 百万年,为森诺曼期的极早期,接近阿尔布期[1][2][3][4]

最早研究这些化石的是古昆虫学家 Vincent Perrichot、Wang Bo 和 Michael Engel,他们在2016年时描述了新属新种,刊登于《当代生物学》期刊上[1]。属名 Ceratomyrmex 是由两个词根组合而来,后缀 "myrmex" 为希腊文,意思为“蚂蚁”,前缀“keratos”也是希腊文,意思为“角”,因其头部的特化而名。种小名 ellenbergeri 是由标本拥有者 Sieghard Ellenberger 的名字而来,以感谢他出借标本以供研究[1]。缅甸琥珀中发现的其他属还有BurmomyrmaCamelomeciaGerontoformica幽冥蚁属Haidomyrmex)、桨角幽冥蚁属Linguamyrmex)、MyanmyrmaZigrasimecia [1][3][4][5]

Remove ads

生态

对于长角幽冥蚁属高度特化的口器,Perrichot 等人对其功能提出了数个假说。现生拥有触发式大颚(trap-jaw)的蚂蚁包括锯针蚁属(Odontomachus)、颚针蚁属(Anochetus )和刺家蚁属(Acanthognathus)等,根据这些蚂蚁的行为,Perrichot 等人推测长角幽冥蚁属角上的刚毛可以在搬运幼虫和蛹时提供缓冲。当大颚关上时,触发毛(trigger hair)的长度仍然足以触发大颚。长角幽冥蚁特化的大颚也有可能是用来防御,用来弹开猎食者或击晕猎物。防御的时候头角和刚毛可能完全派不上用场,因此防御可能不是其大颚的唯一用途。蚂蚁会用大颚搬运食物和筑巢的材料,而搬运的过程并不会用上头角和刚毛,头角和刚毛肯定有其他用途。头角和大颚最有可能的功能是捕捉大型猎物[1],而刚毛可以感知猎物的位置,也可以卡住猎物以防止猎物挣脱。基于头角和大颚的大小,长角幽冥蚁不太能捕捉小型猎物,因为猎物可以在大颚完全关上之前挣脱[1]

Thumb
C. ellenbergeri副模式标本的头部
Remove ads

描述

长角幽冥蚁属工蚁的体长介于 4.5 ~ 5.9 mm,目前蚁后与雄蚁的标本从缺,因此无法获得资讯。长角幽冥蚁属与其他幽冥蚁亚科的差异在于头楯部,长角幽冥蚁属的头楯部高度特化,在两触角的基部之间形成一个突出的角状结构,角为弧状,尖端有圆形的盘状结构,形似锅铲,而其边上环绕著针状结构。如同其他幽冥蚁亚科的物种,长角幽冥蚁属的大颚特化,形似镰刀,大颚长度高过头部,高到头顶的头楯部末端,形成触发式大颚。其头楯部在接近大颚关上时的位置有四根非常长的触发毛(trigger-hair),头部两侧各两根[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