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植棋
臺灣畫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植棋(台湾话:Tân Si̍t-kî,1906年1月16日—1931年4月13日),台北厅水返脚(今新北市汐止区)人,为台湾第一代西画画家,其作品以油画为主,题材包括风景和风景、静物和人物等。受到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通过狂野、刚劲的笔触和大胆的色彩展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致力于描绘台湾乡野风景的特色,堪称台湾最早的“野兽派”画家。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3月22日) |
Remove ads
生平
陈植棋出生于台北厅水返脚(今新北市汐止区),1921年毕业于南港公学校后,进入台北师范学校(现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受教于石川钦一郎。
1924年11月初,师范学校发生修学旅行路线之争,因校方偏袒日本内地籍学生,引起本岛籍台湾学生不满,发起罢课行动抗议。数日后,他因参与此次学潮活动,遭学校退学处分。其后受到石川老师及盐月桃甫老师鼓励,前往东京美术学校就读,1928年陈植棋以《台湾风景》入选第9回帝展。1930年自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同年以《淡水风景》入选第11回帝展。被《台湾日日新报》誉为天才青年画家,期间一直关注台湾艺术界的发展,经常往返于台湾和日本之间。曾经加入“七星画坛”与“赤岛社”。
1931年4月13日上午11时15分,陈植棋因过度操劳,胸膜炎并发脑膜炎,英年早逝,同月19日在台北西本愿寺举行追悼会。名言为:“人生是短促的,艺术才是永远。”“如果生命是细而长的话,我宁愿短而亮,我向往迸发的生命力!”。同年9月于总督府旧厅舍举办遗作展,展出八十馀件作品。[1]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陈植棋与妻子潘鹣鹣(士林士绅潘光楷之女,台北第三高女毕业,曾担任小学教员)于1927年结婚。其部分作品则包含妻子的一系列肖像画,包括:《夫人画像》(1927)、《我的妻子》(1927)、《妇人像》(1930~1931)等,展现了台湾女性勇敢、坚定的形象。
轶事
重要奖项

- 昭和2年(1927年)─第一回台展,《海边》:特选。
- 昭和3年(1928年)─第二回台展,《三人》、《二人》、《桌上静物》:无鉴查。第九回帝展,《台湾风景》:入选。
- 昭和4年(1929年)─第三回台展,《芭蕉の畑》特选。
- 昭和5年(1930年)─第四回台展,《真人庙》:特选・无鉴查、《赤き壁》、《观音山の见える风景》:无鉴查。第十一回帝展,《淡水风景》:入选。
- 昭和6年(1931年)─第五回台展,《妇人像》:无鉴查。
流行文化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