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鞍山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鞍山道是中国天津市和平区的一条道路,东北到兴安路,西到卫津路,全长2392米,宽14米。目前,鞍山道地区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的聚集地之一,大量的名人故居坐落于此。由于鞍山道历史风貌保存完好已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鞍山道历史文化街区”并加以保护和修缮。[1]
历史
鞍山道所在地区在1898年9月29日被划入天津日租界[2],1903年日租界正式成立时才开始修筑道路,逐渐形成该界一条重要道路,时名宫岛街。后来,大量名人纷纷在此街区定居,如: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安福系军阀、民国时期参议院议员、驻日公使陆宗舆,清代湖北提督兼驻武昌新建陆军第八镇统制张彪,原湖广总督、北洋政府陆军部总长、中华民国总理段祺瑞等。1946年,国民政府收复后更名迪化道,1953年更名鞍山道沿用至今[3]。
现况与发展
鞍山道目前东北到兴安路,西至卫津路,全长2392米,宽14米,路面面积为30163平米,为沥青路面。两侧人行道均宽14米,人行道面积为16671平米。沿途建有武德殿、静园、张园、段祺瑞故居等建筑。
建筑

目前,鞍山道现存比较著名的建筑有:
交汇道路

目前,与鞍山道相交汇的主要道路有: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