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韦孝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韦孝宽
Remove ads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1],一名叔裕孝宽以字行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眷,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军事家,京兆韦氏郧公房始祖。

Thumb
韦孝宽射还赏格

生平

早年

韦孝宽家族世代为三辅望族,祖父韦真憙是北魏冯翊郡、扶风郡二郡太守,父亲韦旭右将军南豳州刺史。韦孝宽聪敏且和顺端正,涉猎了经书和史书,虚岁十五时,就有豪壮的志向,善于谋划计算,有见识的人称赞他[2]。当时韦孝宽和崔彦穆邢子才一起进入中书学,三人之间特别友好[3]。韦孝宽二十岁左右,恰逢萧宝夤在关中地区叛乱,韦孝宽就拜谒朝廷,请求担任军队前锋。朝廷赞赏韦孝宽,当即任命他担任统军。韦孝宽跟随冯翊公长孙承业西征,每次战斗都有功劳,出任国子博士,代理华山郡太守。当时侍中杨侃为大都督镇守潼关,引荐韦孝宽担任司马。杨侃为韦孝宽的才华感到惊异,把女儿嫁给了韦孝宽。永安年间,韦孝宽担任宣威将军给事中,很快获赐爵山北县男。普泰年间中,韦孝宽担任都督跟随荆州刺史源子恭镇守穰城,以军功担任淅阳郡太守。当时独孤信担任新野郡太守,同时隶属荆州,独孤信与韦孝宽感情很亲密,两人的行政都属于优等,荆州官吏和百姓称两人为连璧[4][5]

Remove ads

归附西魏

大统三年(537年),随宇文泰雍州,攻占潼关后,即授恒农郡守。沙苑之战中兼任大行台左丞,与独孤信入洛阳,为阳城郡守,复与宇文贵怡峰接应颍川义军,破东魏大将任祥尧雄颍川。又进平乐口,下豫州,获东魏豫州刺史冯邕。大统四年(537年),河桥之战中西魏战败,转任持节、镇东将军,行宜阳郡事。不久迁车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大统五年(538年),进爵为山北县侯,又加通直散骑常侍。

镇守玉璧

大统八年(541年),韦孝宽出任大都督、晋建汾三州正平郡诸军事、晋州刺史。镇守玉璧(今山西稷山附近),兼代理南汾州刺史。大统十二年(545年),玉璧之战爆发,韦孝宽作为玉璧守将,固守城池两月(苦战六旬),东魏伤及病死者十之四五,高欢最终急怒而致病,退军后病发身亡。韦孝宽以功封建忠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

东征西战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为雍州刺史。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以使持节、大将军与燕公于谨平定江陵,以功别封一子韦谌为穰县开国公。回师后拜尚书右仆射,赐姓宇文氏。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北巡,命韦孝宽再次镇守玉壁。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拜小司徒北周明帝元年(557年),参麟趾殿学士,考校图籍。又为延州(陕西延安)总管。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以韦孝宽立勋玉璧,在玉璧设置勋州,仍授勋州总管。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进位柱国。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年),进爵郧国公,食邑五千户。北周武帝建德年间,上“平齐三策”。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周武帝征讨北齐,韦孝宽为行军总管,晋州平定后,镇守晋州(治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境)。577年,北齐灭亡,周武帝班师回朝,韦孝宽随驾还京。拜大司空,出为延州总管,进位上柱国

平定淮南

大象元年(579年),除徐、兖等十一州十五镇诸军事、徐州总管。又为行军元帅,徇地淮南。以平淮南之功,别封一子韦寿为滑国公,邑五千户。

尉迟迥之乱

大象二年(580年),周宣帝驾崩,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知道杨坚将要不利于宇文氏政权,图谋举兵讨伐杨坚。北周朝廷暗中探悉,派遣韦孝宽迅速前往替换尉迟迥。韦孝宽将要到达朝歌时,尉迟迥派遣大都督贺兰贵持他的亲笔信来迎接。韦孝宽留下贺兰贵与他交谈,交谈中韦孝宽怀疑尉迟迥会有变,于是假称有病缓慢前行,又派人前往相州求取医药,暗中观察尉迟迥的动静。尉迟迥派韦孝宽的侄子韦艺迎接韦孝宽,韦孝宽向韦艺询问尉迟迥的所作所为,韦艺是尉迟迥的同党,不告诉韦孝宽实情。韦孝宽大怒,要把韦艺斩首,韦艺害怕,就把尉迟迥密谋的话全部告诉韦孝宽。于是韦孝宽带着韦艺向西逃走[6][7],每到驿站,韦孝宽就把驿站的马匹全部带走,对驿站主管说:“蜀公尉迟迥将要到达,应当迅速准备酒食。”尉迟迥很快派遣仪同大将军梁子康带领数百骑兵追赶韦孝宽,追兵每到驿站,就遇到丰盛的酒宴,又没有可换的马,于是延迟滞留,韦孝宽和韦艺因此得以逃脱[8]。尉迟迥起兵,韦孝宽跑回洛阳。六月,以孝宽为元帅东伐尉迟迥,讨伐平定。十月,韦孝宽凯旋回到京师。十一月二十七日(580年12月19日),韦孝宽在长安寿贵里去世,虚岁七十二,朝廷追赠使持节太傅上柱国、怀衡黎相赵洺贝沧瀛魏冀十一州诸军事、雍州牧,谥号襄公,当年十二月九日(580年12月30日)归葬于万年县寿贵里[1]。韦孝宽在边境多年,屡次抗击强敌,所有的谋划在布置之初都没人能理解,见到谋划成功,才惊叹佩服。韦孝宽虽然在军队中,却专心致志于文学和史学,政务的闲暇时光,经常阅览书籍。韦孝宽晚年患有眼病,还是命令学士阅读书籍给自己听。韦孝宽很早就父母去世,他侍奉哥哥和嫂子十分谨慎,所得到的俸禄不入自己的住宅。对于失去父母的亲族,韦孝宽一定给予赈济与抚恤,朝廷和民间都因此称赞他[9]。韦孝宽儿子韦谌虚龄十岁时,魏文帝元宝炬想要把女儿嫁给韦谌。韦孝宽认为哥哥韦敻之子韦世康比韦谌年长而推辞。元宝炬很赞赏韦孝宽,于是就把女儿嫁给韦世康[10][11]

Remove ads

墓地墓志墓碑

韦孝宽墓碑原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炮里乡留村,为开皇二年立,1970年代佚[12],韦孝宽墓志于1990年春出土于长安县韦曲镇北原上[1]

韦孝宽墓志

墓志盖:周上柱/国郧襄/公墓志

大周使持节太傅上柱国雍州牧郧襄公之墓志

公讳宽,字孝宽,本姓韦氏,京兆杜陵人。商丘盛玄帝之绪,相土隆彤弓之业,二相声高,腾芳汉简,三君德懋,流曜县图,衣缨之盛,羽仪当世矣。祖真憙,清规雅量,见重缙绅,历冯翊、扶风二郡守,赠泾州刺史。父旭,道风素望,蔚为世翊,官至尚书右丞,幽州刺史, 赠司空公,谥曰文惠。公两仪降气,五纬垂精,膺大德之期,践通人之会,峨然与崐阆同仁,浩乎与江河合智。风声杰出,器望孤标,材兼将相,艺备文武。申韩富强之术,存于度内;孙吴钲鼓之教,得自胸中。属魏历初屯,中原方割,西夏肆逆,东王出讨。公弱冠从戎,立功秦地。建义初,拜国子博士,仍转通直散骑侍郎,山北县开国男。太祖龙飞百二,虎据三分,折胜籍帷幄之谋,捍城资腹心之用,委质策名,顺风从豁,竭在三之节,怀靡二之诚,除大行台左丞。自是东征西伐,必预行闻,契润艰虞,栉沐风雨。时两河未静,三川大乱,公出军阳城,亟摧恶党,治兵阴地,屡折凶徒,授恒农郡守,寻转持节、镇东将军,带宜阳郡事。俄迁车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进爵为侯,又加通直散骑常侍。寻授大都督、晋建汾三州正平郡诸军事、晋州刺史。东秦放命,敢肆穿窬,驱率犬羊,攻围城雉,仵梯冲于天上,飞锋镝于地中。公外仗朝威,内扬神□,随方捍御,绵历六旬,流血成川,积尸如莽。既而妖徒力屈,元恶计穷,泉水不枯,便看乱辙,箭杆未尽,已睹投衡。建此殊功,用隆赏典,封建忠郡开国公,邑一千五百户。寻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又为雍州刺史,宣条布政,导惠齐祀,变六辅之风,正五方之俗,迁使持节、大将军。

江陵之役,功有勋焉,师还,别封一子穰县开国公。又转尚书右仆射,钤品之寄,才望是归,授小司徒。

有周御历,赐姓宇文氏。又为延州总管,风行狄土,威凌沙塞,折胶绝埃尘之急,囊书息烽燧之惊。转为勋州总管,俄迁柱国,定封郧国公,邑五千户。大风起猛士之哥,属车异威边之宝。公再镇汾隅,实宣声略,拜大司空。水上载平,棘木斯蔚,寻迁上柱国。式遏为重,居中更轻,除徐州总管。时句吴未宾,洞庭负固,桐柏之南,剪为异域。授公行军元帅,委之经计,运开山之术,申蹩楼之勇,百城雾卷,千里霜摧。别封一子滑国公,邑五千户。

宣皇宴驾,嗣主幼冲,布惠宣威,实资朝彦,授公相州总管。尉迟迥志图问鼎,岨兵作乱,天子乃心东顾,听朝不怡,公武略夙标,英图横厉,仍授以元帅,总兵薄伐。一麾而清沁渚,再而廓漳滨,沴气克消,地有武丘之号,妖精载荡,具有闻喜之名。饮至礼成,策勋末赏,天不憗遗,良木云坏,春秋七十有二,以大象二年十一月廿七日死于京第。县官兴悬辙之感,上宰轸奔车之悼,诏赠使持节、太傅、上柱国、怀衡黎相赵洺贝沧瀛魏冀十一州诸军事、雍州牧,谥襄公,礼也。

惟公命世降生,含和挺质,立行成则,出言有章,三德聿修,九思无爽,筮仕遇群飞之日,结发值龙战之秋。侚义忘躬,识贞心于劲草;推诚奉国,表高节而后雕。栋干之望有归,谟明之寄攸在。至如料敌出奇,举不失德,安边定远,计无遗算。及道隆四履,业冠五侯,居高而能㧑损,处贵而不骄忲。求仁履信,风雨不己,趣贤爱士,吐握忘疲。身不怨于天下,行无忤于一物。故能保兹盛德,令此荣声,同成文于立言,并孙侨于遗爱。越其年十二月九日归于万年之寿贵里,属国立玄甲之兵,轻车阵五营之骑,宾门哀次,空悲即远之及,山椒解驾,更悼如疑之 还丘陵若徒,芳猷不坠,其词曰:

昭昭胤绪,既浚且崇,居相以德,作伯由功。世传盛业,门嗣高风, 山川秀气,实生我公。凰历基初,龙图运俶,载驱金阵,实勤韎服。吴邓谋猷,良平心腹,望隆轩冕,寄深符竹。金章去里,玉节临封,狡焉肆毒,逼我崇墉。百楼御侮,九地折衡,妖徒弃甲,令绩刊钟。五湖叛换,两河跋扈,总勒骁雄,驱驰貔虎。大风染锷,长蛇衅鼓,地纽还维,天经重补。功名不已,人世忽而,遗爱千叶,立言一时。山门画冷,松庭夜悲,佳城或启,清尘在兹。夫人华阴杨氏,生长子那罹,长女长英。夫人荥阳郑氏改姓贺兰,生世子总,次子寿。夫人河南拓拔氏,生子霁。

长子那罹早丧,赠使持节、仪同三司、中平县开国。次子谌,字奉忠,使持节、仪同大将军、陵蓬二州刺史、禳县开国公,继第四弟子迁后。世子总,字善会,使持节、开府、京兆尹,殒于王事,赠柱国、蒲陕熊中义五州刺史、河南郡开国公,谥曰贞。次子寿,字世龄,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京兆尹、滑国公。次子霁,字开云,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安邑县开国伯。次子津,字悉达,使持节、仪同大将军、武阳郡开国公。次子无漏,永安县开国侯。总子世孙圆成,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长女普安郡公主,适开府、少保、新蔡郡开国公解斯恢。

家庭

祖父

  • 韦真憙,北魏冯翊郡扶风郡二郡太守,赠泾州刺史[1]

父亲

  • 韦旭,北魏尚书右丞、豳州刺史,赠司空公、谥号文惠[1]

兄弟

  • 韦敻,十次征辟不出,号逍遥公
  • 韦孝固,吏部郎中、赠雍州刺史、安平恭子
  • 韦子迁,北魏安定县开国乡男
  • 韦□顺,西魏奉朝请、假节、中垒将军、东秦州刺史

妻妾

  • 弘农杨氏,北魏侍中、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济北郡公杨侃之女,生韦那罹、韦长英[1]
  • 郑毗罗,出自荥阳郑氏,西魏末年改姓贺兰氏,北魏使持节、安东将军、豫州刺史郑祖育孙女,仪同三司、显亲县开国男郑僧覆之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憙县开国伯元诱外孙女,虚龄十七岁嫁给韦孝宽,封安乐郡君,生韦总、韦寿,魏废帝二年六月廿六日(553年7月22日)在京兆郡寿贵里永康寺中去世,虚岁廿四,同年十一月庚申朔一日庚申(553年11月21日)葬于洪固乡北原,建德六年岁次丁酉十一月庚午朔十五日甲申(577年12月10日)改葬于京兆洪固乡韦氏家族旧墓[13]
  • 元幼娥,一度改姓拓拔氏,北魏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大宗正卿、常山王元淑孙女,生韦霁,开皇七年三月二十三日(587年5月6日)因病在洪固乡住宅中去世,虚岁六十七,大业六年七月二十三日(610年8月17日)葬于洪固乡畴贵里韦氏家族旧墓[13]

子女

  • 韦那罹,长子,早亡,追赠使持节、仪同三司、中平县开国公[1]
  • 韦谌,次子,使持节、仪同大将军、陵蓬二州刺史、禳县开国公,过继给韦孝宽四弟韦子迁[1]
  • 韦㧾,世子,使持节、开府、京兆尹,追赠柱国、蒲陕熊中义五州刺史、河南郡开国公,谥号贞[1]
  • 韦寿,第四子,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京兆尹、滑国公[1]
  • 韦霁,第五子,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安邑县开国伯[1]
  • 韦津,第六子,使持节、仪同大将军、武阳郡开国公[1]
  • 韦无漏,第七子,永安县开国侯[1]
  • 韦长英,嫁北周湖州刺史、雍州都督皇甫道[1][14][15]

孙子女

  • 韦圆成,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1]
  • 韦纤婉,封普安郡公主,嫁开府、少保、新蔡郡开国公斛斯恢[1]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周书/卷31》,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64》,出自李延寿北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