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风维娜 (1977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颱風薇拉 (1977年)
Remove ads

台风维娜[1](英语:Typhoon Vera,国际编号:770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7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lang)是1977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

事实速览 强烈台风薇拉, 路径图 ...

薇拉形成于北纬25度以北,是少数在此处生成又发展为台湾中央气象局强烈台风、2006年后中国气象局超强台风级别(最大持续风速可达51m/s)的热带气旋;此外,薇拉于短短的48小时内由热带性低气压快速增强为强烈台风,其环流面积极小(相当于半个台湾)、发展迅速程度及V字型的路径,亦均属少见。[2][3]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1977年7月26日上午8时,薇拉前身的热带扰动透过卫星云图被观测到,其中心位于北纬25.5度,东经133.6度处。[2][4][5]接下来的24小时,该扰动向西移动并持续增强。隔日下午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2][4][5]7月28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发布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7W。紧接著该热带性低气压被升格为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薇拉。[2][4][5]

因受日本本州东方的副热带高压的压迫及东南方热带低气压的牵制[3],其随后向西南西移动。晚间9时3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对其发布海上台风警报。7月29日下午2时,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中度台风,一小时后针对台湾东北部及北部地区发布陆上台风警报[2][4][5]

同日12时,高压开始向西南方薇拉前缘扩展,薇拉也因此转为西南走向。[2][4][5]其后,薇拉逐渐增强,7月30日下午2时,中心风速增强为100(相当于秒速52米),成为台湾中央气象局标准下的强烈台风。当日晚间8时,卫星资料显示,薇拉开始转向西北西移动。稍后,中心通过日本西表岛石垣岛附近。[2][4][5]7月31日8时,薇拉达到其强度巅峰,中心风速达110节(相当于秒速57米),之后其强度因接近台湾本岛而逐渐减弱。[2][4][5]

7月31日下午5时30分,薇拉登陆基隆市,并以11节(相当于时速20公里)的速度沿基隆河河谷以西南西的方向朝台北市前进,基隆及台北在薇拉的侵袭之下,皆刷新了先前最大风速的纪录,在从台北市的东北方经过后,薇拉继续以几乎正西的方向移动,于当晚9时30分自桃园新竹间进入台湾海峡[2][4][5]

8月1日上午9时,台湾中央气象局解除陆上台风警报。[2][4][5]上午10时,薇拉由金门县东北方近海登陆中国大陆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4][5]下午4时,台湾中央气象局解除海上台风警报,下午8时,薇拉行经晋江龙岩之后,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2][4][5]之后随即进入江西省,8月3日于贵州消散。[2][4][5]

Remove ads

影响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特报: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Thumb
彭佳屿 45 m/s
彭佳屿
45 m/s
板桥 -
板桥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33.3 m/s
基隆
33.3 m/s
台北 25.5 m/s
台北
25.5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6 m/s
新竹
16 m/s
宜兰 18.4 m/s
宜兰
18.4 m/s
苏澳 -
苏澳
花莲 4.7 m/s
花莲
4.7 m/s
成功(新港) 5 m/s
成功(新港)
5 m/s
台东 4.8 m/s
台东
4.8 m/s
大武 11 m/s
大武
11 m/s
兰屿 28.5 m/s
兰屿
28.5 m/s
台中 8.5 m/s
台中
8.5 m/s
梧栖 15.7 m/s
梧栖
15.7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义 10 m/s
嘉义
10 m/s
玉山 -
玉山
台南 10.3 m/s
台南
10.3 m/s
高雄 12.2 m/s
高雄
12.2 m/s
恒春 11.7 m/s
恒春
11.7 m/s
澎湖 12.3 m/s
澎湖
12.3 m/s
东吉岛 -
东吉岛
金门 -
金门
马祖 -
马祖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署属气象测站测得最大持续风力。图例:
无数据
测得5级风或以下
测得6至7级风
测得8至9级风
测得10至11级风
测得12至15级风
Thumb
彭佳屿 62 m/s
彭佳屿
62 m/s
板桥 -
板桥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56.5 m/s
基隆
56.5 m/s
台北 47.7 m/s
台北
47.7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26.2 m/s
新竹
26.2 m/s
宜兰 22.2 m/s
宜兰
22.2 m/s
苏澳 -
苏澳
花莲 8.5 m/s
花莲
8.5 m/s
成功(新港) 6.3 m/s
成功(新港)
6.3 m/s
台东 10.2 m/s
台东
10.2 m/s
大武 13 m/s
大武
13 m/s
兰屿 36.8 m/s
兰屿
36.8 m/s
台中 18.4 m/s
台中
18.4 m/s
梧栖 28.8 m/s
梧栖
28.8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义 15 m/s
嘉义
15 m/s
玉山 -
玉山
台南 21.3 m/s
台南
21.3 m/s
高雄 16.3 m/s
高雄
16.3 m/s
恒春 19.1 m/s
恒春
19.1 m/s
澎湖 20.3 m/s
澎湖
20.3 m/s
东吉岛 -
东吉岛
金门 -
金门
马祖 -
马祖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署属气象测站测得最大阵风。图例:
无数据
测得5级风或以下
测得6至7级风
测得8至9级风
测得10至11级风
测得12至15级风
测得16级风或以上
更多信息 气象测站, 持续风力 ...

台风黛玛以反S型路径肆虐南台湾之后数日内,薇拉接续以同样少见的V字型路径侵袭北台湾,一南一北皆使台湾受到重创,台湾北部除破纪录的强风以外,亦降下相当多的雨量。

Remove ads

交通

基隆港内时价新台币4,000万元的货柜起重机有3台被吹落入海;台中港有1艘拖船沉没。

陆上交通部分,因风力过强,电讯中断,或路基被水冲毁,铁路各线班车全部停驶;公路方面,北横中横南横公路因赛洛玛及薇拉接连侵袭而多处坍方。

电力

台湾北部有7座输电铁塔倒塌,1,004支电杆被吹倒。

其馀零星灾情有:台北市北门口高架道路工程钢架被吹落压毁车辆,北投大屯山一带则有房屋因山崩而遭掩埋等。

总计薇拉在台湾共造成104人死亡,10人失踪,65人受伤,1,472间房屋全倒,6,642间房屋半倒[20][21]

由于薇拉带来的强风豪雨,加上适逢六月十五天文大潮,潮位比常年高1至2米,在洪水与大潮侵袭之下,使当地水患更加严重,沿海各主要潮位测站的最高潮位皆超越警戒线。

福建省受灾范围有宁德莆田晋江福州等4市25个县,共有27人罹难,17人受伤,房屋倒塌821间。冲坏水利设施达8895处,其中堤防就多达1059处,桥梁毁损多达354座,毁损船只428艘,漂流木面积达844立方米。受灾农田面积达31.1万亩,其中经济作物有1.1万亩。

热带气旋信号使用纪录

更多信息 上一热带气旋, 下一热带气旋 ...

注释及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