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食用大黄

多年生草本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食用大黄
Remove ads

食用大黄指的是欧洲及中东地区用于食用的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从粗短的根茎种植。大黄长有三角形的大叶,叶柄肥厚。花形细小,聚集成花序,颜色从绿白色到玫瑰红色。[2]大黄的叶片富含草酸,不适宜食用。它的叶柄可作食用。

事实速览 杂交大黄, 科学分类 ...
Thumb
杂货店陈列的大黄
事实速览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热量 ...

目前食用大黄的主要物种杂交大黄 Rheum × hybridum的来源不明确。波叶大黄R. rhabarbarum = R. undulatum,在华北也有分布)和R. rhaponticum英语Rheum rhaponticum在18世纪前就在欧洲栽培,供药用。到18世纪早期,这两个种(可能还有杂交大黄)已经在英国和北欧当作蔬菜栽培,后来通过开放授粉选育出了食用大黄的主要栽培种。因为这三个物种可以随意杂交,所以基本没有办法分清现有品种的来源。[3]现代食用大黄的外观似乎介于之前提到的这两个野生种之间,但是现代的食用大黄是 2n = 44 的同源多倍体,而之前提到的两个野生种是 2n = 22。[4]

大黄是一种蔬菜,但在烹饪中常被当作水果使用。[5]叶柄在保持脆嫩质地时可以生食,但最常见的是与糖一起烹煮,用于制作松饼和其他甜点。(因此又有“Pie Plant” 之称。[6])它们具有强烈的酸味。为了供人食用,已经开发出许多品种,其中大多数被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认定为杂交大黄 Rheum × hybridum[7]

Remove ads

食用

大黄的叶柄可食用,例如:跟覆盆子与糖一起煮四小时,可以作甜品果酱西式馅饼的馅料。

毒性效应

Thumb
大黄的花
Thumb
十七世纪波兰籍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卜弥格著作《Flora Sinensis》中描绘的大黄

大黄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其叶片。大黄的叶片含有草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植物的酸,但也是一种肾毒性腐蚀性的酸性有毒物质。不同品种的大黄,其叶片的草酸含量有所不同,普遍的含量约为 0.5%[8]。而草酸对大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大约为每公斤体重 375 毫克[9],口服的最低致死量LDLo)约为 600 mg/kg[10]。根据这个比例,一个普通人若要吃下致半致死剂量的草酸,需要食用约 5 公斤的大黄叶,而最低致死份量亦要 10 公斤的大黄叶。这个份量显然不太可能会达成。不过,为安全计,烹煮大黄时,应避免与含有苏打的其他食品一起烹调,以免植物内的草酸跟苏打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水溶性的草酸化合物,令毒性加重[11]。不过,除了草酸以外,大黄的叶子还含有一种至今仍未被确认的有毒物质[12],可能是蒽醌(亦作番泻苷)的一种[13]

大黄叶柄的草酸量只占整片叶的大约2-2.5%[14],相对于叶片,其毒性显得更低,因此可放心食用。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