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亲中华民国派

支持中國國民黨的香港政治派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親中華民國派
Remove ads

香港亲中华民国派(英语:Pro-ROC camp,简称民国派)是香港亲中华民国派政治势力,以民间社团为主,反对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定支持中华民国立场的一个中国,立场贴近泛民主派,并以台湾经验推动自由民主为信念。

Remove ads

沿革

Thumb
2005年争取香港普选大游行中,亲台团体带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参与游行。

缘起

香港亲中华民国派主要缘起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国府迁台,同时有大量无法渡台的国府支持者(如败退国军、中下层官员、商人及企业家等)及其眷属选择移居香港,成为当时亲台势力的主力,成立于1948年的港九工团联合总会是香港早期成立的亲台团体之一并一度活跃于香港政治;同时亦有大量恐惧中共统治的南来文人来港避祸,以新亚书院为代表,主张“反共与保存中华文化”并认为“反共是应有之义”。

壮大

当时的民国派政见多偏向右派,与亲中国共产党左派相互抗衡[1]。当时英属香港处于冷战竹幕前沿,社会上充斥反共及恐共气氛,右派力量坚实,在文教新闻影剧、工商团体、同乡宗亲团体、工会、街坊会等都有不少影响力,尤以1950年代及左派六七暴动后,右派支持香港政府恢复社会秩序,其政治影响力达到最高峰。

衰落

1980年代起,南来香港的第二、三代土生土长的市民开始产生本土意识,认同香港核心价值并关注本地事务,逐渐远离国共对抗的意识型态,民国派因而开始走下坡,香港本土的民主反共势力亦同时乘势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1988年蒋经国病逝,李登辉继任,中华民国政治开始发生巨变。李登辉治下的中华民国政府转向本土化,淡化国共对抗的意识形态,并因此大幅减少对海外亲台团体的财政支援,导致香港亲中华民国派势力开始消退。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民国派更需开始面对中共透过影响特区政府施加的压力。

21世纪以降,台北政府港澳亲台团体的支持与关注大大减低,使民国派团体的发展能力受到严重打击日趋式微。于是亲台团体开始改变路线,不再过度强调国共对抗的意识形态,改为务实地支持台港文化经贸交流,并以参与香港本地的民主运动民生议题方式融入社区,以冀让香港市民感受到他们对香港社会的贡献并吸引新血投入[2]

移交后

香港主权移交后,在香港展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变得有所困难。港九工团联合总会主席李国强指出,在1997年以前港英时期,每逢每年的双十节,部分香港市民会在香港街道建筑物住宅区弥敦道挂上中华民国国旗和双十节标志。回归后展示国旗经常遇阻挠,批评主权移交自由收窄,至马英九执政时大为好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香港建制派支持者敌视情况才有所减少。[3]

神州青年服务社亦指出在公众场所活动中挥舞国旗常遭遇打压,如在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之时,团体在旺角行人专用区直播大选开票情况,但老社员事前被香港中联办施压,表明不希望看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连布景板遣词用字也欲知道,不太接受布景板印有‘中华民国’字眼。”[4]目前,位于屯门青山红楼是香港少数仍可长时间公开展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地方,每逢双十节庆、蒋公诞等中华民国节日,亲台团体皆会到该处举行升旗活动,并唱中华民国国歌国旗歌。自2018年的双十节,红楼业主突然不准他们入内进行升旗礼,被批评受政治压力,因为红楼被中国大陆商人收购。[5][6]

2020年,香港国安法正式颁布,港府出手干预民国派举行的庆祝活动,与民国派关系良好的伦敦大酒楼受此影响宣布取消原定十月十日所举办的双十节活动。[7]不过,双十节当天仍有神州青年服务社多位社员不顾触法之虞前往屯门中山公园青山红楼遗址庆祝[8]。到2021年,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与亲政府派报纸《大公报》认为庆祝双十节是“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行为,违反香港国安法,警告市民不要参加违法活动,自此双十节活动已经无人举办[9]

Remove ads

政见

早年香港亲中华民国派的政治理念都均趋近中国国民党右派,紧随当年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台湾号召之光复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2]。主权移交后民国派的理念受台湾民主化香港主权移交影响有所变化,以推动两岸四地民主发展、支持香港实行公民普选及关注台港事务为主,同时亦积极透过地区服务争取更多香港人认同,有与泛民合流之势。

香港亲中华民国派的立场至今仍支持中华民国,在参与集会游行时,携带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孙中山先生画像亮相,为其重要特色之一,甚至还多次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华民国国庆日(双十节)及元旦开国纪念日等中华民国节庆的活动,亦多次表态支持中华民国加入国际组织,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及抗日战争暨台湾光复七十年举办多项活动,以正视听。

香港亲中华民国派一向反对台独。1999年,时任总统李登辉发表“两国论”,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关系跌至谷底,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陈水扁上台后,亲台团体要求李登辉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民国派至今仍公开反对民进党去中国化政策及去蒋政策[10][11]

香港亲中华民国派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合法性,因此反对中英联合声明中英方将香港移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定,认为迁至台湾的中华民国是唯一的合法政府,为满清帝国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合法继承国,故国际法上香港应移交于中华民国,中共现今对香港的主权为非法窃据,香港移交后与大陆均为“沦陷区”。同时其亦强烈谴责中共于国际舞台上打压中华民国,经常公开支持中华民国主权相关诉求,包括支持中华民国对南沙群岛钓鱼台列屿主权、反对《反分裂国家法[12]、两岸和平请愿运动、支持中华民国参加世界卫生组织[13]、抗议菲律宾广大兴案越南排华暴动、香港童军总会月刊矮化台湾童军以至近期康文署去国立事件等。

香港亲中华民国派支持自由民主价值,对中共于中国大陆及香港的专制极权管治大都持反对态度,强烈谴责中共箝制媒体、以粗暴手段压制国内一切异见声音、无视基本人权社会公义,故其对香港政治的诉求多半支持民主普选行政长官立法会议员,并期待香港能及早和台湾同样实施公民普选达致民主自由。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特别是2003年香港七一游行后,为响应港人要求实施民主及实现普选的呼声,香港亲台团体也多次透过游行集会表达其对普选的诉求[14];此外亦积极参与总统选举等助选、造势后援会、赴台观选团等活动,借此引起香港人对民主的关注。除了争取普选之外,亲台团体亦高度关注台湾相关事务,于台湾发生如九二一大地震八八水灾高雄气爆高雄地震等严重灾害后表达关怀及捐款赈济。

Remove ads

政治参与

早期民国派团体多属宗亲联谊与文化交流性质,亦有少部分团体曾参与选举,包括港九工团联合总会民主阵线神州青年服务社一二三民主联盟(已解散)等。曾任议员者有麦业成(元朗区)、石景澄(元朗区)、郑仲文(西贡区)、温子众(黄大仙区)、赖文辉(荃湾区)等等。

2003年香港区议会选举当中,亲台团体开始组成选举联盟(如荃湾选举联盟等)在地方参选,其中如香港台湾大专院校校友会总会长麦业成领军的元朗天水围民主阵线元朗区议会一度成为除乡事派以外第二大政治势力,但在2007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因为泛民主派的不协调,导致大规模败阵,仅剩麦业成在元朗区一席,就连另一领袖人物梁汉华也在深水埗区因为选区重叠,要与民协的区议会副主席梁欐在同一选区对撼,而让建制派渔翁得利。

之后,亲台团体大多投靠由国民党背景深厚的黄毓民担任主席的社会民主连线,例如在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亲台团体曾组织“香港泛蓝撑毓民、撑大嚿(社民连新界西候选人陈伟业)大游行”,当中梁汉华则是黄毓民、李伟仪(社民连九龙西候选团队)中的主要辅选成员,而麦业成更当选社民连第三届行政委员。而后来黄毓民另组人民力量,颇多泛蓝中人跟随移转,至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人民力量中的泛蓝团体退出,而麦业成以蓝营民主阵线(蓝阵)名义参选。

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多名活跃于亲台团体的人士也有参选,除麦业成在元朗区连任外,如具活跃于国民党港澳总支部的郑仲文、温子众,活跃于台湾大专校友总会的赖文辉等均成功当选,仅泛蓝之友召集人、长期举办三民主义研习班之荃光社社长黄湛联,在荃湾福来选区落败。

由2003年至2019年的香港七一大游行,每年均有游行民众举青天白日旗;2019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运动期间更是不时有示威者举港英旗、青天白日旗等旗帜以抗议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建制派

Remove ads

选举记录

立法会

更多信息 选举, 地区直选得票 ...

区议会

更多信息 选举, 民选得票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选举, 地区直选得票 ...

市政局、区域市政局

更多信息 选举, 得票 ...

著名团体

  • 港九中山文教研究总会中国国民党港澳总支部)
  • 莒光文化服务中心
  • 香港荣光联谊会
  • 荃光社
  • 青锋社
  • 香港崇正总会
  • 神州青年服务社
  • 民主阵线(蓝阵)
  • 港九工团联合总会
  • 自由总会
  • 新界南海同乡会
  • 中国文化协会
  • 一二三民主联盟(已解散)
  • 香港蓝天服务团
  • 香港中山学会
  • 港九自由文员会
  • 香港同乡会联合总会
  • 香港社团联合总会
  • 世界客属总会香港分会
  • 香港闽侨会馆
  • 香港德明校友会
  • 香港知识青年学社
  • 香港舜水学社
  • 香港中国笔会
  • 香港番禺同乡总会
  • 香港中华民会
  • 侨港鲜花行总会
  • 香港励德会
  • 香港青晖社
  • 香港青锋之友会
  • 关心香港前途小组
  • 民国时事协会
  • 孙文大成学会
  • 孙中山文化协会
  • 台湾各大学香港校友会总会
  • 旅港黄埔军校同学会
  • 香港华欣文教基金有限公司
  • 香港宗亲会联合总会
  • 香港自由青年协会
  • 香港教师会
  • 香港留台校友会
  • 蒋公中正崇德协会
  • 香港泛蓝联盟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