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鹿野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鹿野藩(日语:鹿野藩しかのはん Shikano-han */?)是日本因幡国气多郡鹿野的[注 1]天正9年(1581年)创藩,元和3年7月20日(1617年8月21日)废藩,贞享2年7月27日(1685年8月26日)第二次创藩,版籍奉还后废藩,石高在高峰期达43,000石,第二次创藩后为鸟取藩支藩日语支藩藩厅在第一次创藩时是鹿野城日语鹿野城,第二次创藩时由于是藏米知行日语蔵米知行,因此没有领地,仅在鸟取城附近设置居馆,称为东馆[2],及至明治元年(1868年)才于鹿野设置阵屋[1]

事实速览 鹿野藩, 别称 ...

武家屋敷日语武家屋敷方面,江户藩邸日语江戸藩邸上屋敷最初位于铁炮洲筑地,其后先后转移至本芝三田和滨町大川沿岸,中屋敷位于铁炮洲和大藏江,下屋敷最初则位于本所三目,其后先后转移至千束村和广尾[注 2][6]

Remove ads

历史

天正9年(1581年),龟井兹矩由于在丰臣秀吉进攻鸟取城时于鹿野城防守有功而获赐气多郡13,800石,并且驻守于鹿野城。关原之战时,兹矩是因幡国唯一的东军,战后的庆长5年获加增高草郡24,200石,总石高达到38,000石。庆长7年(1602年),与鸟取城城主池田长吉日语池田長吉交换了部分领地。庆长14年(1614年)正月,兹矩隐居,由其子龟井政矩日语亀井政矩继位,政矩在同年也奉江户幕府之命与松平康重之女成婚,并且获加增伯耆国久米郡河村郡内共5,000石,石高因而增至43,000石。元和3年7月20日(1617年8月21日),政矩转封日语転封石见津和野藩[2]

龟井家日语亀井氏转封后,鹿野成为因幡鸟取藩的领地,鹿野城则由池田光政家老日置忠俊日语日置忠俊进驻。宽永9年(1632年),池田光仲日语池田光仲入主因幡国和伯耆后,未有派重臣驻守于鹿野。宽永17年(1640年),光仲的叔父播磨山崎藩藩主池田辉澄日语池田輝澄改易,并且交由光仲负责看管日语預 (刑罰),同时以播磨神崎郡印南郡内10,000石作为其扶持日语蔵米宽文2年(1662年),辉澄在鹿野死去,其子池田政直日语池田政直 (福本藩主)继位,并且转移至神崎郡,创立福本藩[2][1]

贞享2年7月27日(1685年8月26日),光仲在隐居的同时新田分知日语新田分知25,000石予次子池田仲澄日语池田仲澄,由于其居馆位于鸟取城以东,因此又称为东馆,加上江户藩邸位于三田,所以又称作三田家。元禄15年闰8月7日(1702年9月28日),获加增5,000石。明和8年6月14日(1771年7月25日),鸟取藩藩主池田重宽日语池田重寛四子作为池田延俊日语池田延俊的养子而继位,即池田澄时日语池田澄時天明5年11月19日(1785年12月20日),重宽六子作为澄时的养子而继位,即池田仲雅日语池田仲雅庆应元年4月4日,池田仲𬤊三子作为池田仲建日语池田仲建的养子而继位,即池田德澄日语池田徳澄[2]

庆应4年(1868年)正月,东馆与鸟取藩在鸟羽伏见之战一同出兵,及后隶属于东山道镇抚使总督。明治元年(1868年)的东京行幸日语東京行幸时,德澄代替患病的鸟取藩藩主池田庆德日语池田慶徳率领一众鸟取藩兵同行。同年12月10日(1869年1月22日),东馆正式定名为鹿奴藩。明治2年(1869年)6月,德澄凭战功获朝廷下赐2,000版籍奉还后,德澄虽然获得知事日语知藩事待遇,但是鹿奴藩未获承认,最终并入至鸟取藩[注 3][2][8]

Remove ads

历任藩主

更多信息 家名(日语:家名), 家格 ...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