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菠萝
原产巴西、巴拉圭的亚马孙河流域一带的热带水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凤梨(学名:Ananas comosus),俗名菠萝[1][2],是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水果,为禾本目凤梨科凤梨属植物,因多汁酸甜受到喜爱,有解暑之效,是凤梨科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种类。南美洲种植凤梨已有许多世纪,在17世纪传入欧洲,于1820年代开始在温室与热带地区开始商业种植。在20世纪,夏威夷是重要的凤梨产地(尤以美国而言),但到了2016年, 哥斯达黎加、巴西、菲律宾合计占了世界凤梨产量将近三分之一。[3]
![]()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5年10月13日) |
Remove ads
名称
1639年的《东莞县志》内提到了“黄梨”[4]。
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王士禛在《分甘馀话》中提到了台湾物产中有“通体成章,抱干而生,叶自顶出,森若凤尾,其色淡黄”的凤梨[5]。
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称《每月统纪传》里面说爪哇有“波萝”、“菠萝子”等果[6],另见王锡祺编《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的第十二帙中《每月统纪传》(作者阙名,缺名的意思)[7]。
咸丰二年(1852年)陈淑均总纂的《噶玛兰厅志》刊行,里面介绍了台湾宜兰地区的果之属有凤梨,按照颜色称为黄梨、按照大小称为王梨[8]。宜兰的凤梨比不上台南的品种[8]。
清末1877年姚文栋在《琉球说略》中提到了琉球物产中有凤梨[9]。
1913年《清季野史》介绍了一种名为凤梨(Ananas satous Lindl)的植物[10]。
1915年版《辞源》收波萝一词,英文Pine apple,注明亦称凤梨[11]。
在粤西等地,波罗蜜被称为天波罗,黄梨被称为地波罗[12][13]。
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称之为菠萝,闽东语、闽南语、莆仙语称之为旺梨(谐音为“旺来”),也写做凤梨。客家语则称之为黄梨,潮州话以番梨称呼;另又俗称番菠萝蜜。
凤梨酥在中国大陆、港澳、新马依然称为“凤梨酥”而非“菠萝酥”和“黄梨酥”;菠萝包在台湾也依然称为“菠萝面包”,而不会称为“凤梨面包”。
另外生物分类上凤梨科、凤梨属不能称为“菠萝科”、“菠萝属”或“黄梨科”、“黄梨属”。
在台湾,将台湾在地生产的品种称为“凤梨”,而将其他进口的菠萝和“本岛仔凤梨”(旺来)才会被称为菠萝[15],那些品种较为原始,叶子刺多而且结眼深需要人工剔除。苏格兰人David Wright于1648年来到荷兰东印度公司辖下大肚王国,写下《福尔摩沙笔记》,即记载台湾有Ananasses[16]。台湾日治时期为效法夏威夷生产凤梨罐头(1902年)[17],引进开英种凤梨(南洋种凤梨)在中部地区种植,开英种包括突目仔统称“土凤梨”,农业试验所开发台农4号释迦凤梨后改良品种,为一般所称“凤梨”。中国大陆商贩营销为表区分,亦沿用此等说法。[18]
Remove ads
英语中第一次提到菠萝果实是1568年安德烈·特维的《新发现的世界或南级洲》的法语翻译“Hoyriri”,一种由居住在现代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图皮南巴人种植和食用的水果,现在被认为是菠萝。[19]后来在同一个英文翻译中,他将同一种水果描述为“以 Pine apple(松-苹果)的方式制成的 Nana”,这里他使用了一个图皮语词“nanas”,意思是“优秀的水果”。[20]这种用法被许多欧洲语言采用,并导致了植物的科学二名法将期命名为“Ananas comosus”,其中comosus是拉丁语“簇绒”的意思,是指植物的茎。塞缪尔·珀切斯在1613年用英语写作,将水果称为“Ananas”,但牛津英语词典在1714年由曼德维尔的一位英国作家首次记录了“Pineapple”这个词本身。
历史
菠萝的野生种源原产于巴西南部和巴拉圭之间的巴拉那-巴拉圭河流域。[21][22]尽管目前菠萝的详细驯化历史并不清楚,但其在南美洲范围内作为农作物的种植、传播历史相当悠久。在秘鲁发现的考古证据表明,当地人使用菠萝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3200至2800年(公元前1200年至800年)[23],而在北美洲的墨西哥出土的粪化石中则发现了距今2200至1300年(公元前200年至公元700年)的菠萝食用证据[24],表明菠萝当时已向南传播,当时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也可能已有种植菠萝[25]。15世纪初期(1400年代末),菠萝已经成为美洲原住民群落中的常见农作物,在他们的饮食中占主要地位。
史料记载中第一位发现菠萝的欧洲人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于1493年11月4日在瓜德罗普岛首次见到这种水果[26][27]。哥伦布将菠萝带回西班牙,并称其为“piña de Indes”,意思是“印第安人的松果”。最早关于菠萝的西方史料记载为1516年皮特·马特·德安吉拉的《新大陆数十年》以及安东尼奥·皮加费塔1524-1525年间所撰《第一次环球航行报告》,已知最早的插图则出现在贡萨洛·费尔南德斯·德·奥维耶多1535年的《印度通史》中。[28]
Remove ads

菠萝作为殖民主义的产物,令欧洲人为之着迷倾心。[29]然而,欧洲的气候与菠萝的原产地截然不同,导致栽培十分困难,直到1658年左右,荷兰园丁彼得·德拉考特·范德福尔特(Pieter de la Court van der Voort)才在莱顿开发出温室园艺技术,成功在欧洲栽培菠萝。[30]
1719年,菠萝的植株从荷兰传入英国,第一株在英格兰成功栽培的菠萝位于白金汉郡多尼的多尼阁。1723年,切尔西药草园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菠萝炉”来为种植的菠萝加温。[31][32]
1730年,菠萝传入法国。[33]1733年,在凡尔赛宫成功种出的一颗菠萝被献给路易十五国王。
18世纪20年代,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将荷兰栽培菠萝的技术引入圣彼得堡。1730年,凯瑟琳大帝吃到了1796年之前在她自己的庄园里种植的菠萝。[30]
由于直接进口菠萝的费用高昂,在温带气候下种植菠萝所需的温室设备和人工成本也极其巨大,菠萝在欧洲逐渐成为财富的象征。最初,菠萝主要被用作宴会上的展示品,而非供人食用,甚至会被反复使用,直到开始腐烂为止。[34]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庄园中菠萝的种植成为富有贵族之间激烈竞争的对象。[34]第四代邓莫尔伯爵约翰·默里在他的庄园中建造了一座温室,其顶部是一个高达14米、以菠萝为造型的巨大石质圆顶,这座建筑被称为“邓莫尔菠萝”。[35]在建筑设计中,菠萝造型逐渐成为象征好客的装饰元素。[36][37][38]
Remove ads
欧洲在开始温室栽培菠萝时尝试了许多不同品种,主要都来自加勒比地区的安的列斯群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是‘光滑卡宴’(‘Smooth Cayenne’),于1820年首次被引入法国,随后于1835年被出口到英国,然后再从英国通过夏威夷传入澳大利亚和非洲。“光滑卡宴”及其亚选和无性品系如今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菠萝产量。
以菠萝为原料的果酱和甜点很早就从西印度群岛、巴西和墨西哥被进口到欧洲。到19世纪初,新鲜的菠萝已能从西印度群岛直接运往欧洲,并以庞大的货运量压低了欧洲市场的价格。后来欧美的菠萝进口供应主要取尽可能短的贸易路线,欧洲的菠萝主要来自北大西洋、葡萄牙离岸的亚速尔群岛,而北美的菠萝则主要来自加勒比地区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27]
18世纪,西班牙人便将菠萝引入夏威夷[39],当地原住民将其称为“hala kahiki”(夏威夷语),意为“外国的林投”,因其形似夏威夷本土植物露兜树的果实(林投)而得名。[40][41],但夏威夷的首座商业菠萝种植园直到1886年才建立。此产业最著名的投资者是詹姆斯·多尔(James Dole),他于1899年移居夏威夷[42],次年(1900)便开设了60公顷的菠萝种植园,随后(1901)又将园区扩展至瓦胡岛,后来发展成为都乐食品公司。[43]1909年,毛伊岛菠萝公司开始在毛伊岛种植菠萝。1911年,都乐公司其员工亨利·吉纳卡(Henry Ginaca)发明了给菠萝自动削皮去芯的机器[27],使公司得以开始商业加工菠萝,制作罐头产品。[44]1917年,德尔蒙食品公司也开始在瓦胡岛上种植菠萝。

由于竞争和向冷藏海运的转变,夏威夷的产量从1970年代开始下降。都乐于1991年停止了其在檀香山的罐头厂业务,2008年,德尔蒙终止了其在夏威夷的菠萝种植业务。[45]2009 年,毛伊岛菠萝公司减少了业务,只在毛伊岛本地供应菠萝,[46]到2013年,瓦胡岛的都乐种植园种植的菠萝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0.1%。[45]尽管有这种下降,菠萝仍被有时用作夏威夷的象征。[47][48]另外,因为这个原因,含有菠萝的食物有时也被称为“夏威夷”。
在菲律宾,“光滑卡宴”于1900年代初由美国殖民时期的美国农业部推出。都乐和德尔蒙于1920年代在棉兰老岛的哥打巴托省和布基农省建立种植园。[49][50]从1920年开始,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开始大规模罐装罐头。这种贸易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夏威夷一直主导着国际贸易,直到1960年代。
菲律宾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菠萝出口国之一。在菲律宾公司德尔蒙太平洋有限公司于2014年完成对德尔蒙食品公司的收购后,德尔蒙种植园现在由当地管理。[51]
Remove ads
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短,基部生吸芽。植株具有莲座般的外观,剑状叶片呈厚革质,紧密排列,有的全缘,有的具有粗锯齿,全株高约60~100公分左右,亦有高至150公分者。花朵顶生,总状花序聚生成松树的球果状,看起来就像是一粒小凤梨。小花紫色,依序绽放,每一花序约有百馀朵小花。果实为复果中的多花果,呈筒状圆锥形,还没成熟前呈浓绿色,成熟后才转成黄色或红色,果实上的每一果目即为一小果。果肉多为黄色或金黄色,但也有部份种类为乳白色,通常具有浓郁的香气。果实顶端长有冠芽,会长出丛生紧密的小叶片,成为凤梨果实独具的特征;长出第一个果实后,会从主茎的叶轴长出吸芽,可能会为了让果实增大而摘除,或是保留以生新果。
植株生长的第一年茎会变长与增粗,许多剑状叶片呈螺旋状紧密环绕排列于主茎,边缘有无刺成为区别品种的重要特征。到了第12-20个月时,由茎长出长15公分左右的花序,花序顶生,椭圆形似松球,紫红色花无柄。果实为呈筒状圆锥形的复果。果肉是黄色或白色,中间包着有很多纤维的芯。野生凤梨靠蜂鸟传粉[52],也有靠蝙蝠传粉的。[53]但因授粉后凤梨会结子,影响果实品质,以前在夏威夷曾有禁止蜂鸟入境的禁令。[54]
花的子房长成浆果,聚合成大的复果,通常排列成两个互相交错的螺旋,常见其一方向有8个,另一方向有13个,两者都是费伯纳契数[55]
凤梨的光合作用为景天酸代谢,[56]在夜间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储存成苹果酸,在白天释放之以行光合作用。
凤梨在植物学上分成五种:[57]
- Ananas comosus var. ananassoides
- Ananas comosus var. bracteatus
- Ananas comosus var. comosus
- Ananas comosus var. erectifolius
- Ananas comosus var. parguazensis
-
巴西Abacaxi品种
-
Tropical Gold品种,可以看到它与台湾的大部分凤梨品种一样叶片无刺
-
Victoria品种
Remove ads
引种来源
台湾于康熙末年由中国大陆南方引进种植凤梨[58],并经由多年农产技术的研发后,育成金钻凤梨、牛奶凤梨、释迦凤梨等等多种高甜度的台湾特色品种。开英种、金钻凤梨为全年皆有,但以2~3月及6~9月最为盛产;释迦凤梨3~5月,苹果凤梨4~9月(5月盛产),金桂花凤梨4~7月,蜜宝凤梨、黄金凤梨4~11月,香水凤梨5~6月,甜蜜蜜凤梨6~8月(7月盛产),牛奶凤梨6~9月(7月盛产),冬蜜凤梨7~3月。由于凤梨是热带植物,特别喜爱温暖的气候。台湾地理位置极佳气候良好,而品质也以春夏季节生产的最为优异,不仅甜度高,风味也特别浓郁。
营养
生菠萝果肉含有86%的水、13%的碳水化合物、0.5%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可忽略不计(见表)。在100克参考量中,生菠萝可提供209千焦耳(50千卡)的食物热量,富含锰(44% 每日摄入量)和维生素C(58% 每日摄入量),除此之外还包含有膳食纤维、有机酸、维生素B1、类胡萝卜素、菠萝蛋白酶,钾及多种矿物质等。当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
因为凤梨含有凤梨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但在消化道中会失去活性,无法继续发挥分解蛋白质的作用。这种蛋白酶在口腔中会少量分解组成舌表面细胞的蛋白质,因此吃未经热水、未泡盐水的菠萝后舌头会有刺痛感。凤梨可减缓关节与肌肉发炎等疼痛、具有纤维可促进消化、新陈代谢、改善呼吸道等功能。[59]
Remove ads
用途
菠萝果实表面粗糙,且部分品种含有较多容易引起口腔不适的凤梨蛋白酶,因此常需先削皮去“钉”,再切片后泡热水或淡盐水,减少凤梨蛋白酶,方可食用;放冰箱冰后食用消暑效果更佳。胃部容易消化不良者应避免空腹食用。在潮汕沿海一带也有用酱油代替盐水沾取食用的方法。在许多国家,处理过的新鲜菠萝常作为街边小吃,以整颗或切块插竹签的形式出售。
菠萝的果肉和果汁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美食中,尤其是各式甜点、冷饮、蜜饯、糖果、果酱。台湾的凤梨酥便是菠萝制成的代表性糕点之一,还有以凤梨酱制成的各式手摇饮料。菠萝汁也被用于多种饮料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加勒比地区起源的凤梨可乐达鸡尾酒和墨西哥的发酵饮料提帕切。在美国,去芯后的整片菠萝中间放上一颗糖渍樱桃是烤火腿上常见的装饰物,夏威夷吐司也运用了此组合。切片的菠萝还是夏威夷披萨的核心配料,也可以烤制后放在汉堡上。
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使其可让肉类变得软嫩,使用菠萝烹煮的各地肉类菜肴包括菠萝咕咾肉、Al pastor(墨西哥菠萝烤猪肉)、酸咖哩、Hamonado(菲律宾以任何形式与菠萝同烹的肉料理)和菲式凤梨鸡等。
欧盟国家在2012至2016年间消耗了全球菠萝汁总量的50%。荷兰是欧洲最大的菠萝汁进口国。泰国、哥斯达黎加和荷兰是2012年到2016年欧盟市场的主要供应商。[60]2017年菠萝汁消费量最多的国家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总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47%。从2007年到2017年,菠萝汁消费量增长最大的是安哥拉。以人口比例相比,中国和印度的菠萝汁消费量较低。[61]

据《本草纲目》记载,菠萝性平、味甘酸,入脾、胃经。可生吃解暑助消化或干燥、捣为酱食用,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伤暑、身热烦渴、腹中痞闷、消化不良、小便不利、头昏眼花等症。不宜和奶蛋、萝卜共食。部份有过敏现象禁食。
外皮捶打后用布包好,可以用来做药布治疗外伤。
1891年用新鲜凤梨提炼出来的菠萝酶(bromelain),已经被用来治疗坏血症。
另有人认为食用凤梨可减少咳嗽和提高消化能力[62]。
菠萝的叶片,则是用来制作宣纸的材料。
栽培
在商业化农业中,可以人工诱导开花,早期收获主要果实可以促进第二季较小果实的发育。一旦在清洁过程中被移除,菠萝的顶部就可以种植在土壤中,并且会长出新的植物。截根苗和侧枝常被商业种植的。[63]


像大多数集约化耕种一样,菠萝种植园是高度工业化的经营。特别是在哥斯达黎加,菠萝产业使用大量杀虫剂来保护作物,这给许多工人带来了健康问题。这些工人通常得不到什么补偿,而且大多是贫穷的移民,通常是尼加拉瓜人。每次海外价格下降时,工人的工资也会下降。2016年,政府宣布将在其他各种团体的帮助下努力改善这种情况。[64]
从哥斯达黎加出口到欧洲的菠萝经常被用作毒品走私的掩护工具,其集装箱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被例行扣押。[65]
在哥斯达黎加,菠萝种植已扩展到马昆克、 Corredor Fronterizo, Barra del Colorado和Caño Negro野生动物保护区,都位于该国北部。在1996年环境监管机构 (Setena) 成立之前,由于这些是保护区而不是国家公园,因此允许进行有限和受限的可持续活动,但是菠萝种植园是工业经营,其中许多没有在保护区内经营的适当许可证。该机构在保护区内注册了约358.5公顷(1.384平方英里)的菠萝种植园,但2018年的卫星图像报告称约有1,659公顷(6.41平方英里)。[66]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