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龙兰窝威武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龍蘭窩威武祠map
Remove ads

22.878840°N 120.580224°E / 22.878840; 120.580224

事实速览 龙兰窝威武祠, 基本信息 ...

龙兰窝威武祠,旧称竹扶人坛,是位于台湾高雄市美浓区龙肚里的寺庙,祭祀“竹扶人”,与乾隆三十三年的黄教之乱有关。

事件

Thumb
面貌年少、左足垂下的神像,前面神明牌位写有“竹扶人龙兰威武将军”,其背后墙面为“老虎妈”将炮架在竹子上。

地方耆老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穆降(今台南市善化区)发生黄教之乱,党徒围攻凤山县城六堆配合官府调集各堆民兵开赴战场,刚出堆不久,黄教被诛,乱事平息。这段空档期,六龟新寮庄民众召募平埔原住民,越过竹子门来到弥浓龙肚庄牛栏岭(龙兰窝),袭击仅剩下老幼妇孺的龙肚庄客家人。这时一名绰号“老虎女麻”、“老虎妈”的龙肚庄锺姓妇女把裙子绑在竹杆上作令旗,鼓舞庄人防御。双方在牛栏窝混战时,忽然一根大竹倒下,被龙肚庄民正好当炮架使用,也形成天然的防御。龙肚庄因此大胜,牛栏岭也被当地人称为“杀贼窝”。事平之后,庄人感念竹子的帮忙,在大竹倒塌的地方设坛,称“竹扶人坛”。今现位于美浓区龙肚里龙兰窝的路旁。[1][2][3]

台湾战后时期改称“威武祠”[2]、“龙兰窝威武祠”[3]

此故事被收录在锺壬寿的《六堆客家乡土志》[2]。龙肚国小还将故事将编成乡土教材和儿童剧,让学生认识地方历史[1]

Remove ads

祭祀

〈竹扶人记〉
贡生锺鼎元
千门晓日影瞳瞳,一路讴歌出牧童;叱犊声喧芳树外,骑牛人聚树荫中。
长鞭掩映挥残照,短笛悠扬弄晚风;窝竹尚存威武迹,服人曾务保茫功。

乡民不知神人的名讳,将助战之神称为“竹扶人”,视为伯公[1]。另一说是泉州府南安县民的乡土守护神广泽尊王,其神像造型为面貌年少、左足垂下[3]。民俗学家认为所拜的神明,是将竹子拟人化,乃先民纯仆与敬天顺命的典型,亦为当地贤烈崇拜与奇物信仰[1][2]

相传当初神明协助退敌为农历正月十四,因此龙肚庄的客家人以此日祭祀,且传旧时还要操演铳炮[2][3]

Thumb
刻于1946年的碑记。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