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7年国际自由车环台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
Remove ads

2007年国际自由车环台赛(法语:2007 Tour de Taïwan)是在2007年3月18日─3月24日举行,首先由高雄市的城市绕圈赛揭开序幕,连续七天,进行不同类型的公路赛与绕圈赛,最后一站则以台北市政府的绕圈赛收尾。与往年的环台赛不同的是,本届的比赛是由南部的高雄屏东地区,历经北回归线、西部地区重要城市与景点,最后再前进台北县八里乡台北市政府,作为结束。

事实速览 2007年国际自由车环台赛 2007 Tour de Taiwan, 活动口号 ...

也由于这次的环台赛路线与竞赛的设置及规划,都以台湾西部的路线为主,加上西部地区的地形差距不甚明显,多以平原丘陵台地为主,山路仅有第四站的彰化县八卦山一带,因此,对于擅长登山赛的车手而言,将是一项考验,加上第六站的“彰化鹿港台北八里”长途公路赛,全长188.9公里,是所有比赛中最长之路线,因此选手在体力、耐力、速度的调配,也更显得重要,加上国际自由车环台赛自去年起,获得国际自行车联合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认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自行车资格赛中,亚洲区积分赛项目,因此,亚洲地区的车手也将此站视为进军奥运会的关键之战。

Remove ads

相关活动

主题活动

Thumb
“环台知识王”互动游戏
  • 分站活动:仅在高雄市屏东县台北市等三站设置,依照各县市特色之差异,都会进行不同的活动。
  • 环台知识王:在部份分站比赛中,主办单位会设置此项互动游戏,让参赛者了解台湾各地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并且在大会的摊位中,设置展览看板,让参观者可以更加了解国际自由车环台赛的历史。
  • 环台趴趴走:在各分站中,主办单位会发行此项即时快讯,让参观的民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透过现场的快讯,了解比赛赛况与各队相关资讯,当然,也会配合此一活动,进行“预测冠军抽大奖”的猜奖活动。

开幕式

Thumb
开幕式:贵宾领骑。

主办单位会邀请当地具特色的表演团体,进行开场表演,另外,在第二站之后,承办单位都会邀请前一站的领先者(第一站是邀请上一届的各组冠军),接受该站主办单位的表扬,与致赠纪念品。

而在领骑部分,主办单位会先配置好领骑的自行车,由各分站的与会贵宾进行领骑,作为暖胎圈的开始,在分站比赛中的暖胎路程,就是贵宾领骑的路程,领骑车队的前方,则必须由警力保护,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竞赛规定

Thumb
此气球拱门在公路赛中,会代表倒数1公里的标示牌。
Thumb
每一种颜色的领骑衣衫,代表不同类型的冠军。
注:此项比赛大部分的规定,是根据国际自行车联合会的公路赛规章所订定的。
  • 车队补给:在绕圈赛部份(除了台北市政府绕圈赛),必须根据大会提供的补给点指示牌进行补给;公路赛部份,团队的车辆可以进行队车补给。
  • 终点关闭:选手若超过一定时间者,会被裁判判定失去资格,并且后续的比赛将无法参与,但如果比赛途中发生意外,终点关闭的时间会延后进行。
  • 标示牌:依照性质不同,可分为:
    • 距离告示牌:每相隔一段距离,都会在定点设置距离告示牌,告知参赛者剩馀的里程。
    • 冲刺告示牌:写上S的告示牌,代表该定点是冲刺点。
    • 队车撤离告示牌:接近终点时才会设置,通常会写上“Deviation”字样来提示队车驾驶。
  • 绕圈赛:
    • 休息圈:选手发生意外时才会有的,比赛到了倒数的一定圈数时,并不会提供休息圈。
    • 选手被超越的圈数若达一定程度,则会被淘汰,而如果是主集团,则会被迫提前结束比赛,并且依照领先选手的成绩,决定惩罚的秒数,作为被淘汰者的最后成绩。
  • 参与比赛的团队,必须是洲际以上,并获得国际自行车联合会,与各洲相关自由车总会认可的队伍,才能参赛,每队有五位正式选手,一位候补选手,一位领队。
Remove ads

奖典分配

除了团体总冠军在最后一站结束后进行颁奖以外,其他如单站冠军、台湾领先者(白衫)、亚洲领先者(蓝衫)、冲刺积分领先者(绿衫)、个人总成绩领先者(黄衫)都会在各站比赛结束后进行颁奖与成绩公布。

参赛队伍

Thumb
卢森堡狄佛丹治车队
Remove ads

各站概要

第一站(高雄市爱河)

Thumb
萧恩在首站就直接拿下三冠王的荣衔
  • 性质:国际菁英城市绕圈赛
  • 路线:中正四路(仁爱公园)→河东路→五福四路→大智路→大仁路→中正四路
  • 里程:每圈2.2公里,比赛进行40圈,共88公里,不含暖胎圈2圈
  • 冲刺点:十倍数圈(第40圈除外)过终点前。
  • 配合活动:真爱高雄─美利达“全民铁马逍遥游”。此项活动是为了推广高雄市自行车运动所进行的赛前活动,近似于每年在台湾各地举办的国际无车日誓师活动。[1]

比赛成绩

  • 总排名:
    1. 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2. 卡本(Tjarco Cuppens,德国PZ车队)
    3. 戴伦(Darren Lapthorne,澳洲保时捷车队)
  • 其他奖项:
    • 冲刺王、单站冠军: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 台湾冠军:巫帛宏(高雄CKT车队)
    • 亚洲冠军:何欣(Hossein Askari,捷安特亚洲车队)

第二站(屏东县)

Thumb
黄金宝窜起,成为屏东站的单站与亚洲冠军。
注:屏东站是历届国际自由车环台赛以来,第一次纳入。
  • 性质:国际菁英公路赛
  • 路线:屏东热带农业博览会园区(起终点)→屏东生物科技园区→兰花蕨自行车专用道(折返点,原路返回起点)
  • 冲刺点:双数圈(除第八圈以外)过终点前。
  • 里程:路程来回13.9公里,比赛进行8圈,共111.2公里,不含暖胎的1.2公里

兰花蕨自行车专用道

此自行车道是在2007年2月3日正式启用,主要特色是以自行车道旁边的植物环境环绕车道周围取胜,同时,更有自行车专用的触控式自行车号志,功能近似于台湾交通常见的小绿人号志,对于自行车休闲活动是一项利多。[2]

而在主办单位勘查地形,确定安全无虞后,决议将此地点纳入正式比赛范围,并且让屏东县首度在国际自由车环台赛中亮相。[3][4]

会前赛

屏东站比赛中,首先进行2007年全国中等以上学校自由车锦标赛的最后决赛─长途公路锦标赛,主要的比赛对象,是以国中以上的自行车校队为主,比赛等级与台湾每年举行的中正杯单项运动竞赛规模是相同的,差别仅在于参赛资格。

而这项总锦标赛,是由教育部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指导,中华民国自由车协会与高雄市政府、高雄县政府、屏东县政府联手合办的比赛,目的是要推广自行车运动的普及与培育中等学校的优质自行车手而设计的比赛,在早先已于2007年3月1日─3月3日,于高雄市高雄县分别进行场地赛与登山车赛。[5]

比赛成绩

会前赛各组冠军
注:团体组比赛仅有国中高中的男子组比赛有设立,采计方式是以该队前三位表现较佳的车手成绩进行累积计算。[6]
正式赛
  • 总排名:
    1. 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2. 戴伦(Darren Lapthorne,澳洲保时捷车队)
    3. 黄金宝(香港职业车队)
  • 其他奖项:
    • 冲刺王: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 单站冠军、亚洲冠军:黄金宝(香港职业车队)
    • 台湾冠军:巫帛宏(高雄CKT车队)

第三站(嘉义县)

Thumb
巫帛宏连续三站拿下台湾组冠军
  • 性质:国际菁英公路长途赛
  • 路线:中油变发加油站→北回归线纪念碑→太保→嘉义县政府(第一冲刺点)→朴子配天宫→东石→布袋盐山(第二冲刺点,经区域绕圈后,沿原路折返)→嘉义县政府(第三冲刺点)→北回归线纪念碑(终点)
  • 里程:全程123.6公里,不含暖胎的6.3公里(嘉义县阿里山风景管理处→中油变发加油站)

比赛成绩

  • 个人总时间:
    1. 温迪安(Dean Windsor,澳洲保时捷车队)
    2. 广濑敏(日本爱三职业车队)
    3. 毕法兰(Frank Pipp,美国玛吉斯车队)
  • 其他奖项:
    • 单站冠军:柯纳尔(Christian Knorr,卢森堡迪佛丹治队)
    • 冲刺王: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 台湾冠军:巫帛宏(高雄CKT车队)
    • 亚洲冠军:广濑敏(日本爱三职业车队)

第四站(彰化县)

Thumb
广濑敏在彰化的比赛中拿下亚洲冠军。(拍摄地于第七站台北)
注:本站是本届环台赛唯一包含山路赛道的分站比赛。[7]

比赛成绩

  • 个人总时间:
    1. 毕法兰(Frank Pipp,美国玛吉斯车队)
    2. 温迪安(Dean Windsor,澳洲保时捷车队)
    3. 广濑敏(日本爱三职业车队)
  • 其他奖项:
    • 单站冠军:葛尔德(Ghader Mizbani-Iranagh,捷安特亚洲车队)
    • 冲刺王: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 台湾冠军:王胤之(新竹e-MA)
    • 亚洲冠军:广濑敏(日本爱三职业车队)

第五站(台中市)

Thumb
台中洲际棒球场
  • 性质:国际菁英城市绕圈赛
  • 路线:环中路台中洲际棒球场,起终点)→崇德路松竹路→环中路
  • 里程:每圈6.6公里,比赛进行15圈,共99公里,不含暖胎圈2圈
  • 冲刺点:第4、8、12圈过终点前。

比赛成绩

  • 个人总时间:
    1. 毕法兰(Frank Pipp,美国玛吉斯车队)
    2. 温迪安(Dean Windsor,澳洲保时捷车队)
    3. 广濑敏(日本爱三职业车队)
  • 其他奖项:
    • 单站冠军:狄艾曼(Benjamin Diemer,美利达欧洲车队)
    • 冲刺王: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 台湾冠军:王胤之(新竹e-MA)
    • 亚洲冠军:广濑敏(日本爱三职业车队)

第六站(彰化─台北)

Thumb
麦克尼兰(举双臂者)是这个分站的冠军。
注:本站是本届环台赛比赛距离最长,也是行经最多县市的公路赛。

比赛成绩

Thumb
麦克尼兰在夺下单站冠军后,接受媒体专访。
  • 个人总时间:
    1. 萧恩(Milne Shawn,美国玛吉斯车队)
    2. 麦克尼兰(Robert McLachlan,澳洲保时捷车队)
    3. 亚可力(Yevgeniy Yakovlev,印尼宝利根队)
  • 其他奖项:
    • 单站冠军:麦克尼兰(Robert McLachlan,澳洲保时捷车队)
    • 冲刺王: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 台湾冠军:彭贵祥(捷安特亚洲车队)
    • 亚洲冠军:亚可力(Yevgeniy Yakovlev,印尼宝利根队)

第七站(台北市)

  • 性质:国际菁英城市绕圈赛
  • 路线:台北市政府周边道路(市府路→松高路→松智路→松寿路→市府路,与“市民菁英绕圈赛”共用同一路线)
  • 里程:每圈1公里,比赛进行60圈,共60公里,不含暖胎圈2圈
  • 冲刺点:十倍数圈(第60圈除外)过终点前,另外,第20、40圈则仅有奖金奖励。

相关活动

会前赛
Thumb
“市民菁英绕圈赛”是当日系列活动的开始

为了推展台北市的自行车运动,并且拉抬环台赛台北市站的声势,主办单位在正式比赛前,也进行了一场会前赛,邀请台湾自行车运动有兴趣的自行车手,参与“市民菁英绕圈赛”,在本届比赛中,是第二次办理。

参赛选手大多都是以业馀车手或是非国家队、非职业队为主,甚至也可以看到校园团队的参与,而比赛年龄门槛,则限定为15岁以上,主要是考量到赛会的安全,且路线也和正式赛相同。

比赛方式也采用国际自行车联合会自由车公路赛规章的落后淘汰制,并规定“选手若落后主集团达一圈以上,会被取消参赛资格”。[8]

展览会
Thumb
台北国际自行车展

由于本届环台赛赛程为3月18日─3月24日进行,加上第十九届台北国际自行车展览会选在台北市站的举办日(3月24日)做为开幕日,因此,承办国际自由车环台赛的中华民国自由车协会,就在比赛结束后,邀请本届的参赛团队与赛会工作人员,参观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展览一馆与展览三馆展出的台北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并于同日晚上,参与台北国际会议中心进行的“台湾自行车之夜”。

比赛成绩

会前赛
更多信息 组别\名次, 第一名 ...
正式赛
  • 个人总时间:
    1. 萧恩(Milne Shawn,美国玛吉斯车队):17小时56分35秒
    2. 麦克尼兰(Robert McLachlan,澳洲保时捷车队):17小时57分39秒
    3. 亚可力(Yevgeniy Yakovlev,印尼宝利根队):17小时57分44秒
  • 其他奖项:
    • 单站冠军:广濑敏(日本爱三职业车队)
    • 冲刺王:萧恩(Shawn Milne,美国玛吉斯车队)
    • 台湾冠军:彭贵祥(捷安特亚洲车队)
    • 亚洲冠军:亚可力(Yevgeniy Yakovlev,印尼宝利根队)
    • 团体总冠军:卢森堡狄佛丹治车队(Continental Cycling Team Differdange, 卢森堡

各站冠军分布图

注:本图是根据上面各站成绩所设计,鉴于Timeline的字元使用限制,故使用英文名称显示。

黄金宝

特殊纪录

  • 美国车手萧恩成为个人总冠军,并且连续七站的冲刺总冠军未被对手取得。
  • 第三站比赛(嘉义县北回归线)因比赛路线近海,加上强风之关系,有七位车手无法完成比赛。[9]
  • 第四站比赛(彰化县八卦山)是唯一有设置短程山路的分站比赛。
  • 第六站比赛(彰化台北)的188.9公里,是所有分站比赛中路段最长,也是经过最多县市的公路分站比赛。
  • 第七站比赛(台北市)因为在比赛进行第四十圈时,发生“主集团遭到小型领先集团超越达一圈以上”,而被竞赛总监赵锦山( 中国)与裁判长林辰夫( 日本)没收主集团,并提前结束比赛,这是国际自由车环台赛开办以来,第一次发生“提前结束比赛”的纪录。[10]
  • 卢森堡迪佛丹治队第一次来台湾参加国际自由车环台赛,就拿下团体冠军。[11]
  • 伊朗阿萨大学队因为签证问题,无法顺利参与本届比赛。[12]

资料来源

主要资料

  1. (中文)200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大會手冊. 2007年3月16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 (JPEG)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2. (中文)200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各站路線資訊(文字版) (PDF). 2007年3月16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3. (中文)200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參賽隊伍一覽表 (PDF). 2007年3月16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4. (中文)200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周邊活動介紹 (PDF). 2007年3月16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注:以上资料亦有实体版本,但仅提供给大会贵宾群、工作人员、裁判群、各家媒体业者。

成绩资讯

  1. (中文)美國蕭恩奪首站冠軍 巫帛宏國內組第一. 自由车环台赛 (东森新闻). 2007年3月18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9日).
  2. (中文)詹健全. 美車隊開飆 首站包3冠. 大运动场 (苹果日报 (台湾)). 2007年3月19日: D4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2月4日).
  3. (中文)香港黃金寶摘第2站冠軍 蕭恩續穿黃衫. 自由车环台赛 (东森新闻). 2007年3月19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6日).
  4. (中文)詹健全. 黃金寶 突圍飆冠 重返賽事 衝刺能力 不減當年. 大运动场 (苹果日报 (台湾)). 2007年3月20日: D4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2月4日).
  5. (中文)江俊亮.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 盧森堡柯納爾第三站冠軍. 体育新闻 (中央通讯社). 2007年3月20日 [2007年3月31日].[失效链接]
  6. (中文)第3站柯納爾奪冠 巫帛宏連3天國內組領先. 自由车环台赛 (东森新闻). 2007年3月20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3月23日).
  7. (中文)吴哲豪.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 彰化站葛爾德獲單站冠軍. 体育新闻 (中央通讯社). 2007年3月21日 [2007年3月31日].[失效链接]
  8. (中文)八卦山出發葛爾德奪冠 捷安特單站第1. 自由车环台赛 (东森新闻). 2007年3月21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9日).
  9. (中文)美利達歐洲隊狄艾曼 突圍摘第五站冠軍. 自由车环台赛 (东森新闻). 2007年3月22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9日).
  10. (中文)麥克尼蘭摘第6站冠軍 蕭恩奪回黃衫榮譽. 自由车环台赛 (东森新闻). 2007年3月23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9日).
  11. (中文)李安东.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七站 日本廣瀨敏奪冠. 体育新闻 (中央通讯社). 2007年3月24日 [200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19日).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