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冠状病毒病新加坡疫情

地区疫情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9冠狀病毒病新加坡疫情
Remove ads

2019冠状病毒病新加坡疫情,介绍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在新加坡发生的情况。截至2023年1月6日UTC+8中午12点,新加坡累计确诊2,207,640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其中1,712人死亡[2]。新冠疫情暴发后,新加坡施行了严格的围堵清零政策。截止2021年5月29日新加坡标准时间中午12点,新加坡的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死亡率近乎全球最低。新加坡不计算所有其他原因死亡者[3]。但随着新加坡在2021年6月提出打造“对冠病更具适应性国家(COVID-resilient nation)”,放宽社会管控措施,逐渐放弃“2019冠状病毒病零感染”政策而走上与病毒共存道路[4][5],进入2021年9月后2019冠状病毒病新加坡疫情遭受德尔塔变种侵袭后明显反弹并恶化,日确诊人数和日死亡人数均再创疫情爆发以来的新高,死亡率亦明显上升[6]。2021年10月27日,新加坡新增5324宗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病例,而又有10人死于该病相关的并发症,以致死亡病例总数升至349起[7]。不过随著致病性更弱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取代德尔塔,2022年3月15日,新加坡当局宣布,社会管控措施将进一步放宽,新加坡将进入到与冠病共存计划的最后一个阶段。[4]

事实速览 2019冠状病毒病新加坡疫情, 疾病 ...
Remove ads

确诊个案

病例

2020年1月

更多信息 #, 确诊日期 ...

2020年2月

更多信息 #, 确诊日期 ...
Remove ads

2020年3月

截至2020年3月21日

更多信息 #, 确诊日期 ...
Remove ads

统计图表

  每日新增病例

  活跃病例

Thumb

扩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智利

3月3日,智利卫生部证实该国确诊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该患者为一名33岁男性,居住在位于首都圣地亚哥以南250公里处的塔尔卡市,此前曾在新加坡旅游数周。

重要传染事件

2020年1月20日至23日,英国气体分析仪器公司仕富梅在新加坡君悦酒店召开内部会议,有来自新加坡、美国、南韩、日本、中国大陆、台湾、欧洲等世界各地共109人出席会议,英国、马来西亚、南韩和新加坡等地其后都确诊有与会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介入调查,追查病毒有否跨国扩散。《海峡时报》指会议中有一人来自中国武汉。[77][78]

2月中旬,本地“神召会恩典堂”发生群体感染事件,首起病例于2月11日确诊。神召会恩典堂在武吉巴督与东陵教堂,周末平均有4800人出席礼拜[79]。截至2月16日已有16例确诊案例与该教堂有联系[80][81]

3月上旬,有多名确诊病例与本地2月15日在裕廊战备军人协会(Safra)举办的一私人晚宴有关。据报道餐馆当晚有两场晚宴,总共600人出席,两场都是歌唱导师的新年团拜活动[82]。截止3月9日已有36名确诊病例,是迄今为止本地最大的群体感染事件[83][84]

Remove ads

反应与影响

政府

2020年1月2日晚间新加坡卫生部公告,已通知医疗从业人员留意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出现发热、呼吸道疾病或肺炎症状且14日内曾访问武汉的疑似病例将受到隔离,16岁以上和以下的疑似病例分别集中在陈笃生医院竹脚妇幼医院救治。1月3日晚间起,由武汉抵达樟宜机场的乘客必须接受体温检查,体温异常的乘客将被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检验。[85]

1月20日,新加坡卫生部宣布将对所有中国抵新旅客展开体温检测并发放健康告知单,并会对两周内有武汉地区旅行经历的肺炎患者进行隔离;[86]21日,新卫生部发文提升应对手段,将两周内有中国旅行经历的肺炎患者全部纳入隔离监测范畴。[87]

1月29日,新加坡卫生部宣布,禁止14天内曾前往湖北的旅客及持有中国湖北签发护照的旅客入境或转机。[88]1月31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将此禁令延伸至所有过去14天曾到中国大陆的旅客,自2月1日晚上11时59分起实施。对于从中国大陆入境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准证持有者,仍能入境新加坡,但需要申请14天的缺席假。新加坡政府也将从即日起,暂停签发各种准证给中国的访客,之前签发的短期签证和多次入境签证也会被撤销[89]

1月30日,政府宣布再释出520万个口罩,自2月1日起向130万个家庭免费派发,每个家庭可凭身份证领取4个[90]

2月7日,新加坡卫生部新增三起案例,共累计三十三例确诊的新冠状病毒病例,三名患者并没有中国旅行史,促使新加坡将疫情警报状态提升到“橙色”[91],为可能的社区扩散预先作防范准备[92]

2月7日,新加坡人力部发布公告称,过去14天曾到访过中国内地,并计划在2月8日23时59分后返回新加坡的外籍工作人员(含IPA持有人),必须提前3天向人力部提出申请,获准后方可入境。暂不允许过去14天到访过中国湖北省或持湖北省签发护照的工作人员入境新加坡,具体等待人力部进一步通知[93]

2月25日,新加坡宣布禁止任何曾至南韩大邱清道郡的外国籍旅客入境或转机[94]。之后在3月3日宣布,禁制令扩大至韩国全境,并将伊朗、意大利北部也纳入禁制范围,自3月4日晚上11时59分起生效。新加坡也将暂停签发各类新准证给伊朗护照持有者,之前签发的短期签证和多次入境签证也会暂时失效[95]。此外,所有入境旅客若出现发烧或其他呼吸道症状,即使未完全符合“可疑病例”标准,将被要求接受拭子测试。一旦检验呈阳性,将立即被送往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拒不接受检测的短期入境旅客将不得入境;对于新加坡永久居民和长期准证持有人,其居留权或准证将被吊销;新加坡公民拒不接受检测,可面临惩处或被起诉。新加坡政府亦发布针对伊朗、日本、韩国、意大利北部的旅游提示,提醒近期新加坡公民不要前往[96]

2月28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在国会宣布,包括总理、副总理在内,所有新加坡政府部长将减薪一个月,国会议员也将减少一个月的津贴,以渡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期。此外,新加坡总统哈莉玛也宣布将减薪一个月,一些高级公务员也会减薪半个月,在抗疫一线的新加坡普通公务员,会获得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额外奖金[97]

3月13日,政府宣布从3月15日晚上11时59分起,过去14天曾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德国的旅客将不准入境新加坡(此前禁令针对的意大利北部扩大至意大利全境),对于过去14天曾到这些地方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准证持有者将收到14天的居家通知。新加坡政府劝请新加坡公民延后前往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德国的不必要行程[98]。此外禁止一切邮轮停靠新加坡[99]

3月15日,政府亦宣布从3月16日晚上11时59分起,所有属于亚细安国家公民的短期访客,入境前必须先向新加坡驻当地的大使馆与领事馆提交个人健康状况的必要资料。旅客必须经新加坡卫生部批准后才能入境。另外,所有过去14天到过亚细安国家、日本、瑞士和英国的人士(包括新加坡公民、长期准证持有者及短期旅客),入境后将接获14天居家通知[100]。同日,新加坡人力部宣布从3月16日晚上11时59分起,所有雇主和雇佣中介安排女佣前来新加坡之前,必须获得人力部批准。所有抵境的女佣也会接获14天居家通知[101]

3月18日晚,政府宣布从3月20日23时59分起,所有从国外返回新加坡的人士(包括本地公民、永久居民、长期准证持有者和短期访客)须履行14天的居家通知[102]

3月20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取消超过250人以上的聚会与活动,餐饮场所用餐座位至少要保持1公尺距离。休闲娱乐场所也要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消费者接触机会。此外,雇主应实施远距办公模式[103]

3月22日,因应多国新冠肺炎疫情趋严峻,又因新加坡当地确诊病例多为输入性病例,新加坡宣布从3月23日晚上11时59分起,禁止所有外籍短期旅客入境或过境。对于持有长期居留许可证件的人士,及持有工作证的外劳如果从事包括医疗及运输等必要服务,及其家属则可获准入境[104]

3月23日,移民与关卡局宣布,从3月27日上午9时起,包括新加坡公民在内的所有入境者必须提交健康状况电子声明,否则不能入境。入境者可提前三天前,通过移民局官方网站电子服务“SG Arrival Card”或者下载应用程序填写并提交申报表。未有预先提交健康申报表的访客,将须在关卡完成填写,通关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105]

3月26日,新加坡卫生部宣布,若民众未遵守保持1公尺的社交距离,最高将处以1万新加坡元的罚款或六个月刑期[106]

Thumb
新加坡一家小贩中心的座位和餐桌用胶条封住,表示民众已禁止在小贩中心堂食,仅可打包或者使用送餐服务

4月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政府决定暂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防止病毒扩散。他指出,虽然疫情继续受到控制,但由于本土感染的病例迅速增加,有近半的案例无法查出感染源头,政府决定采取更果断的举措,措施将为期一个月。自4月7日起新加坡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务的工作场所将关闭,但巴刹、超市、小贩中心、餐馆和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务照常营业,但公众只能打包或者使用送餐服务,不允许当场食用[107][108]。从4月8日起至5月4日,全国所有小学、中学、初级学院、特殊教育学校及高等教育学府将转为全面居家学习[109]。同时从4月5日起分发可重复使用的口罩[110]

4月7日,新加坡国会通过《冠病(临时援助措施)法案》,为新加坡为数不多一天内三读通过的法案。法案规定禁止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在家中聚会,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合理活动如探访年迈父母、将孩子送到照顾他的亲戚家不算社交聚会[111]。同日,新加坡启动“断路器”式防疫措施(正式称为“阻断措施”),为期一个月。由于社区感染已成形,政府亦开始修改佩戴口罩的政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于5日宣布为所有家庭配发口罩[112]

4月8日,新加坡卫生部发布文告,决定从9日23时59分起,所有从海外返回新加坡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证件持有者,都须在政府特别安排的设施进行14天自我隔离[113]

4月14日,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黄循财宣布从即日起所有居民在外出时除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外都必须佩戴口罩,违者将罚款300新元[114]

4月21日下午5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谈话,新加坡半封城措施将延长至6月1日。从4月21日11时59分起暂停所有较为不重要的消费者服务,包括所有独立运作,只售卖饮料(包括泡泡茶)、包装零食、糕点或甜点的餐饮食肆都必须关店。让每天仍须外出工作的必要服务人员,从目前的20%减少至15%。除了部分餐饮业者受影响,政府也宣布所有理发店须暂停营业[115]。同时,政府对4个受欢迎的湿货市场实施人流限制,按照身份证或外国身份证的号码来安排民众进入市场的日期。尾号为奇数的只能在奇数日进入,尾号为偶数的只能在偶数日进入,实施时间为4月22日至5月4日。另外,所有宿舍4月22日起禁止外国工人进出[116]

8月21日,新加坡政府宣布由9月起放宽对文莱及新西兰旅客的限制,入境后无须隔离14天。另外,来自澳大利亚(除维多利亚州)、中国大陆、澳门、台湾、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旅客,在入境新加坡后的隔离天数由14天下调至7天,亦容许在住处完成居家隔离[117]。随后,新加坡政府亦于同年10月14日与香港特区政府达成共识,自同年11月22日起放宽对香港旅客的入境限制[118]。但由于香港疫情反复,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11月21日宣布,香港与新加坡建立的“航空旅游气泡”延期两周实施,具体推行日期将于12月初再公布[119]。然而,有关安排一直要到翌年4月26日才公布。目前,该“航空旅游气泡”政策定于2021年5月26日开始实施[120]。但在2021年5月,鉴于新加坡确诊个案增加,原定5月26日实施的“旅游气泡”有关安排在很大机会不能如期重启[121]

12月14日,随著辉瑞-BioNTech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获卫生科学局批准紧急采用[122],政府随即公布相关的疫苗接种计划,并于同月30日正式啟動,成为亚洲首个同类型疫苗接种计划[123]

2022年8月29日起,新加坡取消在室内戴口罩的规定,只有在医疗保健设施和乘坐公共交通的公众,才须继续戴口罩。[124]

Remove ads

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Thumb
新加坡一家药房张贴的公告,显示口罩已售罄

随着疫情的暴发,新加坡当地也一度出现“口罩荒”,甚至出现抬高口罩价格的情况。据媒体报道,当地网购平台日前出现一款声称可抗冠状病毒、肺炎及雾霾的口罩,30个装的价格为1万新加坡元,声称可由南韩运往新加坡,而该商品于1月29日下架。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则表示,将调查抬高口罩价格的零售商,要求他们提供口罩的来货价及高价原因,若发现有人卖贵口罩牟利,会按《物价控制法案》采取行动。新加坡也已向零售商释出500万个口罩应市。另外,由于当时没有发生社区传播,新加坡政府也建议民众不一定要戴口罩,不适时才需配戴[90]。此外,新加坡民众集体涌到超级市场抢购日常用品和食物,这些物资被一扫而空。[125]

1月底起,新加坡籍的航空公司决定大规模调整航班。新加坡航空胜安航空将减少对中国大陆特定航线的运能,同时取消往来新加坡和一些中国城市的航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成都和重庆;酷航将从2月初至3月底,暂停新加坡往返中国11个城市的航班(包括早前已取消的武汉)。捷星亚洲也暂停飞往中国三个城市,即合肥、贵阳和徐州的航班,直到3月31日为止[126]

2月9日,新加坡航空展英语Singapore Airshow宣布有70多间参展商因肺炎疫情决定退出展览,为总参展商的8%,展方亦决定将公众入场数减半[127]。另外,中国的八一飞行表演队获特别许可参展,未受14日内到访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禁令影响[128]

2月17日,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宣布,预期2020年经济遭受疫情的冲击,因此下调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预期新加坡经济全年增长约0.5%,并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范围由早前的0.5%至2.5%,下调至-0.5%至1.5%[129]

3月9日,海峡时报指数受疫情影响,下跌6.03%[130]。3月12日,在世卫组织宣布疫情全球大流行而宣布更多措施后,该指数再次下跌3.8%[131]

随着疫情的大暴发,新加坡零售和食品行业受到消费者支出下降的严重影响。其中,购物中心人流量出现下降[132],一些购物中心更是缩短营业时间[133]。另外,房屋租户也以收入大幅下降为由,要求房东退租[134]。疫情也影响当地的旅游业,根据新加坡旅游局统计,预计来新游客人数将比上一年下降25%至30%[135]。部分教会更是取消聚会,改于网上进行崇拜直播[136]

Thumb
受封关影响,新加坡一超市实行限购政策

3月16日,随着马来西亚宣布从18日至31日“封关”,又加上新加坡食品多数从马来西亚进口,一些新加坡民众受到马方“封关”影响,在17日再次出现抢购物资潮,当地超市FairPrice随即宣布针对厕纸、面、米和蛋采取限购措施。政府呼吁国民不要抢购,强调当地食物不会短缺[137]

Remove ads

社会责任感

卫生部表示,许多当地传播的病例都是由身体不适,还是参加社交活动的人所造成的。这些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广大社区构成了极大的风险,这意味着政府实施的预防措施可能会因此而失效。[138]2020年3月13日,卫生部(MOH)宣布将采取各种社会隔离措施,以减少COVID-19在当地(包括工作场所)传播的风险。 [139] [140]为鼓励个人卫生习惯和社会责任,淡马锡基金会于3月23日至4月5日在16个购物中心和社区俱乐部向每个新加坡家庭分发500毫升免费的零酒精洗手液。[141]为避免过多的人潮,当局通过小册子向每个家庭提供一个特定的收集日期。居民必须携带小册子领取徒手消毒剂。新加坡政府也为民众提供了免费口罩、免费追踪器,并开发合力追踪系统进行接触者追踪

相关争议

酷航武汉乘客

2020年1月24日新加坡酷航将116名来自武汉的旅客安排乘坐新加坡樟宜至杭州萧山的TR188航班返回中国。飞机降落后直接进入隔离区进行由到场医护人员实施检疫,后将2名出现发烧症状的武汉籍旅客送往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其余114名武汉旅客安置在机场宾馆并实施隔离、219名其他乘客安排在杭州市委党校观察。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表示杭州当地部门已知悉此安排[142]。有机上乘客则指自己对有武汉籍乘客同机乘坐的事情毫不知情,直至落地后才被杭州机场人员告知,质疑航空公司及新加坡移民部门做法不妥,或令更多人染病[143]。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否认了拒绝这100余名武汉旅客入境的指控[144]。酷航则发声明称,由于新加坡直飞武汉的航班已经取消,110余名武汉旅客在酷航提供的全额退款和稍后改签回其它城市两个选项中选择了改签前往杭州的航班[145]。截止2020年2月8日24时,该航班已累计10例确诊[146]

陈振声录音泄露事件

2020年2月18日,一段据称是新加坡贸工部部长陈振声的录音流出,其中陈振声以口音浓重的新加坡式英语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解释处理口罩的策略。陈振声提到新加坡人学香港市民抢购口罩时,引用《南华早报》关于香港一线医护人员口罩短缺的报道作为反面例子,称“如果我们效仿香港……我可以保证,今天我们的医院系统已经崩溃了。”他还称抢购粮食及厕纸的行为“丢人现眼”(原话是新加坡俚语“sia suay”,来自闽南语),抢购者是“自私的傻瓜”(selfish idiot),认为新加坡人学香港人抢购是“monkey see monkey do”(有样学样),“如果真的吃完那么多饭和即食面,肯定肠胃炎”。[147]该录音流出后引起了一些香港人和新加坡人的极大不满。有香港人批评他不了解香港的情况[148](实际上在完整录音中,陈振声提及了香港人抢购厕纸是因为其厕纸来自中国大陆;但新加坡的厕纸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因此不用抢购),新加坡人则批评部长不应高高在上地指责民众。[149]但也有观点认为陈振声说的没有错。[148][149][150]陈振声本人对录音泄露表示“极度失望”。[151]

对疫情的分析与判断

在疫情发生初期,新加坡宣导身体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被认为是亚洲唯一的“口罩无用派”[11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作风教授表示,由于新加坡医疗资源丰富,发热门诊遍布各地,对每一个可能感染的接触者进行跟踪观察,并实施及时的医学隔离,因而新加坡早期疫情有较好的发展[152]。一些网友群嘲新加坡早期疫情属于“佛系管控”,在社交网络里有关新加坡“放弃治疗”的言论此起彼伏。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评价新加坡早期疫情,称“新加坡属于武当派的,你表面上看不出来,而且是非常佛系,但它内部是非常厉害的”[153]。实际上,新加坡并未采取“佛系管控”,而是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154]

而从3月起,新加坡疫情出现反弹,主要原因是由外国劳工的聚集性感染所致。在新加坡,当地外国劳工都来自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他们的居住密度较高,如果劳工中一旦有人感染新冠病毒,就很可能引起疫情在整个群体中的暴发。感染病毒的劳工也可能因工作接触其他人,造成进一步的社区传播。至于疫情反弹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三月中旬以后,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或长期证件持有者开始纷纷回国。当时新加坡政府没有对归国人员采取集中隔离的措施,而只是要求居家隔离。在居家隔离的过程中,归国人员的家庭成员可自由活动。这就可能造成处于潜伏期、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将病毒带入社区,造成社区感染[152]。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在社交网站上认为,由于没有第一时间对海外返回者进行集中隔离,最终影响到外籍务工人员群体,新加坡为低估新冠肺炎疫情付出代价[15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