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GUT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GUTS》[1]是美国创作歌手奥莉维亚·罗德里戈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于2023年9月8日由格芬唱片公司发行。专辑由罗德里戈和丹·尼格罗紧密联合创作和录制,而尼格罗亦负责制作她的首张专辑《SOUR》(2021年),兼在收录曲演奏多种乐器。《SOUR》获得成功后的时期启发了罗德里戈的灵感,使她构想出《GUTS》,希望借此反映她在青少年时期末期所经历的成熟过程。
《GUTS》是一张声音多样化的流行专辑,当中包括充满活力的歌曲和柔和的抒情曲,比起前作更受摇滚的影响,使用来自另类摇滚和流行摇滚风格的各种结他和鼓乐声音。专辑的主题涉及罗德里戈的成长转变与其带来的磨难。多位乐评家均赞赏它的巧妙歌词、复杂性、话题性,以及整体的音乐美感和活力。乐评家特别指出幽默而充满情感的歌词,认为它详细描述罗德里戈作为年轻女性在身份、浪漫和职业幻灭、意想不到的走红,以及社会期望方面的挣扎。
专辑发行后登上全球14个国家的榜单冠军,包括美国、澳洲、德国、瑞典,以及英国。在美国,《GUTS》的首周销量达到302,000张专辑等价单位,而全部12首收录曲均打进《Billboard》Hot 100的前40位。专辑一共释出三首单曲,包括获得多国榜单冠军的〈吸血鬼〉,以及打进多国榜单前10的〈坏点子,对吧?〉与〈把他追回来!〉。在第66届葛莱美奖,专辑获提名年度专辑与最佳流行演唱专辑,成为她连续第二张获提名年度专辑的作品。专辑的两首收录曲-〈吸血鬼〉和〈自学少女的芭乐歌〉合共获得四项葛莱美奖提名。罗德里戈在2024年展开GUTS世界巡回演唱会以宣传专辑。
Remove ads
背景
2021年5月21日,奥利维亚·罗德里戈发行了她的首张录音室专辑《SOUR》,并获得广泛商业成功。专辑由丹·尼格罗制作,成为Spotify该年最高串流播放量的专辑,并为罗德里戈赢得最佳新人等合共三项葛莱美奖。她于2022年春季展开“SOUR巡回演唱会”,在北美地区与欧洲地区合共举办48场演唱会[2]。2021年8月,她表示下一张专辑将会比出道专辑“快乐得多”[3] 。
2022年2月,罗德里戈在接受《Billboard》访问时确认已经命名专辑并准备好“几首歌曲”,而尼格罗将继续担任专辑制作人[4][5]。罗德里戈的目标是在开始“SOUR巡回演唱会”前“尽量完成更多”[6]。2022年年底,她在发放Spotify年度回顾讯息时确认正在制作新音乐作品[7]。2023年1月8日,她在个人Instagram上发布了一段影片,当中包含一首钢琴曲目[8]。
2023年6月,罗德里戈的网站更新定于在6月30日结束的倒数计时,[9],而她在5月亦曾提及这个日期[10]。6月13日,罗德里戈正式宣布专辑的主打单曲〈吸血鬼〉将于6月30日发行,并公布了单曲的封面[11]。6月20日,她给粉丝们留下语音信箱问候,当中包括〈吸血鬼〉的首个试听片段和一首钢琴纯音乐曲目[12]。2023年6月26日,她的网上商店公开专辑的名称《GUTS》及其发行日期[13]。罗德里戈其后在社交平台上正式确认专辑的发行并公开其封面[14]。
Remove ads
商业成绩
在美国,《GUTS》发行首周以302,000张专辑等价单位空降《Billboard》200冠军,比起前作的首周销量多出7,000张单位。这成为罗德里戈连续第二张冠军专辑。专辑收录曲的单周自选点播串流媒体总播放量亦达到1.99亿次[15],而全部12首歌曲亦打进Hot 100的前40位,包括重返榜单冠军的〈吸血鬼〉。
专辑在发行首周以60,300张单位空降英国专辑排行榜冠军,超越《SOUR》的首周销量近10,000张,其成为罗德里戈连续第二张冠军专辑[16]。它亦成为2023年当地第四高首周销量的专辑,销量超过同周前10位的其他专辑销量总和[17]。
《GUTS》发行首周空降澳洲专辑榜冠军,成为她连续第二张冠军专辑,当中所有收录曲均打进当周单曲榜,而先行发布的〈吸血鬼〉跟〈坏点子,对吧?〉均打进前3位[18]。专辑发行首周空降纽西兰专辑榜冠军,成为她连续第二张冠军专辑[19]。
歌曲列表
全曲目由丹·尼格罗制作(除另外注明)
制作名单
- 奥莉维亚·罗德里戈 – 主声乐、、和声
- 丹·尼格罗 – 工程、声乐制作、和声(全曲目);原音乐结他(曲目1、4、5、7–12)、电结他(曲目1–6、8–12)、电贝斯(曲目1–4、6、8–10、12)、打击乐器(曲目1–3、5、8、10–12)、鼓乐编程(曲目1–3、5、6、8、9、11)、合成器(曲目1、4、6–12)、钢琴(曲目3、6–8、10、12)、美乐特朗(曲目3、10–12);朱诺-60、穆格(曲目3);纳什维尔结他、鼓乐(曲目4);混音(曲目8)
- 戴夫·希夫曼 – 工程(曲目1、5、9)
- 贾希敏·陈 – 工程(曲目1、5)
- 斯德林·罗斯 – 工程(曲目1、2、5、12)、鼓乐(曲目1–3、5、8、11、12)
- 萨姆·斯图尔特 – 工程(曲目1、2、5、12)、原音乐结他(曲目1)、电结他(曲目1–3、5、9、12)
- 奥斯汀·希利– 工程协助(曲目1–4、6、7、10–12)
- 瑞安·林维尔 – 电贝斯(曲目1、5、10、11);工程、色士风(曲目6、7、10);原音乐结他、穆格、合成器(曲目7、10);和声(曲目7)
- 马克·“尖头”·斯滕特 – 混音(曲目1、2、5、9、11)
- 马特·沃拉赫 – 混音工程协助(曲目1、2、5、9、11)
- 丹·维亚弗雷 – 工程(曲目2、3、11、12)
- 麦可·哈里斯 – 工程(曲目3)
- 克里斯·卡西奇 – 工程(曲目3、4、7)
- 班杰明·罗曼斯 – 钢琴(曲目3、7)
- 保罗·卡特赖特 – 小提琴、中提琴(曲目3、12)
- 塞尔邦·加纳 – 混音(曲目3、6、7)
- 布莱斯·博尔登 – 混音工程协助(曲目3、6、7)
- 丹尼·佩雷斯 – 工程(曲目4、6)
- 查普尔·罗恩 – 和声(曲目4)
- 米奇·麦卡锡 – 混音(曲目4、10、12)
- 埃里克·塞尔纳 – 电结他(曲目5)
- 亚历山大23 – 工程、滑音管吉他、鼓乐、合成器、电贝斯、和声(曲目8)
- 伊恩·柯克派屈克 – 工程、合成器、鼓乐编程(曲目8)
- 加勒特·雷 – 鼓乐(曲目9)
- 德里克·斯坦因 – 大提琴(曲目12)
- 兰迪·美林 – 母带处理
包装
- 拉里萨·霍夫曼 – 摄影
- 克里斯多福·西蒙兹 – 创意指导
- 黛西·查尔方特 – 美术指导
- 格雷格·杰克逊 – 美术指导
- 丹妮尔·戈德堡 – 服装
- 克莱顿·霍金斯 – 发型
- 梅丽莎·埃尔南德斯 – 化妆
- 阮翠 – 指甲
Remove ads
榜单排名
Remove ads
认证
发行历史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