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saṃyojana巴利語saṃyojanasaññojana),又譯為結使結纏,佛教術語,是指一個人內心意識中潛在的煩惱,它會產生障礙,將人綑綁在輪迴中,妨礙一個人得到解脫,帶來痛苦。斬斷結縛,就可以進入涅槃。因結縛而出生的五種最主要的障礙,被稱為五蓋

在佛經中,結縛有數種不同的分類說法,有二結、三結、四結、五結、九結、十結等。

語義

結,即繩結,有纏繞、集結的意思[1],為煩惱的異名。煩惱如繩結一般令無明有情眾生的身心受到繫縛,不得解脫,或說煩惱能令眾生集結苦果,故稱為「結」[2][3]

已證阿羅漢果者斷盡所有的有漏之法,不再有結使。斷除所有結縛,即證阿羅漢果。[4]

類似字義

結與的字義接近,同被當為煩惱之一,常被當成同義字。被結所繫縛梵語bandhana),無法解脫,稱為結縛(saṃyojana-bandhana)。

《相應部》〈23經〉〈結縛經〉中,有結縛一詞,在巴利文中為jaṭā,又譯為縛,有束縛之意。在《雜阿含經》中,被譯為纏結[5]。這個名詞,字面上又有編頭髮的意思在,因此《別譯雜阿含經》譯為結髮[6]

主要分類

綜合來說,主要的結縛有十種,前五個稱五下分結[7],後五個稱五上分結[8]

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

主要依四向四果的果位修行需斷煩惱次第來區分。

身見戒取(三結),證得初果須陀洹
身見戒取(三結),並淡薄貪欲瞋恚,證得二果斯陀含
斷盡五下分結,證得三果阿那含
斷盡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證得四果阿羅漢
  • 五下分結:
包含身見戒取(三結),加上貪欲瞋恚。又稱五順下分結,下分是欲界的意思,這五結都是欲界煩惱,因此被稱為五下分結。
斷除五下分結,就得證聲聞三果阿那含,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
  • 五上分結:
包含色界愛無色界愛掉舉無明。又名五順上分結,上分是指色界與無色界,這五結的煩惱分屬色界與無色界,因此稱五上分結。
斷除五順上分結,證阿羅漢果。

五利使與五鈍使

五利使與五鈍使合稱十使,為佛法修行中會碰到的煩腦或錯誤見解

  • 五利使:又名五見、五惡見,和五下分結相似,五利使結包括:
    • 身見:眾生執着於身體爲我有,產生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的四種煩惱心。
    • 邊見:有了我見,則會產生斷見或常見二類邊見;斷見又名斷滅見,謂認為眾生死後消散殆盡,無有所遺;常見謂認為眾生死後,會和前世相續,人的來世仍爲人,永遠不變。
    • 邪見:不信因果,不信佛法僧三寶
    • 見取見:認為有漏法可以帶來解脫和快樂,更甚者修有漏法卻未證言證,妄執自己已取得聖果。
    • 戒禁取見(戒禁見):外道執取錯誤的戒律禁忌,認為以此苦修可以滅苦解脫。
  • 五鈍使:和五上分結相似,包括:
    • :指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欲境,或者是與五塵對應的財、色、名、食、睡五欲,生起執着貪愛的妄心。
    • (或瞋):對違背我所貪愛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惱恨心。
    • :無明,對善業、惡業不能分辨,痴心糊塗,造諸惡業。
    • :吾我貢高,驕傲自滿,輕慢他人。
    • :對佛法僧三寶懷疑不信,妄生煩惱,造諸惡業。

其他分類

二結

(慳貪悋懎)、(嫉妒)

三結

三結,又稱三種結[9]、三縛結[10][11],指的是包括身見戒禁取見疑見等三種的煩惱[12]。在解脫道的修證上,於成就初果須陀洹前所要修斷的三種見所斷(即所謂見道所斷)煩惱。

四結

欲結、瞋結、癡結、利養結。

四身結、四縛:貪嫉身結、瞋恚身結、戒取身結、貪著是實取身結。

九結

無明、慢、疑、見、取、嫉、慳,合稱九結[13][14][15]

十結

法集論》提出十結,即欲貪,色貪,無色貪,瞋恚,無明,慢,疑,身見,戒禁取,掉舉,[16]

四種沙門、解脫果與結使

佛陀特別指出有四種真正的沙門─出家人,於結使皆有少分及多分的斷除:

參考條目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