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丁啓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丁啓濬(1569年—1636年),又名丁啓浚,字亨文,號哲初,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籍德化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生平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鄉試舉人,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三甲十九名進士,工部觀政,六月授湖廣寶慶府推官,二十二年同考浙江鄉試,二十七年丁憂歸。二十九年補杭州府推官,三十年擔任戶部主事,三十二年調吏部主事,本年升員外郎,三十三年告病。三十六年補稽勳司員外郎,三十七年養病。四十年正月起補考功員外郎,三月升驗封司郎中,丁憂。四十三年起文選司郎中,四十四年七月升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四十五年二月奉使魯王府,四月以科道糾拾調任南京。
天啓元年(1621年)四月起為南京太僕寺卿管少卿事[1],三年四月調任北太僕寺卿、管西路驗烙少卿事,四年正月引病告歸。六年十二月起補南京太僕寺卿,七年升太常寺卿。
崇禎即位,七年(1627年)十二月晉升為刑部右侍郎,次年轉左侍郎,當時並無人擔任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所以啟濬兼理兩官之事。當時禮部尚書溫體仁因為私怨彈劾浙黨,司法官員沒人敢去寫判決書,啟濬自告奮勇,寫得公公正正,折服了溫體仁。
崇禎年間,皇帝整治閹黨,啟濬因為周起元、周順昌等十三位大臣被太監李實陷害枉死,彈劾李實,並認為應該將李實斬首。而後溫體仁拜相,啟濬只好告病回家,崇禎九年,年六十八去世。追贈刑部尚書。[2][3]。
在臺灣民間信仰中,被尊為丁府八千歲,雲嘉地區多有奉祀。相傳曾在雲林口湖下崙弭平瘟疫,因此鄉民建造下崙福安宮加以奉祀。[4]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丁懌,封工部主事。祖父丁自申,進士,官順慶知府。父丁白,生員。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