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孔玉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孔玉刀
Remove ads

七孔玉刀,或稱夏七孔玉刀七孔大玉刀夏代玉器,1975年出土於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現藏於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玉刀長65厘米,寬9.5厘米,最厚處0.4厘米,是二里頭遺址出土玉器中最大的[1]。刀背處鑽有七孔,並有鋒利的刃部。玉刀的用途有多種說法,可能是禮器刑具[2]2013年8月19日,七孔玉刀被國家文物局收錄到公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中,屬於禁止出境展覽文物[3]

事实速览 七孔玉刀, 時代 ...

形制紋飾

七孔玉刀的玉料呈墨綠色,局部有黃色。刀體扁平,呈肩窄刃寬的寬長梯形,兩側有對稱的凸齒,近肩處有排成一直線的七個圓穿。玉刀兩面飾紋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線陰紋組成網狀和幾何紋圖。[4]七孔玉刀的造型源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多孔石刀,類似的玉刀還發現過多枚,但形制稍短,刀背鑽三孔或五孔,時代有早於二里頭時期的,也有與二里頭同時的。[5]

用途

玉刀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夏時期仍有製造,到西周已經消失。[4]七孔玉刀的用途仍不確定,可能是象徵權威和地位的禮器。玉刀上的局部黃色沁被認為是血液長期滲透的結果,而玉刀因為質地很脆,並不能用作武器,因此推測曾作為殺人的刑具使用。[2]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