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博物館
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博物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博物館位於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是上海最大的一所綜合性古代藝術博物館。館內藏品數量達102餘萬件(包括珍貴文物14.5餘萬件),涵蓋三十多個門類,其中青銅器、陶瓷和書畫是最為突出的。
歷史
上海博物館於1950年籌建,1952年12月正式開放。當時展館設在原上海跑馬廳[2],後遷至河南路原中匯銀行大廈。當時的大部分展品主要來自在內戰中繳獲的戰利品、海關扣留的文物以及私人捐贈文物。1958年,上海博物館設立文物修復工場。[3]
1993年在當時馬承源和汪慶正館長的多方努力下,新館舍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開工。[2]
1996年10月12日新館正式開館[2]。其建築造型源自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世界觀。一位大英博物館的董事曾稱其為「本世紀最後的絕唱」。2008年3月10日,上海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4]
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102萬餘件。[5]
2022年3月10日,上海博物館因新冠疫情實行臨時閉館[6]。
2023年9月4日起,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的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中國古代陶瓷館、中國歷代印章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貨幣館將進行閉館調整。10月9日起,人民廣場館將閉館進行展廳調整。[7]12月10日,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舍重新對外開放。[8]
Remove ads
展覽

上海博物館設有十四個專館,其中位於新開放的東館的展覽有十二個,為「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中國古代陶瓷館」、「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海上書畫館」、「中國歷代璽印篆刻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貨幣館」、「陶瓷與中外交流專題館」、「趙朴初書法藝術館」與「詩心造物——江南工藝的世界」,人民廣場館則只有兩個展館,為「中國明清家居館」、「少數民族工藝館」。另外還有三個展覽廳不定期引進和展出海內外博物館和文物收藏機構收藏的珍貴文物和各類藝術品。[9]
中國古代青銅館位於一層,展室面積1200平方米。館內以深墨綠色為主色調,木質展櫃古樸典雅。其中陳列了400餘件精美青銅器,完整反映了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的發展史。館藏青銅器,以江南幾大名家的傳世精品為主。其中不乏國寶級珍品,有「大克鼎」、「犧尊」、「商鞅方升」、「子仲姜盤」、「晉侯穌鍾」、「『見日之光』透光鏡」等。
中國古代雕塑館位於一層,展室面積640平方米。以金、紅、黑三色為主色調,其蓮瓣形隔牆,佛龕形壁櫥,露置式陳列,使人有徜徉於石窟寺的特殊感受。展廳中陳列着上起戰國、下至明代的120餘件展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佛像雕塑。 中國古代陶瓷館位於二層,展室面積1300平方米。以綠色為基調。館中陳列着歷代陶瓷精品500餘件。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陶瓷極為豐富,從新石器時代的陶製產品,再到唐三彩以及北宋汝窯等精品名瓷,均在陶瓷館內展出。
中國歷代書法館位於三層,書法收藏豐富,展出了包括黃庭堅、高閒、宋高宗、唐伯虎、董其昌等名家之作。中國歷代繪畫館也位於三層,其展出從北宋以來之間的名家名作,包括王詵、吳炳、趙孟頫、沈周等人的作品。「海上書畫館」則是自2021年以來開設的新館,該館主要聚焦於海上畫派的歷史,對上海書畫溯源,讓觀眾了解上海書畫歷史。該館準備了數套書畫方案以備輪換,每半年更換一次,以保護書畫。
中國歷代璽印篆刻館是中國第一個印章專題陳列館,藏品約15000件,其藏品大多來自於全國各地的收藏家捐贈,因此其收藏精品集中,在國內外首屈一指。
中國古代玉器館位於四層,其收藏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明清精品玉器。展出的玉器包括新石器時代的玉雕、祭品、玉佩,還有插屏、玉山子、配飾、扳指及仿古青銅器造型的器物,文房用玉如筆洗、筆筒、硯滴、印章等,實用器皿如碗、盤、杯、鼻煙壺等。
中國明清家具館則集中了王世襄和陳夢家兩大收藏家的家具收藏精華,展廳面積700平方米,展出明清時代中國家具精品100多件,同時還復原了明清時代的廳堂與書房以再現古代家具的使用場景。
Remove ads
收藏
上海博物館以其豐富而精美的青銅器收藏聞名於世。其中最為著名的器物之一是西周時期的大克鼎,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其銘文長達兩百九十餘字,詳細記載了西周時期,周王冊命大臣的經過與讚頌,其藝術價值與史料價值不菲。其收藏的精品還包括亞夫方罍、八牛貯貝器、獸面紋龍流盉、子仲姜盤、晉侯穌編鐘、齊侯匜、見日之光銅鏡等。
-
子仲姜盤
上海博物館的書畫收藏超過一萬件,年代從唐宋至近現代,較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書畫的發展歷程。書法方面,館藏有歐陽詢、蘇軾、黃庭堅、趙孟頫等名家作品,展現了不同時期的風格。繪畫部分,既有宋代馬遠、夏圭等院體作品,也有元代倪瓚、黃公望的文人山水,明代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代表人物的創作,以及清代八大山人、石濤等畫家的作品。博物館設有專門實行定期輪換展出,每次約七、八十件,以兼顧文物保護和觀眾觀賞需求。這些藏品不僅為研究中國書畫史提供了重要資料,也使觀眾能夠在不同作品的對比中理解傳統藝術的演變脈絡。
Remove ads
除青銅器與書畫作品外,還包括陶瓷、玉器、錢幣、雕塑、家具、少數民族工藝品和印章等重要收藏。
-
玉錐形器
-
聶氏義邑六十餘人造四面石像
-
唐 石獅像
-
環形玉佩
-
磁州窯瓷枕
-
北宋 汝窯青瓷
交通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