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

上海地鐵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
Remove ads

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為上海市西部的南北向徑向線,由寶山區的顧村公園站連通至閔行區的紫竹高新區站。本線路具備最高等GoA4級自動駕駛功能,也是上海市一次性開通里程最長的線路。15號線的標誌色為  C25 M30 Y45 K10 [1]

事实速览 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 概覽 ...
Remove ads

概覽

在最初的建設規劃中,15號線由陳太路站~閔行區的江川路站,線路全長40.1km,全部為地下線。共設28座車站,平均站間距 1478m。設陳太路停車場和澄江路車輛段。而實際線路起自城市西北部的顧村公園,沿祁連山路—連亮路—桃浦西路—大渡河路—古北路—古羊路—桂林路—老滬閔路—景洪路—銀都路—蓮花南路走行,止於城市西南部的紫竹高新區站,全長約42.3km,途經寶山區、普陀區、長寧區、徐匯區、閔行區等5個行政區,均為地下線,共設 30 座地下車站,平均站間距1.44km。工程估算總額476.83億元,技術經濟指標11.27億元/正線公里。全線土建工程於2015年10月開工,2021年1月23日開通初期運營[2]。相比原規劃,起終點和線路長度變化,線路北端起點由陳太路站調整至陸翔路鏡泊湖路口,南端終點由江川路站調整至蓮花南路東川路口。部分地段線路走向調整,陳太路走向調整為祁連山路走向;婁山關路—瑪瑙路—紅松路走向調整為古北路—古羊路走向;老滬閔路—銀都路走向調整為景洪路—銀都路走向;上海南站線路走向調整為柳州路—石龍路走向。車站數量由建設規劃中的28座車站調整為工可方案中30座車站,共增設4站,取消2站。車輛基地選址由虹梅南路西側、澄江路以南地塊選址移至都莊路西側、元江路北側、都會路東側、橫沙河南側合圍的地塊內。主變由2座調整至3座。

南延伸段起於紫竹高新區站,終於望園路站,長約10.26公里,均為地下線,計劃2027年12月通車[3]

Remove ads

車輛

15號線列車採用A型車6節編組,設計時速80 km/h,為VVVF交流傳動,設計壽命30年。

更多信息 名稱, 製造商 ...

15A01型電動客車

Thumb
15A01型電動客車車頭區域
  • 代號:15A01
  • 列車外觀設計:法國MBD公司[4]
  • 製造商: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中車長春軌道客車
  • 外觀:內藏門梯形車,不設駕駛室和駕駛室側門(乘客可直接在車內看到前後方的軌道),以黑、白色為主色調,車身兩邊各有一條金色飾帶,車頭逃生門上塗有金色紡錘形色塊。
  • 車體材料:鋁合金
  • 長度:140米
  • 寬度:3米
  • 編組: 6節A型編組(4M2T)
  • 供電方式:架空接觸網受電 DC 1500V
  • 牽引電動機:Alstom-XAYEE制 4ECA 2120 M
  • 控制裝置:Alstom-SATEE制「OptONIX 1500」 IGBT-VVVF 交流傳動(使用新版調製程序)
  • 最高速度:80 km/h

車站一覽

換乘站

未來換乘站

車站列表

更多信息 階段, 站名 ...
  1. 相對於列車行駛方向而言。
  2. 預留車站。
Remove ads

沿革

Thumb
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線路圖
  • 2011年12月28日(祁華路停車場—南大路段)專項規劃(調整)公示[5]
  • 2013年8月13日 工程報建[6]
  • 2014年6月23日 專項規劃(草案)公示[7]
  • 2014年7月8日 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示[8]
  • 2014年9月12日 (錦秋路站—顧村公園站)專項規劃方案補充公示[9]
  • 2014年10月16日 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10]
  • 2015年2月17日 南段車輛基地選址專項規劃調整[11]
  • 2015年3月20日 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批前公示[12]
  • 2015年4月24日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受理環境影響報告書
  • 2015年5月8日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批覆環境影響報告書
  • 2015年6月15日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3]
  • 2016年8月28日 古浪路站正式開工,為全線第一個開工的車站
  • 2019年12月20日 首列車抵達陳太路基地[14]
  • 2019年12月29日 全線區間貫通[15]
  • 2020年6月19日 全線長軌貫通[16]
  • 2021年1月23日 除桂林路站之外所有29座車站開通初期運營[17]
  • 2021年5月29日 列車將在桂林路站停車進行開關門測試,但乘客不能下車,也不能與9號線換乘
  • 2021年6月27日 桂林路站開通運營
  • 2021年12月30日 調整小交路為古浪路站雙柏路站
  • 2023年6月9日 南延伸段選線專項規劃公示[18]
  • 2023年9月19日 南延伸段環境影響評價公示[19]
  • 2023年10月18日 南延伸段環境影響評價報批前公示[19]
  • 2023年10月31日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受理南延伸段環境影響報告書[20]
  • 2023年12月1日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批覆南延伸段環境影響報告書[21][22]
  • 2023年12月24日 南延伸段開工建設
  • 2024年9月21日 華涇西站更名為景洪路站[23]
Remove ads

爭議

換乘問題

在方案公示階段,該線長寧閔行段由換乘便利的婁山關路-伊犁路-紅松東路方案更改為工程難度低但犧牲換乘功能的古北路-古羊路方案,而寶山段則因實施條件差放棄了原定的終點站祁華路站,而是以錦秋路站替代,使得線路無法與7號線換乘。市民就該線路的換乘站設置問題建議較集中,特別是婁山關路站(工程名天山路站)無法與2號線換乘(實際上該站在設計初期便有預留換乘通道,只是工程名與既有站不同)。另外,也有不少市民反映該線無法與10號線伊犁路站換乘。規劃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並未敲定換乘方案,公示結束後將進一步優化修改,不排除對部分車站位置調整。」最終方案將綜合考慮,權衡可實施性與居民出行便捷[24]

在2014年9月12日公示的方案中,與7號線的換乘問題通過由原來的終點站錦秋路站通過延伸一站至顧村公園站得以解決。根據上海市隧道股份微信公眾號2018年12月10日對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調研該公司在建工程的報道中,提及未來天山路站是本線路與2號線的換乘樞紐[25],最終天山路站定名為婁山關路站,並與2號線實現虛擬換乘[26],而站內的換乘通道則通過改造兩線路車站間商場地下室實現,已於2024年12月31日開通。而紅寶石路站(工程名古北路站)至10號線伊犁路站的換乘通道則由於工程難度過大而被取消,兩線間無法實現相互換乘,對乘客出行造成有一定的困難。

Remove ads

運營事故

積水限速

2021年5月20日,根據官方通報,由於婁山關路站至華東理工大學站區間積水,上海地鐵15號線限速運行,預計延遲25分鐘以上,並於11點37分啟動軌道交通藍色預警[27]。受影響的乘客可獲取致歉信。運營恢復正常後,藍色預警撤銷。

「1·22」祁安路站乘客傷亡事故

2022年1月22日,一名乘客在祁安路站因故身亡。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