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地鐵

中国上海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地铁
Remove ads

上海地鐵,亦稱上海軌道交通,是服務於上海市江蘇省蘇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系統[e]。截至2024年11月30日,上海地鐵已開通運營20條線路、510座車站[b],運營里程837公里[c][11][f],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前,上海地鐵每日客流平均在一千萬人次以上,2019年全路網客運量38.8億人次[3];歷史最高單日客流1339.7萬人次。[1] 上海地鐵是上海市民市內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

事实速览 上海地鐵, 概要 ...

軌道交通1號線於1993年5月28日正式運營,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個開通的城市軌交系統(晚於北京天津)。至2018年,上海地鐵的軌道交通系統在上海市16個行政區中的14個提供運營服務(除金山區崇明區),其中軌道交通11號線延伸到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a],使得上海地鐵成為中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上海地鐵變遷圖[需要更新]

背景

1950年上海大轟炸期間,有蘇聯專家正在上海訪問,他們向上海市城市規劃研究委員會建議上海應該修建地下鐵道,平時作為交通基礎設施,戰時作為防空洞。1953年,蘇聯城市規劃專家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幹部李干成秘密討論地下鐵道規劃,用鉛筆畫出東西和南北的兩條地鐵線,它們分別是上海地鐵一號線上海地鐵二號線的雛形。[12]

1960年,上海成立隧道工程局,為了嘗試如何建造地鐵,有關部門在浦東塘橋做了直徑4.2米的盾構,而且推了100多米的隧道。當局又決定在衡山公園進行地鐵隧道和地鐵站試驗,這一實驗被命名為60工程,而且完全保密。不過上海首條地鐵上海地鐵1號線直到1990年才全面開工。[12]

1993年-2001年

2002年-2009年

Remove ads

2010年-2014年

2010年2月24日,2號線龍陽路站廣蘭路站延伸段(東延伸段)通車[26],其中張江高科站啟用新建的地下車站,原張江高科站停用,改作培訓基地。3月16日,2號線徐涇東站淞虹路站延伸段(西西延伸段)通車[26](其中虹橋火車站站暫不開通)。3月29日,11號線嘉定新城站安亭站開通(其中昌吉東路站暫不開通)。4月7日,9號線楊高中路站開通,徐家匯站站內換乘通道開通。4月8日,2號線廣蘭路站浦東國際機場站延伸段(東延伸段)通車[26]。4月10日,10號線新江灣城站航中路站段通車(其中龍溪路站—航中路站為支線段)[26],其主線龍溪路站虹橋火車站站暫不開通。上海地鐵總里程達到當時的世界第一[27]

2010年4月20日,7號線後灘站開通。當日13號線作為世博園區配套,隨預展啟動,世博段(馬當路站世博大道站)於同日投入試運營[28](世博會期間此段線路不納入軌道交通運營網絡,2010年11月1日末班車後運營暫停)。7月1日,隨着虹橋火車站的啟用和滬寧高鐵的開通,2號線虹橋火車站站開通運營。11月30日,10號線主線龍溪路站虹橋火車站站開通試運營[26],採用「Y」型交路的特殊運行方式。龍溪路為「Y」型交叉點,同時運營結束時間由19:30延長至22:00。12月28日,7號線上海大學站美蘭湖站延伸段(北延伸段)開通試運營[26](其中祁華路站劉行站潘廣路站暫不開通)。宜山路站3號線至4號線的站內換乘通道開通。

2011年4月12日,6號線、8號線濟陽路站開通。[29]4月26日,11號線昌吉東路站開通。[29]5月7日,6號線、8號線濟陽路站正式更名為東方體育中心站[30]。6月30日,7號線潘廣路站劉行站開通[29]

2012年9月28日,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原名周家渡站)通車。10月21日,3號線、8號線虹口足球場站換乘通道建成開通。12月24日,7號線船廠路站更名為龍華中路站[31]。12月30日,9號線三期南段松江新城站松江南站站與13號線一期西段金運路站金沙江路站建成通車(其中13號線的祁連山南路站大渡河路站暫不開通)。

2013年6月15日,13號線祁連山南路站開通[32]。8月31日,11號線二期江蘇路站羅山路站開通(其中康恆路站暫不開通)[33];8號線航天博物館站更名為沈杜公路站。10月16日,11號線花橋段(安亭站花橋站)開通[34],在崑山市境內開放兆豐路站光明路站花橋站,成為全國首個跨省市地鐵。12月29日12號線天潼路站金海路站[35]16號線羅山路站滴水湖站段開通試運營[35]

2014年5月10日,12號線天潼路站曲阜路站開通[36]。7月22日,7號線祁華路站開通[37]。11月1日,13號線大渡河路站開通[38]。12月28日,13號線金沙江路站長壽路站[39]與16號線羅山路站龍陽路站開通試運營[39]

Remove ads

2015年-2021年

2015年12月19日,共有3條地鐵線路分段宣告通車。11號線羅山路站康新公路站開通[40]。12號線曲阜路站七莘路站開通[40]。13號線長壽路站世博大道站開通,其中既有的世博段(馬當路站世博大道站)運營恢復[40]

2016年1月1日,崑山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接管11號線花橋段運營工作。4月26日,11號線康新公路站迪士尼站開通[41]

2017年12月30日,9號線楊高中路站曹路站[42][43]17號線虹橋火車站站東方綠舟站開通試運營[42][43]

2018年3月31日,浦江線沈杜公路站匯臻路站開通[44]。12月30日,5號線東川路站奉賢新城站[45]與13號線世博大道站張江路站開通試運營[45]

2020年8月25日,11號線陳翔公路站開通。12月26日,10號線二期新江灣城站基隆路站開通。於同一日18號線一期南段航頭站御橋站開通初期運營[46]

2021年1月23日,15號線顧村公園站紫竹高新區站開通初期運營(其中桂林路站因施工進度緩慢影響而暫緩開通)[47]。6月27日,未能隨15號線其餘車站一同開通的桂林路站正式啟用運營。12月30日,14號線封浜站桂橋路站開通初期運營(其中龍居路站因出入口拆遷難題影響而暫緩開通)。於同一日18號線一期北段御橋站長江南路站開通初期運營[48]

Remove ads

2022年

2022年3月,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地鐵方面開始實施封站停運措施。2月14日中午12時起至7月3日,由於蘇州市發生本土疫情,上海地鐵暫停11號線崑山段(花橋站光明路站兆豐路站)的跨省運營[49]。3月23日至5月31日,對於疫情較為嚴重的嘉定江橋地區,暫停13號線金運路站金沙江西路站和14號線封浜站樂秀路站臨洮路站嘉怡路站運營服務[50]。由於上海整體疫情的進一步加重,為配合上海市疫情防控「鴛鴦封城」措施,上海地鐵亦採取「鴛鴦」運營模式,3月28日至31日,暫停上海黃浦江以東、以南範圍以內所有軌道交通車站運營[51]。4月1日,短暫恢復浦東部分線路運營[52]。4月2日至5月10日13時,恢復6和16號線運營,暫停所有浦西地區以及浦東、浦南地區部分軌道交通車站運營[53]。由於浦東新區疫情進一步惡化,上海地鐵對6號線五蓮路站德平路站[54]北洋涇路站[55]和16號線惠南站惠南東站再一次實施封站停運措施。5月10日13時至21日,6號線和16號線全線實施封站停運,標誌着上海地鐵全網暫停運營[56]

2022年5月22日,3號線、6號線、10號線和16號線恢復運營[57]

2022年6月1日,上海軌道交通全網絡20條線均恢復基本運行,2號線(西西延伸段)徐涇東站虹橋火車站站虹橋2號航站樓站和11號線上海賽車場站暫停運營[58]

2022年7月4日,2號線(西西延伸段)徐涇東站虹橋火車站站虹橋2號航站樓站和11號線崑山段花橋站光明路站兆豐路站恢復運營,上海地鐵全網其他所有車站均提供正常運營服務[59]

2022年10月起,上海地鐵開始對舊車站加裝自動扶梯,並對閘機和站外無障礙坡道進行改造。[60]

2022年12月12日,11號線上海賽車場站恢復運營。

Remove ads

2023年至今

2023年6月24日,上海地鐵隨蘇州地鐵11號線開通初期運營而實現和蘇州地鐵通過蘇e行Metro大都會進行無感換乘。[61]

2024年9月28日,11號線康恆路站開通[62]。11月30日,17號線東方綠舟站-西岑站延伸段開通[11]

Remove ads

路線

運營線路圖

上海地鐵現時有20條路線,運營總長約837公里,有510座車站。

大部分地鐵路線服務時間由早上5:00到晚上23:00左右(在世博會期間,世博專線運營時間與世博園區同步,為9點至24點)。當到一些大型節日,如春節,在上海火車站人民廣場站等大型車站都會派出更多員工去疏導乘客及協助乘客之乘車問題,或者在鐵路樞紐站點增投夜班或者備用列車。但是,如遇客流超過車站自身的接待能力或遇重大節日時,就會採取一些限流措施,諸如只出站不進站或者列車過站、跳站等等(例如國慶節期間南京東路站實行下午起封站至運營結束)。自2017年起,部分線路、區間在周五、周六和節假日延長運營時間至次日00:00前後。

Thumb
運營線路圖
更多信息 線路名稱, 首段開通日期 ...
注釋
  1. 不包括預留車站開通日期。
  2. 不含3號線「共線營運」路段9站。
  3. 不含3號線「共線營運」路段11.566km。
  4. 崑山段(花橋至兆豐路)由崑山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全權負責站點管理。
  5. 龍居路站未開通不計入。
  6. 16A01型列車由兩輛3A編組列車重聯組成。
Remove ads

車站

換乘站

上海地鐵現有換乘站86個,其中四線換乘3座,三線換乘15座,兩線換乘68座。

更多信息 車站, 線路1 ...

現在仍有部分站點需要出站換乘。使用上海公共交通卡交通聯合卡、微信支付寶乘車碼、上海公共交通二維碼、隨申碼或Metro大都會APP的乘客可以在30分鐘內出站換乘,里程累計,持單程票的乘客不可在此進行里程累計換乘,需出站後重新購票。

  • 1-34 上海火車站:3號線和4號線共線,站內換乘;1號線與3/4號線車站間使用上海公共運輸卡可以在30分鐘內出站轉乘,里程累計,持單程票的乘客不可在此進行里程累計轉乘,需出站後重新購票,需待換乘通道建設完成才可進行站內轉乘。
  • 2-12-13 南京西路:實施累計里程出站換乘,需待換乘通道建設完成才可進行站內轉乘。
  • 3411-14 曹楊路: 3號線和4號線共線,與11號線為站內換乘;3/4/11號線與14號線車站間為出站換乘。
  • 7-13 長清路:實施累計里程出站換乘,需待換乘通道建設完成才可進行站內轉乘。

上海地鐵部分車站被標識為出站換乘車站,實際無連續計費,不存在換乘功能。

  • 2-14 浦東南路:名義上為出站換乘站,實際無法換乘,待19號線建成後即可站內換乘。
  • 2-17 國家會展中心:名義上為出站換乘站,實際無法換乘,待13號線西延伸建成後即可站內換乘。

以下為曾經只能出站換乘的站點:

  • 徐家匯:曾因換乘通道暫未完工而實施累計里程出站換乘,自2010年4月7日起實現站內不經過閘機換乘。
  • 宜山路:曾因換乘通道暫未完工,3號線和9號線使用臨時換乘通道進行站內換乘,4號線與3/9號線車站間實施累計里程出站換乘,自2010年12月28日起,3、4、9三條線路實現互相站內不經過閘機換乘。
  • 虹口足球場:曾因換乘通道暫未完工而實施累計里程出站換乘,自2012年10月21日起實現站內不經過閘機換乘[63]
  • 陝西南路:曾因1號線與10號線車站不相連而實施累計里程出站換乘,自12號線西段開通後,2015年12月19日起,陝西南路站1、10、12三條線路實現互相站內不經過閘機換乘。
  • 龍華:曾因換乘通道暫未完工而實施累計里程出站換乘,自2018年12月30日起實現站內不經過閘機換乘[45]
  • 婁山關路:曾因換乘通道暫未完工而實施累計里程出站換乘,自2024年12月31日起實現站內不經過閘機換乘。

特殊案例:

  • 龍陽路:因換乘通道過於狹小,同時開放累計里程出閘機換乘和站內不經過閘機換乘。
  • 虹橋2號航站樓:因等待列車換乘需時,也同時開放累計里程出閘機換乘和站內不經過閘機換乘。

此外在上海南站可換乘金山線[65]龍陽路站和浦東1號2號航站樓站可換乘磁懸浮。松江大學城站和松江體育中心站可轉乘松江有軌電車[66]花橋站可轉乘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67]部分車站(如中春路站景洪路站等)可轉乘市域鐵路

票務

Thumb
上海地鐵驗票閘門
Thumb
現時所有閘機均支持二維碼掃碼進站。圖為淞虹路站閘機加裝的二維碼掃描區。

目前上海地鐵大部分線路的票價標準自2005年底起實行,0-6公里3元,6-16公里4元,16-26公里5元,以後每10公里加收一元,上不封頂,任意兩站間票價按最短路徑計算。乘客可使用單程票、交通卡、二維碼、日票、磁浮地鐵一票通等票種進站。其中,單程票不可適用於出站換乘。此外,如進出站間隔超過4個小時,需加收3元超時費。

而自2024年及以後開通的軌道快線(包括22號線以及未來更多快線,而先前開通的16、17號線則不採用此規則)則採取另一種計費規則,按每公里0.37元的單價計費,若不涉及與普線間的換乘則不滿4元的區間均按照4元收費,若涉及換乘則快線部分按原價收費,而總價則是快線部分和普線部分分別計算並最後疊加。

在2020年12月26日前,乘客如果僅乘坐5號線莘莊站 - 東川路站 - 閔行開發區站的既有區段,票價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優惠1元,至2020年12月26日恢復執行全網絡統一票價。

逃票者

上海地鐵每天流量超過一千萬人次,逃票現象每日也常有發生,每日的逃票比例占到總客流量的0.16%左右[68]。在上海地鐵系統(1-18號線、浦江線)逃票會最高處以6倍票款的罰款[69]

上海地鐵一直與派出所(包括公安民警、保安、協警)合作嚴厲打擊地鐵逃票行為。2012年,上海地鐵查獲逃票總人數202,457人次,補票及加收金額472,898元。[70]2013年6月3日起地鐵運營方宣布所有逃票者將被記入個人信用信息系統,可能導致其今後在貸款申請、求職等方面遇阻。[71]但實際執行中地鐵執法人員僅對拒不補票者採取上述措施;而在部分常發生逃票現象的車站也將驗票閘機由原先的三杆式換為門式閘機[72][73],而現如今門式閘機已經推廣到了全網的大多數車站。

乘坐方式

Thumb
地鐵站周圍道路的指路牌

凡是有上海地鐵車站的道路均有相應線路地鐵站指路牌。

售票

乘客進站後到自動售票機購票,部分車站(如人民廣場站、上海火車站站等)有人工售票。乘客可利用自動售票機購票,在觸摸屏上點擊要到達的線路,然後點擊該線路的目的地車站,然後根據提示選擇要購票的張數,放入相應金額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支付費用,足額後將吐出相應數量單程票卡。部分設備有找零功能。(自動售票機分為「只收硬幣」和「硬幣紙幣均收」兩種機器,只收硬幣機收取1元和5角人民幣,硬幣紙幣均收機收取 5、10、20、50元紙幣 1、0.5元硬幣,會找零。)

所有車站配有上海公共交通卡自助充值機,其中部分支持售卡和退卡操作。乘客同樣可以選擇購買公共交通卡出行。

2018年1月20日起,乘客可以通過Metro大都會APP進站[74]。自2018年12月1日地鐵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項目啟動以來,乘客可以使用上海地鐵的Metro大都會APP乘坐長三角以及青島、蘭州、北京、廣州、重慶、天津、呼和浩特、武漢等19個省市的地鐵。乘客也可以使用19個省市的地鐵APP乘坐上海地鐵[75][76]

自2022年9月28日,除了使用Metro大都會APP外,上海地鐵支持使用微信、支付寶刷碼乘車。Metro大都會、微信、支付寶的上海地鐵二維碼均集成了健康碼、場所碼、乘車碼的功能[77]

自2022年12月3日,隨申碼、乘車碼實現對上海公交、地鐵、輪渡的全覆蓋,乘客可使用隨申行App、隨申辦App、上海交通卡App等渠道的「隨申碼」、「乘車碼」,在上海全線軌道交通(含磁懸浮)、地面公交、輪渡(含三島客運)等公共交通工具實現「刷碼」通行,並享受公交與軌道交通(不含磁懸浮)間換乘優惠[78]

2025年6月28日起,上海地鐵全網試點刷銀行卡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刷卡過閘。[79]

退票和免收費規則

僅限乘客持有當日當站未使用車票,可在服務中心退票。遇列車故障15分鐘以上也可以辦理退票,並可在官網、微信(WeChat)公眾號及大都會app上下載致歉信。

2020年5月,乘客可免費帶領兩名身高1.3米以下兒童乘坐地鐵。[80]

2023年11月起,乘客臨時有需求在短時間進出同一站點時,10分鐘內可至車站服務中心進行人工免收費處理。[81]

閘機

Thumb
保通卡閘機通道

上海地鐵目前所有新建車站均使用門式閘機,舊車站曾使用三杆閘機(其中一些車站在普通閘機旁邊配有大型翼式閘機),部分舊車站也已經改造採用了新式閘機。閘機採用右手持票原則(部分舊閘機的推杆活動部分在左側),進站時,乘客右手持票卡或使用二維碼在閘機感應器上檢票方可等待開門(或推杆)進站,出站時老式單程票卡插入閘機由投票口回收後方可等待開門(或推杆)出站,交通卡和日票在感應器上讀卡確認屏幕顯示金額後等待開門(或推杆)出站,紀念票和二維碼(包括新款紙質單程票)為刷進刷出。進出站不成功的需在服務中心辦理充值或人工服務。

2024年4月20日,上海地鐵在3號線張華浜站、4號線楊樹浦路站、15號線吳中路站首次試點閘機常開門模式[82]。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6月30日,上海地鐵在原有3座閘機常開門試點車站的基礎上擴大常開門模式試點範圍,新增18座車站進行閘機常開門試點[g][83]。2025年4月10日,18號線新增3站試點閘機常開門模式。7月19日起,上海地鐵在有32座車站基礎上,新增91座車站試點閘機常開門模式。[84]

乘車

Thumb
換向憑證

在側式車站中,乘客需要在站廳層通過標識進入相應方向的站台層。 部分側式車站雙向站台不在付費區內聯通(如外環路站錦江樂園站石龍路站嘉定北站閔瑞路站浦航路站東城一路站),進入錯誤方向的站台需要向服務中心人員說明,服務中心人員會發放換向憑證並手動打開閘機門放行,在對向檢票口將此憑證交予服務中心人員後會再手動打開閘機門放行。此措施可在避免乘客重複支付車費的情況下實現換向,但可能被部分乘客買最低價單程票進站後利用此措施逃票出站避免支付全額車費。

在換乘車站中,乘客需要先行確認需要乘坐的線路。各線路均有倒計時顯示候車時間。多數線路以大小交路、大站車或Y字交路運營,乘客需要確認該列車是否到達所需目的地。

虹橋路站-寶山路站段3、4號線共線段乘車需要注意所乘坐的線路(以及大小交路)。當前3號線03A01型列車以黑紅黃為主色,車身色帶上貼有「3」字樣;4號線04A01型列車以白紫為主色,車身色帶上貼有「4」字樣,相當容易區分。對於兩線路增購且共用的03A02與04A02型列車,則可通過查看車外LED顯示屏(3、4號線明確寫明)、車門旁貼紙(車窗上貼有「3號線」「4號線」字樣)、車內線路圖(3號線則在共線段寫明換乘4號線,4號線則反之)與車頭的車組號(3號線03A02型通常以03開頭,4號線04A02型以04開頭)。車站廣播告示可反映實際列車運營交路。

乘車守則

Thumb
11號線列車內張貼有「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和飲食」的宣傳海報(2020年11月28日)

乘客須站在安全線內候車,嚴禁跳下站台、進入軌道。在屏蔽門車站不可緊貼屏蔽門。蜂鳴器響,門燈閃爍時嚴禁強行上下車,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及寵物上車(導盲犬除外)。嚴禁隨意觸碰緊急把手。乘客須遵守《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乘車(在車廂內有《乘客須知》)。若乘客乘坐區段涉及11號線崑山段,亦需遵守《蘇州市軌道交通條例》。2020年12月1日起,《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實施。該守則規定禁止手機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85]

在2020年到2022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未佩戴口罩的乘客可能會在安檢處被拒絕進入車站。同時在2022年上海疫情爆發期間,乘客進站乘車要掃描「場所碼」,乘坐地鐵須出示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隨申碼綠碼[86]

服務中心

服務中心是進行諮詢及業務辦理的服務崗位。辦理交通卡充值,索取單程票發票等及出行問題查詢。服務中心在雨天提供免費雨傘出租。10號線的服務中心將屏蔽門控制器等等以站為單位的控制台搬遷至服務中心內。

線路規劃及建設

概覽

Thumb
上海地鐵、上海市域鐵路規劃線路圖(截至2024年9月已公示部分,市域鐵路顏色均非官方)

在建與規劃項目

下表中的線路以預定通車時間排序。

更多信息 預定通車時間, 線路 ...

其他處於線網研究階段、尚未獲批建設的遠期規劃線路

下表中的規劃線路的具體走向及設站不確定,變數極大,可能並不會如此落實,僅作大致參考。

目前規劃線網的最新上位成果為上海市政府2025年7月2日批覆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5-2035年)》[93]

更多信息 遠期規劃線路, 線路 ...

線路名稱及原系統代號對照表

更多信息 現用名, 原系統代號 ...

註:3號線為高架線路,由於早年部分媒體的宣傳及現存的部分錯誤標識(如上海南站中的「輕軌三號線」),導致上海市民習慣稱其為輕軌。

  • R:市域級路線(連接郊區與市中心)
  • M:市級路線(連接中心城區)
  • L:輕軌(載客量較地鐵少,作為地鐵的補充)

項目投資金額一覽

更多信息 線路名, 區間 ...
  1. 註:在2001年上海軌道交通實行四分開之前,軌道交通建設由上海地鐵總公司負責,沒有單獨的負責建設和項目投資的項目公司。上文未標出崑山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11號線北段延伸段(安亭站-花橋站)的信息。

車輛

Thumb
1號線使用的01A06型電動客車

截至2020年12月25日,上海地鐵車輛已達到7000輛,其車輛保有量位居全球軌道交通系統第一[124]。截至2023年12月,上海地鐵已擁有50種車型。[125]上海地鐵目前的車輛主要由長春軌道客車長客龐巴迪南京浦鎮車輛株洲電力機車上海電氣集團西門子安達龐巴迪阿爾斯通等中資和外資企業製造。1、2、14號線的車輛為8節編組,3、4、5、7、9、10、11、12、13、15、17、18號線的車輛為6節編組,5號線支線、6號線、浦江線的車輛為4節編組,16號線的車輛為3節編組重聯或6節編組。8號線的車輛為6節或7節編組。

所有車型中,除05C01型列車外所有地鐵列車車廂之間相互連通,乘客可在不同車廂間自由來往;05C01型列車的車廂之間不設貫通道,每節車廂前後均有列車門,於日常運營中均不能由乘客開啟。

技術

供電

Thumb
17號線採用第三軌供電

在兩種軌道交通供電方式(接觸網供電第三軌供電)中,上海地鐵大多採用接觸網供電(除16號線17號線浦江線第三軌供電)。有接觸網的線路均為DC1500V觸網。接觸網分為柔性接觸網剛性接觸網。除建設較早的 1、2、3、4 號線外,所有地下段均採用剛性接觸網供電,其餘區段均為柔性接觸網供電。

上海地鐵的供電設施主要由主變電站(簡稱「主變」)、開關站、牽引變電站、降壓變電站(或將牽引變電站與降壓變電站合併為牽降混合變電站)組成。主變電站接入城市110kV高壓線輸入,輸出則有10kV、33kV、35kV等規格,其中較新的線路多使用AC35kV。降壓變電站將主變的輸出轉換為三相四線制AC400V輸出,用於車站內的大型設備。牽引變壓站主要將主變的輸出轉換為DC1500V供列車運行用,內含AC33kV(或35kV)轉AC1250V變壓站,AC1250V整流站,整流後電壓升至DC1500V,上輸至接觸網。車站使用AC220V供照明,AC400V供大型設備[126]。上海軌道交通通常使用區間雙向供電模式。

信號系統

新建的上海地鐵線路(如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1號線等)採用基於移動閉塞的CBTC信號系統,能使列車運營間隔縮短至90秒[127]。目前全功能使用的基於移動閉塞的CBTC信號系統,是在上海地鐵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和11號線上使用的泰雷茲的Seltrac系統,而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採用卡斯柯(中國通號-阿爾斯通)的TRANAVI (改進的Urbalis 888) 型 CBTC 信號系統,浦江線採用富欣智控提供的JeRail系統。

地鐵文化

車站文化

Thumb
交通大學站內的錢學森紀念角

上海地鐵的各個車站均有自己的特色,這一特點在新建線路中尤為顯著。如10號線一期各站的站名大字壁採用王羲之等歷代書法家字體;上海動物園站的站台以各種動物形象布置;龍華站因其特別的地理位置裝修結合了佛教文化,採用仿古式設計,站名大字壁由龍華寺方丈題寫;交通大學站2號口因直通錢學森圖書館,出口牆面採用錢學森的手稿公式組成設計元素[128]迪士尼站五顏六色的氛圍仿佛帶領乘客進入了童話世界;吳中路獨特的裝修風格,使得車站富有科技感[129][130]。諸如此類的特色在上海地鐵中的各個車站均可遇見,是上海的城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吉祥物

Thumb
虹橋火車站站站廳展示的上海地鐵吉祥物「暢暢」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吉祥物「進寶」

上海地鐵的官方吉祥物為「暢暢」,於2010年2月4日公布,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地鐵官方吉祥物[131]。其名字寓意歡暢、暢通和暢想,以一個未來的小機器人為形象,根據官方說法,暢暢「演繹出上海地鐵與都市的密切關係,現代、動感、時尚」[132]

便民服務

  • 2003年10月起[133][134],上海地鐵承諾為因地鐵運營事故誤點的乘客發放致歉信和贈票,致歉信可作延誤證明。至2007年,延誤15分鐘以上的乘客可領取致歉信,信上加蓋有公章,為乘客證明遲到原因,上海部分公司對此予以認可和免記遲到。[135]2009年8月,上海地鐵官方網站推出「列車運營信息告知」和「延誤信息告知」系統,公告延誤15分鐘以上的運營信息,乘客也可自助打印晚點證明。2018年7月起在官網和官方APP提供即時的電子致歉信下載服務,用戶可自行打印獲得紙質版,致歉信使用統一模板並加蓋電子章[136]
  • 2009年12月31日,上海地鐵客流實時信息顯示系統全面上線,在各車站、列車以及 上海地鐵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上即能看到以綠、黃、紅三色圖表示的客流信息。[137]
  • 2010年3月1日起,乘客可在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工作日早7點10分和8點10分左右的《上海早晨》裡收到由上海廣播電視台和地鐵公司聯合推出的地鐵運營信息電視直播,由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中心值班長提供實時運營信息。[138] 首日直播褒貶不一,意見主要在受眾群體覆蓋不全等方面。上海地鐵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首頁「每日早高峰直播」單元亦有電視直播文字版本,可使用手機查閱但時效性較差。[139]
  • 2013年12月29日,16號線開通並增設吳語電子語音報站服務,這是繼機場、公交巴士之後,軌道交通系統首次增加吳語報站。而4年後開通的17號線也增設了吳語報站服務。
  • 2016年12月2日起,1、2、8號線(不含2號線東延伸段)逢常態周末(周五、周六)及節假日前最後一個工作日延長運營30分鐘。[140][141]隨後也有越來越多的線路在周末增加延時運營服務,到目前(自2023年4月28日起)1、7、8、9、10、13號線,共計6條線路逢周末(周五、周六)實施延時運營。由此,上海中心城區(外環線內)延時線路的地鐵車站在周末夜間運行至零點。
  • 為方便虹橋樞紐的旅客的夜間出行,2號線、10號線每天在末班車後都開設常態化定點加班車。而在春運或重大節假日期間,途經上海各大交通樞紐的其他線路也可能臨時開設夜間加班車。

廣播

上海地鐵的車廂及站內廣播現時使用兩種或三種語言,先後依次為普通話英語16號線17號線會在英語之後加入上海話。廣播內容包括到站提醒、車門開啟側提醒、換乘提醒、戴口罩提醒等,2號線廣蘭路方向、15號線古浪路方向的小交路列車內會有提前下車換乘大交路的廣播,11號線還會加入禁用小板凳提醒和迪士尼站提前購買返程單程票的提醒。

早期所有線路中英文擔當均為上海廣播新聞中心《990早新聞》主播金蕾。從2013年起,普通話報站音源逐步改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的播音員孫暢,英文報站音源則由上海電台中英雙語主持吳思源擔當[142],金蕾的音源僅現存於部分站台廣播以及極少數車內廣播。實行滬語報站的16號線、17號線的滬語報站音源及格式不盡相同。2023年開始改版和新增的英語廣播(如車廂龍陽路換磁浮線,上海南站換乘金山鐵路和花橋站換乘蘇州11號線,以及陸家嘴、豫園、虹橋1號航站樓-國家會展中心沿線、上海火車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上海松江站、浦東1號2號航站樓、嘉定新城、上海賽車場和廣蘭路的車站)不再使用吳思源本人的聲音,而是改由AI合成的聲音播報。[143][需要較佳來源]

事故

4號線董家渡建設事故

2003年7月1日凌晨4時,4號線浦東南路-南浦大橋區間在進行上下行隧道聯絡通道施工時突然出現滲水,之後大量流沙湧入隧道導致內外壓力失衡進而引起隧道部分塌陷,地面隨之出現漏斗型沉降。上午9時許,附近中山南路一幢樓房裙房坍塌;2日凌晨開始,董家渡外馬路段防汛牆受沉降影響開始沉陷開裂,之後江邊防汛牆倒塌,是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江堤倒塌嚴重事故;現場附近的臨江花園大樓也出現沉降,最嚴重時1小時沉降超過7毫米,最大累積沉降量達到15.6毫米。這次事件影響4號線全線通車計劃,直到2007年三線兩段開通後才全線貫通[144]

1號線供電事故

2009年12月22日早間,1號線陝西南路黃陂南路區間隧道上方碳纖維板脫落致該區間供電跳閘,地鐵方被迫採取莘莊徐家匯富錦路上海火車站兩端小交路運行。上午6時54分[145],上海火車站站一列載客列車與另一列空載列車發生側面碰撞[145][146]導致1號線全線停運;時逢早高峰當天又為冬至,上海市區大部地面交通癱瘓。晚間再次發生事故,衡山路-上海火車站區間受影響再次停運[145]。20時40分許陝西南路站發生火警,該站及常熟路站受影響關閉進站直至21時30分左右。

10號線錯誤支線運行

2011年7月27日晚,10號線一列車自龍溪路站發出後,本應發往航中路站(支線),但是卻錯誤發往虹橋火車站站(主線),發現後運行至上海動物園站停車供往航中路站的乘客下車折返。地鐵方面稱事件為信號調試故障所致[147]

10號線追尾事故

2011年9月27日下午2時許,10號線新天地站設備故障,交通大學南京東路上下行列車限速運行。14時37分[29],由於調度失誤,豫園站老西門站下行區間兩列車發生追尾,造成多人受傷,傷者多為骨折、軟組織挫傷、擦傷,無重傷及死亡人員[29][148]。下午7時左右線路恢復運行。次日10號線中段再次停止運營進行調試,直到晚8時許才恢復運營。

11號線遭吊車侵入事故

2024年12月22日上午8時左右,一台履帶吊車侵入11號線南翔站陳翔公路站運行區間,與11號線經過列車發生碰撞,導致列車受損,運行中斷,無人員傷亡。該事故導致11號線事故區間雙向接觸網損毀,橋梁亦有破損。事發後上海地鐵停止了武威路站馬陸站間的運營,並安排了數條臨時短駁公交。[149][150]經過全力搶修,涉及區段於當日晚22時50分左右恢復雙向運行[151][152],避免事故影響次日周一早高峰。

爭議

5、6、8號線小型車爭議

Thumb
8號線使用的小型車限界較窄

1999年,上海電氣與法國阿爾斯通簽署協議,投資2800萬美元成立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在閔行引進一條軌交列車生產線,可達到年組裝300節列車的生產量。當時市政府方面開出條件,上海在未來軌道交通建設的5、6、8號線採購新公司生產的小型車[k]300節,雙方當時即就300節車的採購達成意向,2000年以後分階段簽署供車協議。為此,交通研究所不得不「降低」預測客流量以容納小型車,同時縮小車站土建規模。在建設5號線6號線8號線前,小型車供應均未通過招標完成,而是經上海阿爾斯通與申通集團間的「內部協商和協調」簽署供車協議,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三條和第四條。

8號線客流預測項目負責人確認,8號線的客流預測報告經過不斷修改到2005年才完成,當時預測在2007至2010年三年間8號線預測客流量在每日50萬人次左右,從未向運營方提供過所謂「初期預測客流量20萬人次」的數據,「初期預測客流量」可能為地鐵運營方自己的預測。8號線開通不久即出現客流擁擠現象,甚至發生乘客間肢體衝突;6號線預測客流為10.5萬多人次,但開通最初數日最高客流曾達到15萬人次,偏差達50%,引起了爭議[155]。2010年上半年,由於兩線擁擠問題無法緩解,運營方不得不採取高峰期臨時封閉部分車站的措施降低客流量,廣受詬病,直到當年6月、7月才恢復常態[156][157]

車站信息顯示與廣播

2023年,上觀新聞報道稱,地鐵噪聲過大,聽不到報站聲,又沒有車站信息提示。部分列車存在故障,沒有語音提示,顯示屏藍屏,故障主要集中在舊車舊線路。對此,上海地鐵回復稱,已建立了巡檢維護和抽查反饋的綜合質量管理體系,並將通過增設電子線路圖、老屏改造升級等手段,提供乘客更多信息獲取渠道。上海地鐵還表示將排摸噪聲較高的線路區段,通過提高語音音量、重複提示站名信息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廣播效果,並推進車廂電子屏顯示工作,推廣電子線路圖、電子屏分屏顯示,為乘客提供更多信息指引[158]17日,申通表示部分線路已完成優化,解放日報記者發現列車內的報站顯示已有更新,僅單一顯示到站信息[159]

安檢

上海地鐵所有車站均實施安檢。隨着奧運會世博會進博會的召開,安檢的等級逐步提高。2002年7月1日起執行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指出軌道交通線路運營單位有權對乘客攜帶的物品進行安全檢查[160]

2008年4月15日起,部分車站對乘客攜帶的箱包實行開箱檢查[161],並在客流量較大的上海火車站臨時設置一台安檢機[162]。5月10日起,所有車站進行開箱安檢[163]。5月27日,上海市公安局發布《關於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通告》,指出: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主動配合接受安全檢查[164]

2009年2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通告》[165]。8月26日,1號線上海火車站新安裝的兩台X光安檢儀正式投入使用[166]。9月23日,1、2、3、4、8號線的12個重點車站新增30台X光安檢儀[167]。 2010年1月4日,實施全封閉安檢的車站新增31座,新增了60台X光檢測儀[168]。3月1日起,《上海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辦法》開始實施[169]。3月15日起,全部280座地鐵車站實施進站安檢,其中12座重點車站採取「逢包必檢」,其餘則為「逢疑必檢」,配備X光檢測儀570台[170]。10月8日,副市長楊雄表示在世博會後安檢將繼續[171]。10月27日,《關於世博後市境道口,軌道交通常態安檢會議紀要》形成,明確2011年1月1日起繼續實施安檢[172]

2014年1月1日起,修訂後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開始執行,增加了「軌道交通企業應當按照有關標準和操作規範,設置安全檢查設施」[173]。201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要求相關單位對進入包括城市軌道交通站等「重點目標」的人員、物品和交通工具進行安全檢查[174][175]。此前2014年《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於切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通知》[176],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等相關政策亦要求公共交通有關部門「完善和落實安檢制度」[177]

2015年10月,部分車站加裝安檢門[178]。2017年4月1日,新型液體智能識別報警X光安檢儀投入使用[179]。6月28日起,上海地鐵安檢全面升級[180]。 2018年11月,為保障進博會的進行,在徐涇東站啟用首台太赫茲人體安檢儀[181]。2018年12月22日,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在部分車站開始試用[182]。2019年3月20日,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在部分車站正式啟用[183]

2025年5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頒布《上海市軌道交通安檢工作規範》[184]

線網圖

Thumb


參見

注釋

  1. 上海地鐵11號線花橋段(花橋站光明路站以及兆豐路站)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花橋鎮境內,花橋段(花橋站光明路站以及兆豐路站)在2013年10月16日開通運營,成為全國首個跨省市地鐵。
  2. 換乘站重複計算,3號線與4號線共線的車站作為3號線車站單個計入。其中3座車站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境內。
  3. 長度包括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里程,不包括約6.5公里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境內的里程;3號線與4號線共線段9個車站的運營路程不重複計算,以3號線路段單次計入。運營里程是指線路起點和終點車站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4. 不包括磁浮線浦江線
  5. 上海廣義上的軌道交通系統還包括上海市域鐵路松江有軌電車臨港新片區中運量系統等,但不屬於上海地鐵。
  6. 部分觀點認為,上海地鐵的里程應該計入與申通集團同樣有關聯的上海市域鐵路部分線路,因此認定上海地鐵的實際里程應為891公里,例如地鐵通等。然而,一些對於北京地鐵的里程統計中,亦將北京地鐵西郊線等與北京地鐵其他常規線路在產權上同屬於京投公司、閘機和售票機同樣使用北京地鐵標識的線路里程排除在外。部分論者因上海市域鐵路與上海地鐵之間系統互相獨立的問題而對上海地鐵的里程統計方式持質疑態度(例如市域鐵路使用的各線路顏色相同、使用與上海地鐵不同的標誌等)。考慮到上海市域鐵路嚴格意義在系統上不屬於上海地鐵,故上海市域鐵路的里程在維基百科上暫不計入上海地鐵。
  7. 此新聞稿發出時事實僅新增17座試點車站,第18座車站西岑站當時未開通運營。
  8. 本工程為車站北端擴建一座站台和路軌
  9. 線路為既有出入場線,車站待建,預計與滬乍杭高鐵同步實施
  10. 滬通鐵路預留曹路站規劃實施
  11. 小型車可以稱作為C型車,申通地鐵早前亦使用此名稱稱呼5、6與8號線車型及用作車型型號。實際5、6與8號線當前使用的列車不符合國標地鐵C型車的定義。DGJ 08-106-2015[153][15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