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方集團
冷戰時期的國際政治分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方集團為冷戰期間西方陣營對中歐及東歐的前社會主義國家的稱呼,其範圍大致為蘇聯及華沙條約組織的成員國。[1][2][3]與這一稱呼類似的「蘇聯集團」、「蘇東集團」和「共產集團」同樣代指與蘇聯同盟的國家,但這兩者通常也包括中東歐之外的國家。1948年及其後,東方集團包括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波蘭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等社會主義國家。1948年蘇南衝突後,南斯拉夫被逐出東方集團,雖然1955年南斯拉夫與蘇聯關係正常化,但南斯拉夫並沒有重新加入東方集團。1960年蘇阿決裂後,阿爾巴尼亞也離開了東方集團。廣義的「東方集團」還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古巴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註 1]等位於歐洲以外地區的社會主義國家[1]。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Remove ads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1946年-1991 年, 1961年停止參與經互會和華沙條約組織活動,1968年正式退出華沙條約組織,1987年退出經互會)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1946–1990)
古巴 (1959年起)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8–1989)
東德 (1949-1989年;之前為蘇聯占領區,1945-1949年)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1949–1989)
蒙古 (1924–1990)
波蘭人民共和國 (1947–1989)
羅馬尼亞 (1947–1989, 1964年後有限參與華沙條約組織活動)[a]
蘇聯 (1922-1991年;前身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7-1922年)
越南 (1976-1989年,前身為1945-1976年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和1975-1976年的南越南共和國)
Remove ads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1978–1991)
安哥拉人民共和國 (1975–1991)
貝南人民共和國 (1975–1990)
布吉納法索 (1983–1987)
中國 (1949–1961)[b]
剛果人民共和國 (1969–1991)
衣索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 (1987年至1991年,前身為社會主義埃塞俄比亞臨時軍政府,1974年至1987年)
甘比亞 (1981)
格瑞那達 (1979–1983)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 (1979–1989)
北韓 (1948-1990年,前身為朝鮮蘇聯民政廳,1945-1948年)
寮國 (1975–1989)
馬達加斯加 (1975–1990)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國 (1975–1990)
尼加拉瓜 (1979–1990)
塞舌爾 (1977–1991)
索馬里 (1969–1991;1978年斷絕聯盟)
南也門 (1967–1990)
敘利亞 (1963–1991)[4][5][6]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1945–1948)[c]
Remove ads
國旗列表
國家列表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