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萊銀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莱银行
Remove ads

東萊銀行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一家中資私營商業銀行,為富商劉子山於1918年在青島所開辦,1952年併入公私合營銀行

Thumb
東萊銀行位於青島河南路的最初行址

歷史

1918年2月1日,山東掖縣籍富商劉子山在青島開辦的東萊銀行正式開業[註 1],行址位於今河南路21號,企業結構為無限公司青島總商會會長、前大清銀行青島分號總辦成蘭圃任總經理,前山東銀行副行長呂月塘任經理[1]。開業後銀行效益良好,至1919年便已在中國其他城市設立多處分支機構[2]。1920年末至1921年初,東萊銀行加入中國銀行副總裁張嘉璈浙江興業銀行董事長葉景葵發起的「中國經募車債銀行團」,以籌資幫助北洋政府購買鐵路機車,此後曾多次參與政府借款[2]。1921年至1922年受青島取引所股災影響遭受較大損失。1922年前後,青島總行在天津路的新樓落成。1922年至1924年間,銀行曾多次借款給膠澳商埠督辦公署,以維持青島地區及膠濟鐵路沿線治安。[3][4]

Thumb
東萊銀行廣告,刊登於1923年班鵬志所編《接收青島紀念寫真》

1923年,東萊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革,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劉子山任董事長,劉星山[註 2]、顏矩亭任監察人,成蘭圃任總經理,吳蔚如任副總經理兼上海分行經理。同年劉子山曾考慮將總行遷至上海,並赴滬與吳蔚如考察市場,最終決定將總行遷至天津。1924年6月,總經理成蘭圃病故,劉子山臨時兼任總經理,不久由徐青甫接任。1926年春節前後,東萊銀行總行遷往天津[5]。同年在青島投資成立安平水火保險公司[註 3]。1925年至1928年張宗昌督魯期間經濟金融秩序混亂,東萊銀行濟南、青島兩地分行受影響較大,以至於青島分行於1928年停業,直至1933年復業。1933年9月,東萊銀行總行遷至上海。1930年代的東萊銀行曾大規模投資其他工商業領域,如1933年至1937年間支持青島國貨公司、1932年參與組建經營中國徵信所、1933年作為唯一一家私營銀行改組的股份制銀行參與建立上海票據交換所等。[3][1][4]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劉子山指示東萊銀行各行閉關自守、緊縮業務,不與日本人合作,同時要求銀行照發員工工資,以保證員工生活水準。抗戰期間東萊銀行業務以經營出租劉子山房產為主[4]。1945年抗戰結束後,東萊銀行在董漢槎[註 4]的幫助下得以在短時間內獲得財政部批准繼續營業。同年9月,銀行增資擴股。1940年代中期劉子山以東萊銀行名義組建太平船務公司[2]太平輪曾為旗下船舶之一,太平船務公司後因經營不善停業,太平輪被租給中聯公司,太平輪沉沒後東萊銀行未被追究連帶責任,亦未獲賠償。1948年10月,劉子山病逝於上海,董事長職務自此出缺一年有餘。[3]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萊銀行各分支機構因私營銀行性質被允許繼續營業。1950年2月,東萊銀行董事會推選總經理吳蔚如任董事長,原天津東萊銀行經理薛贊庭接任總經理。同年12月,吳蔚如以年老多病為由辭職。同年,全國私營銀行聯營聯管開始,東萊銀行因政府管控措施開始虧損。1952年「三反」、「五反」運動期間,東萊銀行在上海被定性為「嚴重違法戶」,原因不明。同年12月,東萊銀行各分行併入各地公私合營銀行,東萊銀行自此實際解散[1][4][3]

Remove ads

各地機構及遺蹟

青島濟南天津上海大連外,東萊銀行還曾在北京煙臺徐州常州蘇州鎮江無錫蚌埠漢口南通下關開設代理處。[3]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