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島東萊銀行大樓 (湖南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岛东莱银行大楼 (湖南路)map
Remove ads

36°03′54.5″N 120°18′46.7″E

事实速览 東萊銀行大樓舊址, 市南區文物保護單位 ...

青島湖南路東萊銀行大樓舊址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湖南路39號的一座銀行建築,建於1923年,設計師為楊浩然,最初為東萊銀行青島總行行址兼東萊銀行開辦者劉子山的住宅,後來曾先後為日本憲兵南京國民政府憲兵、青島市檔案館、平安保險公司所使用,現為私人博物館,為市南區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歷史

Thumb
湖南路東萊銀行大樓原貌,其塔樓頂部樣式與2012年整修後現狀有所不同,現塔頂為參考原設計圖所建

湖南路東萊銀行大樓所在的地塊最初屬於德資建築公司廣包公司(F. H. Schmidt),該公司在此處設有工廠、倉庫等設施。該地塊轉手至東萊銀行的時間不詳。1923年,東萊銀行創辦者、董事長劉子山在此處建設了東萊銀行青島總行的營業大樓,設計者為劉子山的朋友、浙江上虞籍商人兼業餘建築師楊浩然。建成後東萊銀行遷入營業,劉子山一家亦從太平路劉家大樓遷居此處。1926年,劉子山以東萊銀行名義創辦安平水火保險公司,總部設於東萊銀行院內、大樓後側的一棟兩層樓內[註 2],1930年代初遷至上海。1920年代末東萊銀行青島分行停業期間,該樓自1929年6月27日起曾以每月50銀元的低價租給青島憲兵司令部,1933年該行復業。1934年,大樓東側增建汽車房。[1][2]

1938年1月日軍占領青島後,東萊銀行大樓被日軍占據,東萊銀行青島分行退至院內原安平保險公司址。1939年,日本憲兵隊青島本部占據了整個樓院,該樓遂成為日本憲兵鎮壓抗日人士、殘害平民之所[3]。1945年日本投降後,該樓由國民政府接收,改為憲兵第十一團團部[3]。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由房管部門接收。1963年,青島市檔案館遷入此處辦公,1993年被出讓給平安保險公司,改為平安保險公司青島分公司辦公樓[2]。2000年,東萊銀行大樓舊址列入青島市第一批歷史優秀建築名單[4]。2002年平安保險公司遷走後,該樓閒置多年[1][2]。2009年7月27日列入第一批市南區文物保護單位[5]

2011年8月,該樓以9000萬元的成交價被拍賣給山東壽光商人李宗章,經整修改為私人博物館[6][7]。修繕期間,劉子山家族後人曾於2012年11月重訪東萊銀行舊址[1]。數年後又改為東萊美術館,據稱於2018年11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8],但此處實際自2014年整修完成以後常年閉門不開放[9]。2023年2月有消息稱,該樓以2.587億的報價在網絡房屋交易平台上掛牌出售,並已進入競拍階段,另據媒體查詢,註冊在此處的青島宗鑫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已經經營異常,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宗章於2017年被青島市市北區人民判定為失信被執行人[10]

Remove ads

建築特色

東萊銀行大樓位於湖南路河南路路口東北角,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平面為長方形,占地面積4420平方米,建築面積3579.87平方米,總高度27.6米,層高4.8米,磚木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三層,地下一層。花崗岩蘑菇石砌基,牆面主體為凹縫刻線花崗岩貼面,局部為淺黃色水刷牆面。正立面中段為敞廊,一層中央主入口前設石階,以兩根石制圓柱支撐券廊,二、三層為石柱敞廊,綠釉瓷葫蘆狀欄杆。檐口中央起三角形山牆,四角設塔樓,頂端為涼亭式樣,屋頂為高大的蒙莎屋頂英語Mansard roof,開老虎窗,覆紅色牛舌瓦,部分牛舌瓦為劉子山孤山窯廠製造,刻有「青島劉子山監製」字樣。大樓內部房間三十餘處,一樓為營業廳和餐廳,二樓、三樓為住宅。[1][2][11]

東萊銀行在青機構歷史

Thumb
Thumb
青島東萊銀行最初的行址,1910年代舊貌與2020年現貌

1918年2月1日,東萊銀行於青島正式開業,由山東掖縣籍富商劉子山出資建立,前大清銀行青島分號總辦成蘭圃任總經理,前山東銀行副行長呂月塘任經理。最初的行址位於今河南路21號。開業後業務狀況良好,在多個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青島東萊銀行為總行。1922年前後在天津路河南路路口西北角建設銀行大樓。1923年又在湖南路河南路路口東北角建設新的銀行大樓。[1][12]

1922年至1923年間,青島主權回歸不久時,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因財政吃緊、入不敷出,曾多次通過青島總商會向東萊銀行等華資銀行大量借款,以支付膠濟鐵路贖金及膠濟鐵路沿線和青島市內的警務開支,以維持治安,其中東萊銀行出資最多。1924年高恩洪出任膠澳督辦後再次向東萊銀行借款。高恩洪第二次借款時,因此前歷次政府借款,銀行均未得償還,董事長劉子山便在「已格外通融」的條件下提出以青島港每日收入為抵押,並獲高恩洪應允。[1]

高恩洪為扭轉財政局面、為政府融資,於1924年5月2日成立青島地方銀行,劉子山及東萊銀行再次注資支持。同年11月高恩洪因第二次直奉戰爭下野,東萊銀行、中國銀行等八家銀行遭高恩洪舊部持青島地方銀行鈔票擠兌,時任青島戒嚴司令王翰章接受東萊銀行總經理成蘭圃等人建議,派軍隊封存青島地方銀行鈔票,請各銀行實施清理和有限度的兌換。[1][12]

1926年春節前後,東萊銀行總行從青島前往天津,駐青島機構改為分行。張宗昌任山東督軍後,其一系列不合理的經濟措施和屢次強行借款嚴重擾亂青島、濟南等地金融業。因張宗昌與劉子山的私交,東萊銀行青島、濟南兩地分行首當其衝。青島分行在1927年的營業報告中決算純損,並於1928年11月15日停業,除天津路大樓尚有對外辦事部門外,兩座銀行大樓均被出租。[1][12][7]

1933年1月4日,東萊銀行青島分行在臨時地點復業,時任青島市市長沈鴻烈出席。原大連分行經理顧逸農調任青島分行經理,青島分行除原有存、放、匯業務外增設地產部和儲蓄部[12][7]。東萊銀行當年在青島舉行股東大會。半年後,青島分行遷回湖南路大樓。1935年,東萊銀行青島分行加入青島銀行同業公會[13]。1930年代青島開展國貨運動時,劉子山及東萊銀行曾予以支持,並提供天津路大樓作為國貨商場使用。[1][14]

Thumb
1900年代明信片,左側別墅為1943-1945年間東萊銀行青島分行行址,右側為膠澳警察公署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劉子山指示東萊銀行各行緊縮業務,不與日本人合作。青島分行僅以經營出租劉子山地產為主要業務。1938年1月日軍占領青島後,兩座銀行大樓均被日軍占據,青島分行退至湖南路大樓院內的原安平保險公司辦公樓。1939年湖南路大樓整個樓院被日本憲兵占據後,青島分行借用大陸銀行三樓的部分房間營業[註 3][12]。1943年8月23日遷入蒙陰路劉子山別墅[註 4][1]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不久,青島分行自蒙陰路遷回天津路大樓,並於9月9日正式營業。1949年初,時任經理徐希文[註 5]辭職,由副理王偉卿接任,原青島礦業銀行副經理林富庭任副理。同年6月解放軍進駐青島後被允許繼續營業。1950年春,青島通國商行趁金融秩序不穩,在東萊銀行騙貸後逃離,導致銀行較大損失,王偉卿與林富庭被解職,吳慕韓接任經理。此後因政府對私營銀行的管控措施而虧損較大。1952年12月15日,東萊銀行青島分行併入公私合營銀行青島分行。[1][2][12][14]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