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委員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委員會(簡稱清華大學黨委校黨委),是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的領導機關

事实速览 第十五屆2022年9月至今主要領導, 書記 ...

1926年11月,清華學校成立了最早的黨支部。1951年成立黨委。文化大革命期間被造反派奪權。1978年6月恢復。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1919年五四運動激發了整個清華園學生的覺醒,愛國與民主思想高漲。1923年,施滉等8名學生結成「超桃」秘密組織,決心通過政治途徑去改良社會。該組織大部分成員分別在歐洲和美國加入了共產黨,是清華留美生中最早的共產黨員。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致使參加抗議的20多位清華學生受傷、1人身亡,進一步喚醒了清華學生的救國意識[1]

Thumb
清華三院,清華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地

1926年9月,王達成燕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由戎之桐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王達成受黨組織派遣,赴清華學校圖書館工作。與雷從敏(雷從民)和朱莽開會[2],正式成立中共清華學校支部,王達成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到1927年4月,支部已有8名黨員[3]:95。同年四一二事件後,與國民黨展開艱苦鬥爭。抗日戰爭期間,先後遷至長沙(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從1926年11月成立第一個黨支部至1937年7月南遷,清華大學共有27任黨支部書記,在校工作的共產黨員累計有110名[3]:97

1946年7月,西南聯合大學宣布結束,學生按本人志願,復員北上繼續學習。地下黨員也根據本人志願和黨的工作需要回到各校。同年10月,清華大學在北平復學。從昆明復員北上的黨組織仍由中共中央南京局領導,稱「南系」。同年10、11月間,從北平臨時大學及各大、中學轉入清華的黨員,受中共晉察冀中央局領導,稱「北系」[3]。1948年初,兩系各自成立黨總支。

1949年1月10日,北平軍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代表錢俊瑞宣布正式接管清華大學[3]:74。1月11日,中共清華燕京區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兩校的「南系」、「北系」黨組織實行自上而下的合併。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6月28日,根據中共北平市委決定,清華地下黨正式向全校公開,在二校門張貼了當時全校187名黨員及負責人名單[註 1],從此結束了清華黨組織的地下狀態。時任黨總支書記為彭珮雲

1951年2月25日,成立中共清華大學委員會,何東昌任書記。1953年9月,召開黨員大會進行改選,袁永熙第一書記何東昌任第二書記、俞時模艾知生任副書記。1955年,黨員人數達到1100餘人。1956年2月起,按系成立黨總支,統一對教工與學生支部進行領導。

1956年5月19日至6月3日,召開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一次代表大會(簡稱第一次黨代會)[註 2]。大會正式代表174名、列席代表247名,代表全校1354名黨員。第一次黨代會後,清華大學開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4]

1966年6月,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工作組接管清華大學,校黨委停止工作,工作組代行其職權。同年7月,工作組撤銷,黨組織陷入癱瘓。1969年初,成立清華大學革命委員會。1970年1月,召開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委員會選舉大會,復設黨委,全面領導學校工作[5]。1978年6月,取消革命委員會,恢復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Remove ads

主要職責

根據2014年通過的《清華大學章程》,清華大學黨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統一領導學校工作,支持校長獨立行使職權。校黨委在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由常務委員會履行其職責。議事原則為民主集中制,即「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

  • 確定辦學指導方針
  • 制定和修訂章程等基本規章制度
  • 制定發展戰略和重大改革發展舉措
  • 決定內部組織機構設置和重要幹部任免
  • 審批年度財務預算和決算、預算外大額資金使用
  • 負責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
  • 完成上級組織交辦的其他重要事項

機構設置

  • 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 組織部
  • 宣傳部(新聞中心)
  • 統戰部
  • 教師工作部
  • 學生部
  • 研究生工作部
  • 離退休工作部
  • 保衛部
  • 武裝部(國防教育與人才培養辦公室)
  • 巡察工作辦公室
  • 紀委辦公室

歷屆領導

更多信息 #, 姓名 ...
第一屆
第二屆
第三屆
  • 任期:1962年5月-1962年10月
  • 書記:蔣南翔
  • 第一副書記:劉冰
  • 副書記:劉冰、高沂胡健李壽慈何東昌艾知生
第四屆
第五屆
第六屆
  • 任期:1982年7月-1985年8月
  • 書記:林克 李傳信(1984年2月代理,1984年7月任)
  • 副書記:艾知生羅徵啟張緒潭張思敬黃聖倫(1984年7月增補)、王鳳生(1984年7月增補)
第七屆
  • 任期:1985年8月-1988年9月
  • 書記:李傳信
  • 副書記:張緒潭黃聖倫王鳳生賀美英(1986年7月增補)
第八屆
  • 任期:1988年9月-1991年9月
  • 書記:方惠堅
  • 副書記:黃聖倫賀美英王鳳生孫繼銘(1990年2月增補)
第九屆
  • 任期:1991年9月-1995年9月
  • 書記:方惠堅
  • 副書記:黃聖倫賀美英胡顯章陳希(1993年8月增補)
第十屆
  • 任期:1995年9月-2002年1月
  • 書記:方惠堅 賀美英(1995年9月任)
  • 副書記:
第十一屆
  • 任期:2002年1月-2006年9月
  • 書記:賀美英 陳希(2002年2月任)
  • 副書記:
第十二屆
  • 任期:2006年9月-2012年4月
  • 書記:陳希 胡和平(2008年12月任)
  • 副書記:陳旭韓景陽(2009年9月任)、史宗愷(2007年12月任)、鄧衛(2009年12月任)
第十三屆
  • 任期:2012年4月-2017年7月
  • 書記:胡和平 陳旭(2013年12月任)
  • 副書記:陳旭(常務副書記)、韓景陽(2015年9月離任)、史宗愷鄧衛邱勇(2014年10月任常務副書記[6])、姜勝耀(2016年5月任常務副書記)
第十四屆
  • 任期:2017年7月-2022年9月
  • 書記:陳旭 邱勇(2022年2月任)
  • 副書記:邱勇姜勝耀(常務副書記)、鄧衛(2018年6月調離[7])、李一兵(2022年8月離任)、過勇向波濤(2018年10月任[8])、王希勤(2022年2月任)、趙罡(2022年8月任[9])、許慶紅(2022年8月任)
第十五屆
  • 任期:2022年9月-
  • 書記:邱勇
  • 副書記:王希勤(—2023年12月22日)、過勇向波濤(2024年6月起為常務副書記)、趙罡許慶紅李路明(2023年12月—,排名第一)、白本鋒(2024年11月—)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