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兒古兒吉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兒古兒吉思(蒙古語:ᠮᠠᠬᠠᠬᠦᠷᠬᠢᠰ,中蒙通用轉寫:Markörgis,西里爾字母:Махагүргис[1];1448年—1465年),又作麻兒可兒,號「烏珂克圖汗」(蒙古語:Үхэгт,羅馬化:ükegtü,意為「坐在馱箱里的」,因其年齡幼小而在出征時放在馱箱裡而得名),脫脫不花的幼子,15世紀蒙古君主,第30代蒙古大汗。《草原帝國》認為名字來自基督教聖名聖馬爾谷。明朝曾將他和達延汗之後的蒙古大汗稱為小王子。
明景泰五年(1454年),篡位者也先被殺,喀喇沁部首領孛來擁立馬兒古兒吉思,將瓦剌人驅逐西遷。孛來也被封為太師。馬兒古兒吉思只有7歲,權力在孛來手中。明成化元年(1465年),別里古台(成吉思汗的異母弟)後裔毛里孩攻打孛來,馬兒古兒吉思在亂軍中被孛來屬下多豁郎台吉(瘸太子)所殺[2]。毛里孩只好擁立馬兒古兒吉思的哥哥脫谷思蒙克為摩倫汗。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