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魯木齊南大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鲁木齐南大寺map
Remove ads

南大寺維吾爾語جەنۇبىي چوڭ مەسجىد‎),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解放南路二道橋,是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為伊斯蘭教新疆哲合忍耶派的首坊。[網 1]

事实速览 南大寺, 基本資訊 ...

歷史

哲合忍耶派清代乾隆年間傳入新疆。哲合忍耶派的熱依斯英語Rais阿拉伯語:رئیس,「首領」的音譯)陸宗德在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於迪化(今烏魯木齊市二道橋的一處沿渠低洼處建立了坑坑寺(該寺後遷至南寺台子,後又遷至現老南坊坑坑寺所在地)。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新疆哲合忍耶派分為兩派,即沙溝派和板橋派。分派後,沙溝派另尋他址準備修建新的清真寺[刊 1]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前後,海占龍等人籌資在現在的寺址上修建了南大寺[書 1]。到了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馬紹武與新疆哲合忍耶派熱依斯李繼良等人主持重建了現在的南大寺[刊 2]。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現在的南大寺大殿得以修建[刊 3]。南大寺是新疆和平解放之前,迪化回民二十三坊之一[a][刊 4]。該寺在1976年和1987年經過重修[網 2]

2003年,南大寺大殿被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列為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9月,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為南大寺劃定了保護和建設控制地帶[刊 3]。其保護範圍以南大寺大殿為準向北、西、南延伸五米,向東延伸至解放南路路沿[書 2]

Remove ads

建築

Thumb
Thumb
南大寺大殿的大門及步廊一側
Thumb
南大寺大殿是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單位

南大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解放南路。在二道橋市場與團結路之間。南大寺對面為國際大巴扎,西側是南大寺家屬院,北側為雄鷹大廈。南大寺院內有一顆松柏樹,並種植有一些葡萄和花草[書 3]

南大寺坐西朝東,是典型的回族清真寺建築樣式,占地超過3160平方米,建築面積464平方米。南大寺原門樓因道路拓寬而拆除。現存最早的建築是禮拜殿(大殿)和廂房。另外,南大寺還有新建的大門、鋪面及沐浴室、伊瑪目住房等建築。現在的南大寺大門是高15米的兩層建築。二樓樓頂建有立剎杆和彎月標誌的亭子。大門面樓與南大寺大殿風格一致,已出租於商戶[書 3][書 4]

南大寺大殿為磚木結構建築。大殿從中心軸線左右對稱,整體風格是中國古建築融合伊斯蘭建築風格[書 3]。房頂前檐為單檐歇山式,覆蓋琉璃瓦。有6根檐柱和4根內檐柱,柱子均為紅色且有石質基座,柱頭則繪有花草圖案。南大寺大殿平面呈「凸」字形,大殿面闊五間,每間寬4米,進深一間3.9米。其中正中為正殿,正殿進深兩間,寬深均為4米。後窯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西側牆壁上設有半圓形聖龕,並有匾額和對聯,中間牆壁因突出禮拜的方向則塗為墨綠色。在伊斯蘭宗教節日時,南大寺可以同時容納千人進行禮拜。大殿外殿橫梁上記載有建殿時間。其中右梁偉民國紀年,其內容為:「大中華民國十有八年□歷□穀旦」。而左梁則為回曆紀年,內容為:「大成旨聖西曆一千三百四十八年□□吉旦」[書 5]。大殿正門懸掛着「新日明德」橫匾,並且垂着四條伊斯蘭教聖訓。大殿側牆的窗戶有弧形窗楣,並有經過雕刻裝飾的挑檐及對聯和橫批。大殿殿門為木質隔扇門,門上繪有彩繪。大殿的梁、坊和牆壁上都用了藍色、綠色、紅色、黃色、黑色和白色繪製了花草、雲紋、銘文及山水的紋飾[書 6][書 3]。步廊兩側的山牆內側則有用青磚雕刻的圖案,其中中間兩幅是荷花圖案,左右兩側為蘭花和梅花。四條屏的上下裝飾有荷花和荷葉。兩側則有內容為「克己復禮奉一真 真心修身存三畏」、「明微去危躍真界 滌濾洗心脫幻境」的條幅[書 4]

南大寺大殿基本保持了原有布局和規模,部分門窗改為塑鋼。2011年,烏魯木齊市房屋安全鑑定辦公室曾對南大寺進行了鑑定。在當時,南大寺經歷多次維修後,部分梁柱和挑檐多次被更換。牆體存在風化、酥化、剝蝕等情況的出現,一些地方的砌磚外鼓或者脫落。牆體和殿內梁架都出現有裂紋,雨天因防水層破損出現漏水的情況。另外,木柱有油漆脫落的情況發生[刊 3][書 3]

南大寺有阿訇1名,教民1100戶,他們都是遵奉哲合忍耶回族人。2004年左右,該寺教長(阿訇)為雷發喜。[網 2]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