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乳房纖維腺瘤
肿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纖維腺瘤(英語:Fibroadenoma)是從乳房小葉組織中生長出來,混和上皮與間質組織的腫瘤,發生率為18~20%,好發於年輕女性,為女性最常見的良性乳房疾病[1],通常沒有其他徵候[2]。與乳癌典型症狀不同,乳房纖維腺瘤通常有界線明確、易於移動的特色[3]。因為乳房腫塊為乳房癌症的可能症狀,建議要接受超音波攝影和組織取樣來確診[4]。
流行病學
乳房纖維腺瘤最常出現於生育年齡的女性,特別是小於30歲,不過仍可生長於各種年齡層[5]。
症狀
典型症狀為生育年齡的女性胸部出現單顆無痛結實、邊界清晰、生長緩慢、可自由推動的腫塊,通常小於3公分[4][6][7]。在少數情況,同側或兩個乳房中,同時或先後出現多顆腫塊,甚至可以成長到20公分;或者在乳房攝影中發現結節、鈣化或觸摸不出來的小型腫塊[5]。當腫瘤內出血時,疼痛可能是某些個案的第一個徵候[2]。
乳房纖維腺瘤大部分是良性的,癌化的機會在1000人中約有3人。因為乳房纖維腺瘤從小葉中生長出來,小葉癌是乳房纖維腺瘤裡面最常發現的癌症,也有期刊報告過乳腺管原位癌的發生[2]。
發生原因
乳房纖維腺瘤與荷爾蒙有關,經常在停經後消退。大量攝取蔬菜水果、高生育數量、少使用口服避孕藥以及適當運動與腫瘤低發生率相關[9]。
病理學

腫瘤呈現圓形或卵形,具有彈性與光滑表面,切面通常為同質紮實的灰白色或黃褐色組織。小管周型具有完整被膜與漩渦狀的外表,而小管內型則擁有不完整的被膜[10]。
乳房纖維腺瘤呈現基質與上皮組織的雙重增生,可以呈現小管周型(基質圍繞著上皮結構)和小管內型(增生的基質壓縮上皮結構而形成裂縫)兩種型態,但沒有臨床表現的差別[4]。與惡性腫瘤相比,乳房纖維腺瘤擁有較少血管的基質[4][7][10]。而且,在單一終末腺管單元中,纖維母細胞基質包圍增生的上皮而形成管狀空間[11]。
診斷
乳房纖維腺瘤的診斷方法包括:臨床檢查、醫學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術,和細針抽吸細胞診斷。
-
組織照(蘇木精-伊紅染色),小管周型(左下方)和小管內型(右上方)
-
細針抽吸細胞診斷(吉姆薩或迪夫快速染色)
-
細針抽吸細胞診斷(柏氏染色)
-
病理組織照,粗針切片(蘇木精-伊紅染色)
-
病理組織照(蘇木精-伊紅染色)
-
超音波照
治療
大多數的乳房纖維腺瘤只需要持續追蹤,其他則是接受切除手術,只需要少量切口邊緣組織[10][14]。因為細針抽吸細胞診斷常是可靠的診斷工具,有些醫師決定不開刀切除,而使用臨床理學檢查與乳房攝影追蹤病灶的生長速度。小於50歲的女性每個月小於16%的生長速度,或大於50歲女性有小於13%的速度,是可以持續追蹤不需要開刀的安全速度[15]。
奧美昔芬對某些乳房纖維腺瘤患者有效[16]。
在完全切除後,乳房纖維腺瘤大部分沒有復發的現象[4]。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01年核准冷凍療法為手術切除外的一種安全有效、最小侵入性治療選項[17]。在此治療過程中,超音波導引探針進入乳房腫瘤部位,然後使用極度低溫來摧毀異常細胞[18],細胞隨後被重新吸收到體內。這項療法可以在門診進行,並只需使用局部麻醉,比起手術留下較少疤痕組織,而且較少乳房變形的後遺症[18]。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