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歷山大·米肖·布羅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歷山大·米肖·布羅茲(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Александар Мишо Броз;1941年5月24日—)是一位克羅地亞外交官,為南斯拉夫總統約瑟普·布羅茲·鐵托的幼子。
生平
1941年5月24日,他出生於南斯拉夫王國薩格勒布,出生時被命名為「亞歷山大」;戰爭期間,使用化名「米肖」,後來一直沿用這個名字。
在他出生前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蔓延到南斯拉夫,他的父親約瑟普·布羅茲·鐵托是當時仍屬非法的南斯拉夫共產黨的總書記,於1941年5月16日(他出生前數日)被迫前往貝爾格萊德。按照當時地下革命生活的規定,女性地下工作者應將新生兒交由他人撫養,以免自身和孩子因被捕而面臨風險,但他的母親赫塔·哈斯最初拒絕這樣做,親自照料兒子。哈斯的母親普里斯卡以及鐵托的好友弗拉基米爾·維萊比特曾協助照顧孩子。
1941年11月,由於赫塔·哈斯面臨被捕危險,她將6個月大的亞歷山大交由另外一個家庭撫養,自此亞歷山大成為最年幼的地下活動人員之一,使用化名「米肖」。他的母親後來被捕,並於1943年被用以交換戰俘而獲釋,轉移到解放領土。在戰爭結束前,米肖一直不認識自己的親生父母;他第一次見到父親是在1945年4月,與母親重逢則是在同年5月。
戰後,米肖在貝爾格萊德生活,住所距其父——當時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總理——很近。他的生活起居,以及後來其異母兄扎爾科·布羅茲在第一段婚姻中所出的子女——約瑟普·布羅茲(暱稱「約什卡」)和茲拉蒂察·布羅茲——的照料,主要由鐵托的侄女瑪麗亞負責(她是鐵托的長兄馬丁·布羅茲的女兒)。米肖在貝爾格萊德完成小學和中學教育,隨後前往薩格勒布,畢業於薩格勒布大學法學院。
畢業後,他在經濟領域工作。最初,在「普爾沃馬伊斯卡」工具機廠任出口科長和對外貿易總監,之後在INA石油公司任進出口部門主管,並在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擔任對外事務委員會委員。1983年—1993年,他在INA石油公司擔任高層職務。
1991年克羅地亞獨立後,經時任克羅地亞總統弗拉尼奧·圖季曼提名,他進入克羅地亞外交部,先任外交部長顧問,後任克羅地亞駐俄羅斯全權公使、克羅地亞駐埃及全權公使。2004年—2009年,任克羅地亞駐印度尼西亞大使。
他與米拉·科辛茨結婚,育有1女、1子:亞歷山德拉·薩莎(生於1969年)和安德烈(生於1973年),並有三位孫輩:薩拉、盧卡和齊塔。現在,他居住在薩格勒布[1][2][3][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