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傑伊街-都會科技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傑伊街-都會科技車站map
Remove ads

傑伊街-都會科技車站(英語:Jay Street–MetroTech station)是美國紐約地鐵一個地下車站綜合體,有IND福爾頓街線IND卡爾弗線BMT第四大道線服務。綜合體位於布魯克林下城都會科技中心英語MetroTech Center(鄰近傑伊街及威爾勞比街)旁邊,設有以下列車服務:

  • A線F線R線(任何時候停站)列車
  • C線(任何時候停站(深夜除外))列車
  • N線(僅深夜停站)列車
  • W線(僅尖峰時段停站)列車
事实速览 車站統計, 地址 ...
Remove ads

綜合體設有兩個分離而垂直的車站,過去分別名為「傑伊街-區公所車站」(英語:Jay Street–Borough Hall station)和「羅倫斯街-都會科技車站」(英語:Lawrence Street–MetroTech station),並不連結。2010年作為車站翻新的一部分,大都會運輸署興建了一條通道連接兩個車站,並將綜合體無障礙化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G 街道 出入口
B1 夾層 閘機、車站詢問處
升降機位於:
  • 無障礙設施 傑伊街及威爾勞比街西北角
  • 介乎橋街及杜菲爾德街的威爾勞比街南側,威爾勞比街100號英語AVA DoBro。註:不可無障礙通行
B2 北行 紐約地鐵F線牙買加-179街約克街
島式月台,左/右側開門 無障礙設施
北行 紐約地鐵A線英伍德-207街高街
紐約地鐵C線168街(高街)
南行 紐約地鐵A線勒弗茲林蔭路/遠洛克威/洛克威公園霍伊特街-歇爾美角街
紐約地鐵C線尤克利德大道(霍伊特街-歇爾美角街)
島式月台,左/右側開門 無障礙設施
南行 紐約地鐵F線康尼島-斯提威爾大道卑爾根街
[note 1]
B3 北行 紐約地鐵R線森林小丘-71大道(深夜時往白廳街-南碼頭法庭街
紐約地鐵N線 深夜時、紐約地鐵W線 尖峰時段往迪特馬斯林蔭路(法庭街)
島式月台,左側開門 無障礙設施
南行 紐約地鐵R線灣脊區-95街德卡爾布大道
紐約地鐵N線 深夜時往康尼島-斯提威爾大道(德卡爾布大道)
紐約地鐵W線 尖峰時段往86街-格雷夫森德(德卡爾布大道)

此站設有地下3層。僅位於地面下方的是IND夾層,然後是IND月台,最後最深層的是BMT月台[6][7]。BMT月台亦擁有其夾層,另外設有一條樓梯、兩條扶手電梯以及一部升降機連接IND夾層[1]

兩個車站只位於一個街區之隔,但77年來兩站都沒有任何連接[8]。1981年,MTA將此站IND部分與其他69個車站列為最糟糕的地鐵站[9]。然而,2005年計劃翻新12個地鐵站的計劃,包括兩個傑伊街-都會科技車站均無限期押後[10]

2007年3月批出了車站翻新的合約[1]大都會運輸署興建了一條長175英呎的轉乘通道,作為其2005-2009年度資金計劃的一部分[11]。該項1億6450萬美元計劃同時將車站改建為符合美國殘疾人法案[1][12]標準以及改善上夾層的外觀 [11]。2010年12月10日轉乘通道開通時,綜合體啓用現時名稱[1][2][13][14]。轉乘通道預計每日有大約35,000名乘客受惠[1]

2009年在此站安裝的藝術品名為「Departures and Arrivals」,由本·斯奈德製作。此藝術品包括長173英呎的玻璃馬賽克,描繪了不同動物,包括歐椋鳥、麻雀、獅子魚、鸚鵡、虎甲蟲以及錦鯉魚[15],作為MTA交通藝術英語MTA Arts & Design計的的一部分,在車站綜合體翻新時安裝[11]

Remove ads

IND月台

事实速览 車站統計, 系統 ...

傑伊街-都會科技車站(英語:Jay Street–MetroTech),興建車站綜合體前曾稱為「傑伊街-區公所車站」(Jay Street–Borough Hall),同時是IND福爾頓街線和IND卡爾弗線的快車地鐵站。此站設有兩個島式月台和四條軌道可作為跨月台轉車站使用。福爾頓街線使用中央「快車」軌道;而卡爾弗線則使用外側「慢車」軌道[6]。雖然現時所有路線都將IND第八大道線列車引往福爾頓街線;都將IND第六大道線列車引往卡爾弗線,但車站以北設有剪式橫渡線,容許第八大道-卡爾弗或第六大道-福爾頓街服務運行,不過這些轉轍器只在服務受干擾時使用[17]

每個月台都設有6條樓梯和一部升降機,上升到全長的夾層。翻新以前,整個夾層都在付費區內,但翻新時分隔成為兩部分[6]。現在,夾層有一個較大的南面部分,連往南出口、中央出口以及前往BMT月台的通道,另有一個較小的北面部分,只連往北出口。兩部分的夾層被一面大型白式牆壁阻隔[6]

Remove ads

BMT月台

事实速览 傑伊街-都會科技Jay Street–MetroTech, 車站統計 ...

傑伊街-都會科技車站(英語:Jay Street–MetroTech),車站興建以前稱為「羅倫斯街-都會科技車站」(Lawrence Street–MetroTech),是BMT第四大道線的一個慢車地鐵站,設有一個狹窄的島式月台和兩條軌道。與IND車站不同,軌道牆壁上沒有瓷磚[7][17]

月台上方一個狹窄的夾層連接車站兩個最東端的閘機區。其仍設有原初的方向指示牌「往羅倫斯街」和「往橋街」[7]

此月台設有一個狹窄的只往上的扶手電梯,避開羅倫斯街和威勞比街的閘機,前往一個小型空間,只設有兩部全高式只限出閘的閘機。一條很短的樓梯連接該空間和該路口的東南角街梯[7]

運鈔列車月台

Thumb
運鈔列車英語Money train門,在IND月台南行軌道
Thumb
紐約地鐵一個已退役的運鈔列車車箱

過去,在地鐵站付費的現金將由運鈔列車英語money train收集,並送到一個特別門,前往傑伊街370號英語370 Jay Street下方一個算錢室。月台在1951年建造[19],同年大廈開放[20][21][22],不過「運鈔列車」在1905年起就已經在系統內使用[23]。月台選擇在傑伊街370號旁的原因是因為其較方便,所有三間地鐵公司都在附近設有隧道[19]。代幣在1951年成為紐約市公共交通媒介英語New York City transit fares,而代幣在2003年才在包括地鐵的整個紐約市公共交通系統停用。這意味着運鈔列車再也沒有使用必要,2006年12月月台關閉[19][23]。運鈔列車同時退役,但理由不同:它們運行緩慢,而大都會運輸署關注運鈔列車將延誤其他列車營運[24]。運鈔列車現時成為鄰近的紐約交通博物館展品的一部分,而由2015年10月起,博物館加入了另一項展覽:「傑伊街370號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370 Jay Street),顯示大廈各種用途的歷史[25]

現時組成紐約地鐵的三間前公司(INDBMT以及IRT)都擁有各自的運鈔列車月台[19]。IND運鈔列車在IND卡爾弗線北行軌道卸鈔[26],現時仍可看見的門,其牆壁連接保險庫[19]。BMT來說在此站以西設有第二月台,在兩條軌道的剪式橫渡線後面[27],同時是三個運鈔列車月台當中最深的[26]。第三個月台位於IRT東公園道線隧道,通過此地區附近,出於同樣目的而興建[26]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