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利福德·杜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利福德·沃爾特·杜邦 GCLM英語Legion of Merit (Rhodesia)ID英語Independence Decoration (Rhodesia) (英語:Clifford Walter Dupont,1905年12月6日—1978年6月28日),是一位出生於英國羅得西亞政治家,曾擔任該國行政官(1965年至1970年)和總統(1970年至1975年)職位。杜邦出生於倫敦,有律師資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北非擔任英國皇家炮兵的軍官,之後於1947年首次到訪南羅得西亞。一年後,他回國開辦了一個牧場,並在1950年代初定居,此時該國已成為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的領土。

事实速览 羅得西亞總統, 總理 ...

1965年11月11日,當伊恩·史密斯領導下的羅得西亞政府發布了從英國的單方面獨立宣言英語Rhodesia's 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時,作為副總理英語Deputy Prime Minister of Rhodesia的杜邦是第二個簽署的人。史密斯試圖任命杜邦為總督,以取代英國任命的總督英語Governor of Southern Rhodesia漢弗萊·吉布斯英語Humphrey Gibbs,但未能如願,轉而任命他為行政官[1]他一直擔任這一職務,直到1970年,在宣布成立共和國後,他成為總統。在最後一次任命期間,他因身體不適,於1976年退休,兩年後的1978年去世。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杜邦於1905年12月6日出生於倫敦,具有胡格諾派背景[2],父母是阿爾弗雷德·沃爾特和威妮弗雷德·瑪麗·杜邦[3],他們的家庭由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組成,後來又增添一個妹妹[4]。他的父親創辦了一家商業公司,主要從事「抹布貿易」[5]。杜邦曾在彼謝普斯托福學院英語Bishop's Stortford College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學習法律[3]。他於1929年取得律師資格,並於1933年成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

杜邦大學期間曾在皇家炮兵軍官訓練團服役[3],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被委任進入炮兵部隊,並擔任一個輕型防空營的副官。1944年歐洲解放期間,他曾在北非服役,是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幕僚,以陸軍部官員的身份結束了戰爭[6]

移居羅得西亞

1947年,杜邦曾短暫訪問南羅得西亞,1948年返回。他在索爾茲伯里(現在的哈拉雷)以南的費瑟斯通購買了土地,把那裡變成了一個成功的養牛場。他在1950年代初定居,當時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已經成立,包括南羅得西亞作為其領土構成的一部分,但他最初沒有參與政治。在這十年的晚些時候,悲劇襲擊了他多次:1957年,他的第二任妻子去世,1958年,他的兒子和女兒都死於空難。[7]

初入政壇

1958年,他進入政壇,在維多利亞堡(現馬斯溫戈)聯邦選區贏得自治領黨英語Dominion Party選票。四年後的大選中英語1962 Southern Rhodesian general election,他代表羅得西亞陣線(RF)參選,並成功當選南羅得西亞議會議員。與此同時,他被任命為司法部長。[8]

然而,杜邦對總理溫斯頓·菲爾德英語Winston Field的表現並不滿意,1963年中非聯邦解體後,菲爾德未能從英國獨立,他和被稱為「牛仔」的德斯蒙德·拉德納·伯克英語Desmond Lardner-Burke聯合起來推翻了菲爾德,並任命伊恩·史密斯為總理。[9]

1964年10月,杜邦挫敗了羅伊·韋倫斯基爵士在聯邦解體後重新進入羅得西亞政壇的企圖[7]。韋倫斯基曾擔任反對黨聯合聯邦黨英語United Federal Party(他將其更名為羅德西亞黨)的領導人,並在阿倫德爾參加補選,但杜邦有意辭去了當前所代表的選區以與他競爭[10]。選舉中,杜邦以1079票對633票擊敗了韋倫斯基[11]

杜邦與崛起的RF政治家伊恩·史密斯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協助後者於1964年成為總理英語Prime Minister of Rhodesia,並因此晉升為史密斯的副手。作為羅得西亞副總理英語Deputy Prime Minister of Rhodesia,他負責外交事務,並於1965年6月增加了國防部長職務。

羅德西亞單方面宣布獨立

從1964年8月起,杜邦擔任羅得西亞副總理,並擔任史密斯的外交部長(從1965年6月起增加了國防部長職務)。當史密斯於1965年11月11日發表單方面獨立宣言英語Rhodesia's 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UDI)時,杜邦是該文件的第二位簽署人。

史密斯政府最初繼續宣稱效忠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因此,它繼續承認伊麗莎白為國家元首,並宣誓效忠「羅德西亞女王伊麗莎白陛下及其繼承人和繼任者」[12]。與此同時,史密斯政府不再承認她的「合法」代表總督英語Governor of Southern Rhodesia漢弗萊·吉布斯爵士英語Humphrey Gibbs的權威。當吉布斯根據白廳的命令正式解僱史密斯和他的整個內閣時,史密斯堅持認為吉布斯解僱政府的保留權力已經不復存在[1][13]。相反,11月17日,他任命杜邦為「代理行政官[14][15]

UDI的反對者認為這是非法之舉,如立法議會的獨立議員阿恩·帕利英語Ahrn Palley,他拒絕承認杜邦的職位,並在杜邦發表致辭時退出了議會開幕式。[16]

1965年12月2日,史密斯給女王寫了一封親筆信,要求她接受杜邦為羅得西亞的總督[17]。對此,白金漢宮回應稱,「女王陛下無法接受所謂的此類建議,因此很高興指示不對其採取任何行動」[18]。史密斯試圖維護他作為女王陛下的羅得西亞總理所聲稱的特權。然而,英國在國際社會幾乎一致的支持下,堅持認為吉布斯是女王在其仍然認為是南羅得西亞殖民地的唯一合法代表,因此是該地區唯一的合法當局。

根據1965年《憲法》,如果女王在首相提出建議後14天內沒有任命總督,則應任命攝政[19]。然而,為了尊重王室,12月16日,史密斯修改了最初的計劃,杜邦被任命為政府行政官[20]。他將繼續使用這個頭銜,直到1970年宣布成立共和國[21]

在1969年6月24日舉行的憲法公投英語1969 Rhodesi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中,以白人為主的選民批准了一部新憲法,使羅得西亞成為一個共和國,總統擔任國家元首[22]。立法議會於11月17日通過了一項法案,並於11月27日由杜邦簽署成為法律[23]。杜邦作為行政官的最後一項職責是於1970年3月2日簽署共和國宣言[24]

Remove ads

總統

1970年3月2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後,杜邦被任命為臨時總統,等待4月10日根據新憲法舉行的選舉[25]。當羅得西亞正式宣布為共和國時,議會於4月14日選舉杜邦為總統[26]。在任期後期,他因長期健康狀況不佳,於1975年12月31日退休。

個人生活

克利福德和芭芭拉·杜邦於1933年在倫敦結婚。他們於1942年離婚,育有兩個孩子:希拉里和格雷厄姆。1942年,格雷厄姆在英格蘭童年時去世。1946年,他在肯辛頓登記處與第二任妻子貝蒂·伍德結婚。伍德比他小十五歲。1947年,他們生下一個兒子,斯蒂芬。貝蒂於1957年在索爾茲伯里去世,安葬在沃倫山。1958年,他的兩個孩子希拉里和斯蒂芬因其乘坐的中非航空公司英語Central African Airways航班在班加西附近墜毀英語Central African Airways Flight 890而喪生。[27]

1963年5月23日,他與來自康沃爾郡的阿梅內爾·瑪麗·貝蒂·班納特結婚[28],她是羅得西亞陣線的分支組織成員。他們沒有生下孩子。阿梅內爾於2000年4月10日在哈拉雷去世。[29]

1978年6月27日,杜邦因被認為患癌症而在接受鐳治療時去世。[30]

獲獎經歷

出版物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