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National Linguistics Olympiad,NOL),是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全國語言學奧賽工作委員會、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中國區組委會、青少年國際競賽與交流中心主辦的主要面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學生的每年一度的語言學學科奧林匹克競賽[1]。此項賽事由擔負着在中國大陸範圍內為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IOL)選拔和輸送合格選手的任務。自2021年起,也稱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區(International Linguistics Olympiad China)。
![]() |
Remove ads
概要
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是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中國(大陸)代表隊的選拔比賽,共分為全國初選和終選兩輪。在全國初選中表現出色的團隊和個人按照一定比例入選全國終選,由主辦方組織在統一地點進行比賽。
全國終選與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類似,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個人賽包含5道題,須在5小時內完成;團體賽則僅包含一道難度極大的大題,每個團體的2-4名學生共同在三小時內解答。個人賽通常每道題滿分20分,分為回答題目和解釋語言規則兩部分,僅回答題目而不解釋語言規則只能獲得部分分數,而團隊賽的題目形式和得分機制變數較大。每道題目都是以全世界範圍內業已研究過的特殊語言現象為材料,為參賽者展示不同語言的差異,並給出足量的已知信息,要求參賽者據此探求背後的規則[2]。參賽者不需通曉多種語言或了解大量語言學知識,所有問題都能在考題範圍內找得到答案,不過擁有多語言背景和一定的語言學知識通常對答題有幫助[3][4]。
全國初選則僅設置個人賽,題目較全國終選難度略簡單,包含4道題,須在3小時內完成。每道題滿分20分,僅需回答題目而毋需解釋語言規則。
Remove ads
參賽及評獎規則
全國初選面向全體9-12年級學生開放報名,可以選擇個人報名或2-4人組隊報名。組委會將聯繫考生附近的合作考點安排考試,合作考點通常是考生所在的中學或附近的教育機構[5]。晉級全國終選的方式分為個人晉級和團隊晉級。組隊報名的選手若團隊總分未到達晉級標準但個人分數達到個人晉級標準,則按照個人晉級。評獎規則如下:
全國終選僅有獲得晉級資格的選手可以報名,且必須組隊報名。初選按照團隊晉級的隊伍若全隊確認參加,則成員不變;按照個人晉級的成員可以自行或服從組委會分配與其他個人組隊或加入一支部分成員退賽的晉級隊伍。全國終選的評獎分為個人獎、團隊獎和總分獎。個人獎即參照個人賽得分依照百分比評獎;團隊獎即參照團隊賽得分依照百分比評獎;總分獎是由個人賽得分(占比80%)與團隊賽得分(占比20%)疊加後依照百分比評獎。具體規則如下:
註:以上評獎比例依照賽事具體情況時有變更。
全國終選還設立五個最佳解題獎,授予每道題目得分最高者,出現最高分有多人的情況則並列獲獎。但若一道題目有大量選手同時獲得最高分(如2021年終選第一題有40%的選手獲得滿分),則該題不予設立最佳解題獎。
在終選個人賽中排名前12的選手獲得中國代表隊候選人資格,將會被邀請在頒獎典禮後參加面試(自2023年起改為線上面試)。組委會將根據選手的面試表現和個人賽分數選出8位表現出色者組成代表隊參與本年度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
Remove ads
歷史
- 2012年,第一屆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北京舉辦,首次遴選中國(大陸)代表隊參加了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此後至2019年,中國(大陸)代表隊每年都參加了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
- 2020年4月,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初選首次線上舉辦。8月中國大陸疫情情況好轉,終選得以線下在江蘇崑山舉行。由於原定於拉脫維亞舉辦的2020年度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取消,組委會轉而決定遴選代表隊參加推遲至9月舉辦的亞太語言學奧林匹克,代表隊由原8人改為12人,獲得面試資格的候選人由原12人改為17人。
- 2021年4月,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初選繼續線上舉辦。隨後6月的全國終選原定在江蘇崑山舉行,後又因為疫情臨時變更為線上舉行,在終選中取得前30名(金牌)的選手受邀參加7月在江蘇崑山舉辦的全國總決選。全國總決選中的前12名獲得了面試資格,而在面試中表現出色的8人組成代表隊以線上參加了同月舉辦的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
- 2022年4月,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初選恢復線下舉辦。7月,全國終選在杭州如期線下舉行。然而,主辦方ITCCC稱,由於大陸當前防疫政策「不具備出入境參加活動的充分條件」,中國大陸因此無緣出席本年度在英屬馬恩島舉辦的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但在終選中個人成績排名前八的選手仍獲得中國大陸代表隊榮譽資格。
歷年中國代表隊成員[6]
Remove ads
社會評價
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在2012年創立時,教育界普遍將其視為一項教育理念上具有先進性、學術上具有前沿性、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學科競賽和交流項目,受到來自中國語言學學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等學術組織,清華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學者們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的學術支持[7]。2014年,中國北京獲得國際語言學奧賽舉辦權。2014年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於7月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有近30個國家的青少年選手匯集北京,引起國內各大媒體廣泛關注[8]。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獎項雖不在自主招生等高校升學計劃的考慮範圍內,但仍被視為重要的高中生學術榮譽,時常出現在各知名中學的喜報上。
2020年9月6日,新京報刊發文章報道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可能涉嫌違規問題。其調查顯示教育部公布的2020-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中並不包括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並且賽事的承辦方青少年國際競賽與交流中心(ITCCC)既未在民政部登記,也未在地方登記,可能涉嫌缺乏辦賽資質。新京報記者稱,針對該機構在未通過白名單審核情況下仍在違規辦賽的行為,中國教育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議向教育部舉報[9]。目前,青少年國際競賽與交流中心(ITCCC)未對此事作出正面回應。另外,針對此事有往屆參賽者表示,新京報相關記者忽略了競賽受到來自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等學術組織的學術支持,歪曲了賽事組委會為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隊提供全部費用等事實,報道觀點存在爭議。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