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骨蜥魚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全骨蜥魚屬(學名:Holosteus,意為「完整的骨架」)是一類已滅絕的仙女魚類,模式種犬全骨蜥魚生存於中始新世(約50——48百萬年前)的蒙特波卡地區,菲耶尼全骨蜥魚生存於漸新世的羅馬尼亞。[1]
Remove ads
描述
全骨蜥魚屬是中等大小的細長魚類,總體長可超過60厘米。全骨蜥魚屬的頭很窄,眼睛很小,與現生金梭魚屬一樣下顎長於上顎且長着鋒利的長牙。全骨蜥魚屬的身體後半部長有兩個小背鰭,第二個背鰭在臀鰭正上方,而第一個背鰭位於腹鰭正上方,尾鰭呈明顯的分叉狀。全骨蜥魚屬的體表完全沒有鱗片,身體中央沿着背部有一條寬而均勻的暗帶。
全骨蜥魚屬有着一系列與現生魣蜥魚屬相似的特徵,使得古生物學家能夠將其與其它魚類區分開來:位於眼眶後緣下方的方骨和關節骨之間有關節;上頜骨上有較小的彎曲形牙齒,上顎和下顎上有無鋸齒狀或波紋狀邊緣的大而薄的尖齒;臀鰭約有19-22根鱗質鰭條,腹鰭則約有10-12條,還有5或6根尾下骨(hypural),背鰭葉前方有起支撐作用的骨質軟鱗。[2]
分類
犬全骨蜥魚最早由路易士·阿格西於1835年根據發現於維羅納省蒙特波卡化石庫的化石進行描述。[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全骨蜥魚屬都與沃爾特在幾年前描述的劍鰭魚屬(Xiphopterus)相混淆,並且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個疑難名。由於這種分類上的混亂,全骨蜥魚屬/劍鰭魚屬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類具有特殊形態的鯖科魚類,但目前認為全骨蜥魚屬是仙女魚目魣蜥魚科的成員。
在魣蜥魚科中,全骨蜥魚屬與生存於漸新世波蘭的瑪利亞巴甫洛夫魚(Pavlovichthys mariae,最初被描述為瑪利亞全骨蜥魚)表現出顯著的親緣關係,二者同屬已滅絕的全骨蜥魚亞科。另一個歸入全骨蜥魚屬的物種,發現於羅馬尼亞漸新世地層的菲耶尼全骨蜥魚,很有可能屬於巴甫洛夫魚屬。[4]
古生態學
全骨蜥魚屬及其相關屬的特殊形態在許多方面都與多種伏擊型掠食性魚類相似,這表明在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後早期新生代真骨魚開始進行顯著的輻射適應的背景下,魣蜥魚類開始常試新的捕食策略。[2]
擴展閱讀
- (EN)Holosteus esocinus[失效連結], su Fossilworks.org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