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凱瑟琳·帕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凱瑟琳·帕爾(英語:Catherine Parr,1512年—1548年9月5日),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六個妻子中的最後一位,瑪莉一世、伊莉莎白一世的繼母。她於1543年-1547年為英格蘭王后,之後為英格蘭太后。她是英格蘭結婚次數最多的王后,有過四位丈夫。亨利八世於1547年逝世後,凱瑟琳·帕爾改嫁於第一代休德利的西摩男爵托馬斯·西摩,一年後因生產而亡。
Remove ads
生平
凱瑟琳·帕爾生於西北英格蘭威斯特摩蘭的坎達爾堡,她的祖先自14世紀起就在此居住了。她是家中的長女,父親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後裔、北安普頓郡霍頓家族的托馬斯·帕爾爵士,母親是北安普頓郡的格林斯諾頓的托馬斯·格林爵士的女兒莫德·格林。她有一名弟弟,即後來的北安普頓侯爵一世威廉·帕爾,還有一名妹妹,即後來的彭布魯克伯爵夫人安妮·赫伯特。她的父親托馬斯爵士是北安普頓的郡守治安官,守衛長及監察官,為亨利八世效命。她的母親帕爾夫人則是亨利八世第一位妻子阿拉貢的凱瑟琳的侍從女官,雖然她沒有傾國的美貌,但她十分聰明。
1529年,凱瑟琳時年17歲,嫁給了蓋恩斯伯勒的博羅男爵二世愛德華·博羅。愛德華於1532年春天去世。
1534年她嫁給了北約克郡的斯內普的拉提默男爵三世約翰·內維爾。1536年,在求恩巡禮事件中,凱瑟琳和她的兩個繼子女被北方叛亂者俘虜為人質。約翰·內維爾1543年去世。
在阿拉貢凱瑟琳的女兒瑪麗公主的宅邸中,凱瑟琳·帕爾以賢淑美麗聞名,引起了國王亨利八世的注意,即使沒有過人的美貌,她的機智和博學在宮廷中贏得了廣泛的尊重,在第二任丈夫過世後,這名富有的遺孀與第一代休德利的西摩男爵托馬斯·西摩—即珍·西摩王后的兄弟相戀,但國王垂青於她,她不得不接受了國王的愛意。
Remove ads

凱瑟琳與亨利八世於1543年7月12日在漢普頓宮成婚,雖然她並沒有閉月羞花的美貌,但是在她是否是處女這個問題上倒也不用費什麼心思。她是亨利取得愛爾蘭國王頭銜後第一位兼任愛爾蘭王后的英格蘭王后。作為王后,凱瑟琳或多或少緩和了亨利八世與首任王后凱瑟琳所生的女兒瑪麗、與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所生的女兒伊麗莎白三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她們後來先後繼位為瑪麗一世及伊麗莎白一世。她同樣與珍·西摩所生的兒子—後來的國王愛德華六世關係也很好。她成為王后以後,她的叔叔霍頓的帕爾男爵一世威廉·帕爾成為了她的宮務大臣。
在1544年7-9月這三個月間,凱瑟琳在亨利八世在他最後一次在法國的失敗征戰期間被任命為攝政。得益於她的叔叔被任命為攝政議員,並且溫和地對待托馬斯·克蘭麥(坎特伯雷大主教)及赫特福德伯爵一世愛德華·西摩,凱瑟琳獲得了行之有效的控制,可以按照她的意願行使權力。她處理了亨利八世在法國戰役時的供給、財政及召集等問題;簽署了五份皇家公告;越過與蘇格蘭複雜而不穩定的關係,同她在北部邊界地區的軍官保持了穩定的聯絡。一般認為她作為攝政的行為、人格力量及威嚴及後來的宗教信仰,都深深的影響了她的繼女伊麗莎白一世。
她的宗教觀點是複雜的,並且缺乏證據來描述。儘管她肯定生於宗教改革之前,被作為一個天主教徒來撫養,但她後來變得對「新信仰」富有同情心及興趣。在1540年代中期說她實質上是個新教徒其實是一種假說,我們現在都明白這個詞。我們可以肯定在亨利八世死後,她懷有很強烈的改革觀點。此時她的第三本書《罪人的訴苦》在1547年末出版。這本書提振了新教徒孤立信仰原理的學說,其中一些內容被天主教會認為是異端。在亨利八世死後到她出版這本書,她極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展出這些觀點。她同情安妮·阿斯科,後者強烈反對天主教的的聖餐信仰,也說明她不僅僅對一個新宗教持同情態度。
無論她是否真的正式改信新教---這其實不太可能---凱瑟琳都被認為改革得太多了而遭到天主教及反新教的官僚的懷疑,如斯蒂芬·加德納(溫徹斯特主教)及托馬斯·賴奧斯利勳爵(大法官)。他們在1546年還試圖讓國王來反對她。還有一份逮捕令被擬定,並且歐洲都盛傳國王被王后的好友薩福克公爵夫人凱瑟琳·威洛比所吸引。[2]然而,凱瑟琳王后設法發誓說她只是國王在飽受腿傷折磨時與他辯論宗教問題而轉移他的注意力罷了,以此與國王達成和解。

亨利八世於1547年1月28日駕崩,凱瑟琳可以和她的舊愛第一代休德利的西摩男爵托馬斯·西摩結婚。他們在老國王駕崩後的六個月結了婚,並且得到了新國王的許可。當他們的聯姻公開時,還引起了一點小醜聞。凱瑟琳第一次懷孕,在35歲時候懷了西摩的孩子。這次懷有身孕對凱瑟琳來說很驚喜,因為她前三段婚姻都沒有懷孕。這次,她與丈夫的兄弟媳婦薩默塞特公爵夫人安妮·西摩發生了摩擦,焦點在於凱瑟琳的珠寶。公爵夫人爭辯珠寶是屬於英格蘭王后的,作為太后的凱瑟琳不應該再佩戴。相反,她作為護國公的妻子,應該是可以佩戴這些珠寶的人之一[3]。她還援引繼承法案,清楚的指出凱瑟琳在領土內比其他貴婦享有優先權,事實上,就優先權而言,薩默塞特公爵夫人排在瑪麗公主、伊麗莎白公主及被封為國王的姐妹克里維斯的安妮之後。最後,公爵夫人贏了爭論,也造成她與凱瑟琳的關係長期破裂;西摩兄弟也因此關係變差。托馬斯目睹了整個爭議過程,看清了他的兄弟為了社會地位而進行的個人攻擊。凱瑟琳的婚姻也變得緊張。十六世紀普遍認為懷孕期間不能進行性生活,西摩開始覬覦當時住在他們家裡的伊麗莎白公主。謠傳在與凱瑟琳結婚前他本來計劃娶伊麗莎白,後來據說凱瑟琳發現他們兩個還擁抱。無論是不是發生過這種事情,伊麗莎白於五月被送往另外一處府邸,從此再也未見過她的繼母。
凱瑟琳在1548年8月30日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一個名叫瑪麗·西摩的女孩。但六天後,即1548年9月5日在格洛斯特郡的休德利堡去世,一般認為她死於產褥熱。巧合的是,這與亨利八世第三個妻子珍·西摩的死因一樣。在缺乏分娩產後衛生護理的條件下,這也並不算不尋常。
不到一年後,托馬斯·西摩即以叛國罪被處以斬首。瑪麗被送往薩福克公爵遺孀凱瑟琳·威洛比處撫養。她是凱瑟琳的一個密友。一年半後,一項議會法案恢復了瑪麗的財產權,減輕了公爵夫人的負擔。最後一次在文獻中提及瑪麗·西摩是她的兩歲生日,儘管有故事流傳說她後來結了婚有了孩子,但多數歷史學家相信她在孩童時期就已夭亡。
Remove ads
身後
1782年,一個名叫Joseph Lucas的紳士在休德利堡禮拜堂的廢墟中發現了凱瑟琳王后的棺槨。他開啟了棺材並進行了觀察,歷經234年,她的屍體在一個出奇的好的環境中得以保存。據說她的一支胳膊仍然白皙且潤澤。他取了她幾縷頭髮後,封閉了棺槨並且重新安置在墓中。
在此10年後,她的棺槨又被多次開啟。1792年一群醉漢甚至回葬時還將棺槨上下顛倒,並且行事粗魯。當1817年官方正式開啟的時候,只剩下了一具骷髏。她的遺骨被移往白金漢公爵的墓地,那時他的家族擁有這個城堡。幾年後,新禮拜堂由喬治·吉爾伯特·斯科特設計、約翰·伯尼·菲利普建造,並為凱瑟琳王后營造了一個適宜的祭壇及墓穴。
史學
在流行的傳說中,凱瑟琳作為一個妻子更像她丈夫的護士。這種說法產生於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家及原女性主義者愛格妮思·斯特里克蘭的作品中。這種臆測在戴維·斯塔基的書《六個妻子》(Six Wives)中被質疑。他指出,因為亨利八世有數目龐大的醫生專為他的手和腳服務,並且凱瑟琳希冀生活得極具王后威嚴,這種說法對都鐸王室來說是有含混的猥褻意味的。凱瑟琳·帕爾在電影及電視中經常被比她大很多的女演員扮演,實際上她30歲出頭就與國王結婚,去世時也不過36歲[4]。
凱瑟琳的理智、道德正直、熾熱的宗教諾守、強烈的忠誠與奉獻精神為她在史學家中贏得了許多追慕者。包括戴維·斯塔基,女權主義活動家Karen Lindsey,安東尼亞·弗雷則,艾莉森·維爾,卡羅利·埃里克森,艾莉森·普洛登及蘇珊·詹姆斯。
Remove ads
歷史小說
以凱瑟琳·帕爾為主題的歷史小說:
- 《第六個妻子》,埃莉諾·艾麗斯·伯福德著,1953年
- 《常青藤王冠》(The Ivy Crown),Mary M. Luke著,1984年
- 《亨利八世的最後一個妻子》(The Last Wife of Henry VIII),卡羅利·埃里克森著,2006年
凱瑟琳·帕爾以次要人物出現:
- 《摩蘭王朝》系列第二部《黑暗玫瑰》(The Dark Rose),辛西婭·哈羅德-伊格斯著,1981年。主人公Nanette Morland被教導要站在凱瑟琳一邊,並且在凱瑟琳當了王后之後對她有了重新認識。
- 《馬修·沙德勒》 系列第四部《啟示》,C. J. 桑森著,2008年
Remove ads
影視戲劇

1933年,凱瑟琳·帕爾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在亞歷山大·科達導演的《亨利八世的私生活》中,查爾斯·勞頓扮演國王,埃弗利·格雷格扮演凱瑟琳·帕爾。這部電影沒有試圖描繪歷史上凱瑟琳的特質,而是將她的形象渲染成一種有保護心過重的、愛嘮叨的喜劇效果。
1952年,一部以浪漫化視角描寫托馬斯·西摩追逐伊麗莎白一世的通俗電影《年輕的伊麗莎白》中,斯圖爾特·格蘭傑扮演西摩,珍·西蒙絲扮演伊麗莎白,德博拉·克爾扮演凱瑟琳·帕爾。
1970年,在BBC六集電視劇《亨利八世的六個妻子》的最後一集「凱瑟琳·帕爾」中,羅莎莉·克拉奇利扮演凱瑟琳·帕爾,基思·米歇爾扮演亨利八世。在這部劇中,凱瑟琳對信仰的熱愛及理性的力量得到了凸顯。
1971年,描寫伊麗莎白一世生活的六集電視劇《伊麗莎白·R》中,葛蘭黛·傑克森扮演女王,在該劇第一集中,克拉奇利再次扮演凱瑟琳·帕爾。
1972年,電影《亨利八世的六個妻子》中,芭芭拉·利-亨特扮演的凱瑟琳·帕爾較有威嚴,基思·米歇爾在該片中再次扮演亨利八世。
2000年,根據美國青少年讀物《王室日記》改編的電視電影《伊麗莎白一世:都鐸王朝的紅玫瑰》(Elizabeth I: Red Rose of the House of Tudor)中,Jennifer Wigmore扮演凱瑟琳·帕爾。
2001年,戴維·斯塔基主持的紀錄片《亨利八世的六個妻子》中,Caroline Lintott扮演凱瑟琳·帕爾。
2003年,分為上下兩部的英國電視電影《亨利八世》中,克萊爾·霍爾曼扮演凱瑟琳·帕爾。下部主要描述珍·西摩和凱瑟琳·霍華德的故事,凱瑟琳·帕爾的戲份相對較少。
2007年,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上演了「A.E.霍奇納劇本創作獎」獲獎作品《Highness》。這部作品描述了凱瑟琳·帕爾的生活,以及亨利八世和她的繼女伊麗莎白一世的關係。[6]
Remove ads
封號及稱號
- Mistress Catherine Parr:凱瑟琳·帕爾女爵(1512年–1529年)
- The Lady Burgh:Burgh夫人(1529年–1532年)
- The Dowager Lady Burgh:Burgh太夫人(1532年-1534年)
- The Lady Latymer:Latymer夫人(1534年–1543年)
- The Dowager Lady Latymer:Latymer太夫人(1543年)
- Her Majesty The Queen:王后陛下(1543年–1547年)
- Her Majesty Queen Catherine:凱瑟琳王后陛下(1547年)
參考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