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赤壁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前赤壁赋
Remove ads

前赤壁賦》,又稱《赤壁賦》,為北宋文學家蘇軾知名的作品之一[1],為《後赤壁賦》的姊妹篇,並有書法真跡,該文物現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並指定為中華民國國寶

事实速览 宋蘇軾書前赤壁賦 卷, 藝術家 ...
Thumb
「赤壁月」,選自《月百姿》,月岡芳年

背景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宋神宗貶謫到黃州(今湖北黃岡),於元豐五年(1082年)寫下了這篇作品。作品描寫的是蘇軾與客人泛舟黃州赤壁(又名赤鼻磯,非赤壁之戰發生地赤壁市),談論赤壁之戰,進而討論至天地人生的過程。

元豐二年11月29日,上諭貶蘇軾為黃州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先後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赤壁賦。《前赤壁賦》寫於作者首次游覽黃州赤壁時。

真跡

Thumb
蘇軾《宋蘇軾書前赤壁賦卷》,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尺寸23.9× 258公分。

由蘇軾親筆書寫的《前赤壁賦》於1949年後運往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2],2006年後,該件因在文建會啟動古物分級審議前展出,並自啟動後不曾展出而延緩指定國寶。2024年1月5日,中華民國文化部因應國寶文物審查及文化資產保存法,以全名「宋蘇軾書前赤壁賦卷」將該件文物指定為中華民國國寶[3][4][5]

評論

赤壁賦被後世認為是蘇軾的思想境界逐漸趨於三教合一的徵兆,而其文學成就則繼承和廣大了蘇軾一貫的氣度及風采,逐漸成為中華文化中最著名、評價最高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蘇軾本人的代表作。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