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仲 (魯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仲(?—22年),南陽郡蔡陽縣人,中國新朝末年人物,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二哥,追封魯哀王

生平

南頓縣令劉欽娶湖陽樊重的女兒樊嫻都為妻,生了三個兒子:劉縯、劉仲、劉秀;三個女兒:劉黃劉元劉伯姬[1]

兄弟幼年喪父,由叔父劉良撫養。[2]

地皇三年(22年),劉縯自稱柱天都部。反新起義。十一月,劉縯打算進攻宛城,挺進到小長安聚,與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交戰,漢軍大敗。劉元和劉仲及劉姓宗族一同死亡的有數十人。[3]

建武二年(26年),劉秀封劉縯的次子劉興為魯王,嗣劉仲。[4]建武十五年四月癸丑(39年5月18日),追諡劉仲為魯哀王[5][1]

家族

世系圖

更多信息 東漢魯王劉仲家族世系 ...

子嗣

劉興

劉興(?-64年)是齊武王劉縯之子,被過繼給叔父劉仲

劉睦

北海敬王劉睦(?-74年),字公文,是中國東漢第2任北海王,北海靖王劉興之子。

劉睦年少時好學,博通書傳,漢光武帝很喜歡他,常被召入宮中。漢明帝劉莊當時為東宮太子,召劉睦侍從,入侍諷誦,出則執轡。開始對諸侯王的禁網疏闊,劉睦謙恭好士,交結頗廣,名士儒生都登門拜訪,千里交結,於是美名遠揚。永平七年(64年),劉興薨,劉睦嗣爵為北海王。永平年間,漢明帝當位,法制嚴峻。劉睦於是謝絕賓客,潛心音樂。年末派遣中大夫奉璧朝賀,告訴他向朝廷報告自己「志意衰惰,聲色是娛,犬馬是好」,以免明帝猜忌。永平十七年(74年)正月劉睦去世,[6]在位10年,敬王。善寫文章,著有《春秋旨義終始論》及賦頌數十篇。[7]

其子劉基劉威劉毅

劉復

劉復(?-?),東漢北海王劉興次子,建武三十年(54年)封臨邑侯(今山東東阿縣)。

頗富文才,漢明帝時經常主持朝廷講學事宜,曾任蘭台令史。又曾與班固賈逵同修漢史。有子劉騊駼

劉基

北海哀王劉基(?-86年)是東漢宗室,第三任北海王,北海敬王劉睦之子。

永平十七年(74年),劉睦薨,劉基嗣爵為北海王。永平十八年(75年),封劉基兩個弟弟為縣侯,兩個弟弟為鄉侯建初二年(77年),又封劉基弟劉毅為平望侯。劉基在位十二年(列傳作十四年),元和三年(86年)十月,劉基薨,在位12年。諡號,無子。漢章帝可憐他,不除其國。

劉威

北海王劉威(?-96年),是東漢北海王劉睦庶子、劉基庶弟。

75年,劉威封為斟鄉侯。90年7月3日,接替劉基為北海王。96年,朝廷以劉威非劉睦嫡子、又坐誹謗,收監入京,劉威於道上自殺。

劉毅

劉毅(?-?),北海敬王劉睦的兒子。於東漢建初二年封平望侯。[8][9]

劉騊駼

劉騊駼(?-126年),劉復之子,博學多才,封臨邑侯。

安帝永初(107年—113年)中任校書郎,與劉珍李尤奉命續撰《漢記》,徙至南宮東觀,故稱《東觀漢記》。曾與和馬融和劉珍在東觀校定《五經》。[10]又與從兄平望侯劉毅等撰寫《中興以下名臣烈士傳》,多散佚,僅〈上書請著太后註記〉存於《後漢書·和嘉鄧皇后紀》。126年,「劉珍等《東觀漢紀》垂成,會與劉騊駼、李尤等並卒。」[11]

劉普

北海頃王劉普(?-123年),東漢第五任北海王,北海敬王劉睦的孫子。

劉普初封壽光侯,永初元年(107年)五月丁丑,太后鄧綏晉封他為北海王。延光二年(123年),復封劉睦少子為亭侯。劉普在位十七年,延光二年六月丙申,劉普薨,其子劉翼嗣爵為北海王。

劉翼

北海恭王劉翼(?-137年),東漢第六任北海王,北海頃王劉普之子。

延光二年(123年)六月,劉普薨,劉翼嗣爵為北海王。延光三年(124年)二月,齊王劉無忌、北海王劉翼、樂安王劉延朝見漢安帝。劉翼在位十四年,永和二年(137年)三月辛亥,劉翼薨,諡號恭,子北海康王嗣位。

劉囗

北海康王劉囗,史書沒有記載他的名字。東漢第七任(末任)北海王,北海恭王劉翼之子。

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三月辛亥,劉翼薨,其子嗣位北海王。北海康王無後,他死後北海國沒有再冊封國王。漢獻帝建安十一年(206年),北海國除。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