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投區
臺灣臺北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投區,前身為「北投鎮」,位於臺灣臺北市西北郊,東側以磺溪上接中山樓右側山脊至馬槽橋沿山溝、南側以磺溪與士林區相望,北側鄰新北市三芝區與金山區,西側與新北市淡水區為鄰。全境面積為56.8216平方公里,是臺北市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
北投區自然資源豐富,並有台灣唯一的活火山大屯山,17世紀初西班牙文獻即有北投社域有硫磺的記載,除了盛產採礦外,其後也成為臺灣溫泉史的發源地,尤其受到日人看重,1896年由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臺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3],此後發展為觀光區,台灣著名的北投溫泉即位於該區[4][5],其他著名的自然觀光景點包括關渡風景區和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內尚有臺北榮總、北護大、馬偕專校以及數所醫療中心,醫療資源豐富,也使開發中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將以生技長照醫藥產業為主軸。2010年臺北市政府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北投區定櫻花為其區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Remove ads
歷史
北投區的地名依伊能嘉矩的記載是因為早期巴賽族認為地熱谷是女巫施法才會冒煙,以巴賽語裡的女巫「pataw(巴島)」稱之[6]。因與北投的臺語發音相像,故命名為「北投」。
- 昔日為巴賽族北投社(巴賽語:Ki-pataw,意為「巫女」)之地,17世紀初西班牙文獻記載為Quipatao、Quipatas,是約有八、九村社組成的大社,該地硫磺谷產有大量的硫磺,在西班牙人來到之前,社人即有開採硫礦交易,故較為富有,耶士基佛(Jacinto Esquivel)神父前往宣教與學習當地語言。1641年荷蘭人攻打雞籠並與淡水居民締和,1642年攻下雞籠,淡水地區的北投社等社群代表前往雞籠締和,荷蘭文獻記載此地為Rapan (Rappan); Kipatauw (Kijpatauw; Kijpatou; Kippatauw; Kipatou; Kipatouw; Kijpatauw; Kijpatou)等拼寫。[7]:69,74-77
 - 1697年郁永河來北投開採硫磺,紀錄於《裨海紀遊》一書中。
 - 18世紀康熙中葉後,漸有漢人屯墾當地。
 - 1875年北投隸屬於淡水縣芝蘭二堡。
 - 1911年松本龜太郎設立「北投陶器所」,生產「北投燒」。
 -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實行街庄制,北投隸台北州七星郡,設「北投庄」。
 - 1923年臺灣總督府為迎接皇太子裕仁,臺北廳廳長井村大吉興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同時整建成北投公園。
 - 1940年6月17日,北投庄升格為「北投街」。
 - 1946年臺北縣政府成立,隸屬臺北縣七星區北投鎮,1947年七星區併入淡水區,改隸臺北縣淡水區北投鎮
 - 1949年時劃歸草山管理局北投鎮,行政區仍屬於臺北縣[8]。
 - 1952年七虎籃球隊興建「七虎籃球場」,為當時台灣首座大型規模的夜間球場。
 -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院轄市時未併入。直到1968年7月1日隨臨近之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暨同屬陽明山管理局之士林鎮等鄉鎮劃入臺北市,成為北投區。
 - 1988年7月16日臺鐵淡水線因改建捷運停駛。
 - 1997年臺北捷運淡水線及新北投支線通車,其中唭哩岸站站名譯音自凱達格蘭族語之Ki-lrigan。
 - 2006年北投空中纜車動工,原預計2007年7月通車,但開工後因為爆發弊案及一些開發爭議,也受到當地居民反對。目前確定停建,臺北市政府與廠商協調中。
 - 2017年新北投老車站日式建築重返北投,於七星公園內重組。
 - 2017年「北投七虎球場」登錄為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 2018年北投22號公園正式更名為「北投社三層崎公園」。
 - 2021年北投區社福新地標「奇岩長青樂活大樓」正式啟用,樹立慢老新典範。
 - 2021年由北投區公所首度辦理「台灣籃球溯源 北投風華再現」展覽暨論壇會,開啟七虎球場再生工程。
 - 2021年「奇岩新社區社宅」完工。
 - 2021年北投市場改建-中繼市場動工。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臺北市北投區戶政事務所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底北投區戶數約10萬戶,人口約24.1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4,235人,是臺北市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奇岩里與湖田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1,205人與858人,其中奇岩里也是臺北市人口第二大里[9]。
Remove ads
政治

北投區公所是臺北市政府在北投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區長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副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11]。
- 北投鎮鎮長
 
| 屆 | 上任 | 卸任 | 鎮長 | 備註 | |
| 第一任 | 1946年1月 | ~ | 1946年4月 | 周碧 | 官派 | 
| 第二任 | 1947年1月 | ~ | 1947年3月 | 鄭如松 | 鎮民代表間接選舉 | 
| 第三任 | 1947年3月 | ~ | 1948年4月 | 陳振榮 | 鎮民代表間接選舉 | 
| 第四任 | 1948年4月 | ~ | 1948年12月 | 吳著錄 | 民選 | 
| 第五任 | 1949年1月 | ~ | 1951年6月 | 廖樹 | 民選 | 
| 第六任 | 1951年7月 | ~ | 1953年6月 | 廖樹 | 民選 | 
| 第七任 | 1953年7月 | ~ | 1956年6月 | 廖樹 | 民選 | 
| 第八任 | 1956年7月 | ~ | 1960年1月 | 廖樹 | 民選 | 
| 第九任 | 1960年1月 | ~ | 1964年2月 | 李德財 | 民選 | 
| 第十任 | 1964年3月 | ~ | 1968年6月 | 李德財 | 民選 | 
- 北投區區長
 
| 屆 | 上任 | 卸任 | 區長 | 備註 | |
| 第一任 | 1968.7月 | ~ | 1977.7月 | 張道炎 | 官派 | 
| 第二任 | 1977.7月 | ~ | 1982.8月 | 許培聰 | 官派 | 
| 第三任 | 1982.8月 | ~ | 1990.3月 | 林錫可 | 官派 | 
| 第四任 | 1990.3月 | ~ | 1993.9月 | 葉良增 | 官派 | 
| 第五任 | 1993.9月 | ~ | 1996.2月 | 盤治郎 | 官派 | 
| 第六任 | 1996.2月 | ~ | 1998.2月 | 楊勝雄 | 官派 | 
| 第七任 | 1998.2月 | ~ | 1999.3月 | 陳壽寶 | 官派 | 
| 第八任 | 1999.3月 | ~ | 2000.7月 | 劉錦興 | 官派 | 
| 第九任 | 2000.7月 | ~ | 2007.10月 | 張義芳 | 官派 | 
| 第十任 | 2007.10月 | ~ | 2016.4月 | 李美麗 | 官派 | 
| 第十一任 | 2016.4月 | ~ | 2020.6月 | 陳銘國 | 官派 | 
| 第十二任 | 2020.6月 | ~ | 2020.8月 | 陳奕源 | 官派 | 
| 第十三任 | 2020.9月 | ~ | 2023.1月 | 于保雲 | 官派 | 
| 第十四任 | 2023.2月 | ~ | 現任 | 吳重信 | 官派 | 
Remove ads
- 行政區劃沿革
 
| 起訖年份 | 行政區 | 
| 1901~1920 | 臺北廳士林支廳北投區 | 
| 1920~1940 | 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 | 
| 1940~1945 | 臺北州七星郡北投街 | 
| 1945~1947 | 臺北縣七星區北投鎮 | 
| 1947~1949 | 臺北縣淡水區北投鎮 | 
| 1949~1950 | 草山管理局北投鎮(管轄區) 臺北縣北投鎮(行政區)  | 
| 1950~1968 | 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 臺北縣北投鎮(行政區)  | 
| 1968~1974 | 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北投區 | 
| 1974~ | 臺北市北投區 | 
- 各里區劃
 

Remove ads
- 北投垃圾焚化廠-又稱「北投焚化爐」,位於北投區洲美街,由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管理,主要負責垃圾收受及處理、燃燒空氣、底渣、飛灰、廢金屬、蒸汽、凝結水、廢氣處理、廢水流程等等工作。廠內並附設「旋轉餐廳」(摘星樓-星月360度旋轉景觀餐廳,位於廠內120公尺高處),為全球首座煙囪上之觀景旋轉餐廳,提供民眾用餐與觀看360度窗外美景的地方。
 - 洲美運動公園北投焚化廠游泳館
 - 北投區農會
 -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 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 (改建中,預計2028年完工,住民暫移至台北市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的中繼空間)
 -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竹子湖氣象站、鞍部氣象站
 -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北投稽徵所
 -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一總隊總隊部
 - 台灣電力公司北投服務所
 - 台北捷運北投會館
 - 北投機廠
 - 臺北市北投運動中心
 - 北士羽球館
 - YMCA唭哩岸會館
 - 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
 - 台北市紗帽山溫泉發展協會
 - 台北市北投石牌商城商圈促進會
 - 財團法人台灣肯納自閉症基金會
 - 台灣導盲犬協會
 - 丹鳳山電視轉播塔
 -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 北投郵政訓練所
 -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百齡抽水站 (規劃中,預計2027年完工)
 
Remove ads
知名企業

宗教信仰與慶典活動
- 關渡宮:為北臺灣歷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媽祖廟。每年都會舉辦元宵節燈會。
 - 北投行天宮:主祀關聖帝君,即臺北行天宮的分廟。位在臺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4段18巷50號的關帝廟,提供收驚服務。
 - 唭哩岸慈生宮:位於臺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321號,主祀神農大帝。
 - 照明淨寺:求桃花姻緣知名的北投情人廟
 - 法鼓山北投分院、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雲來寺:台灣佛教四大山頭之一
 - 佛教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台灣佛教四大山頭之一
 - 石牌福星宮、北投福慶宮、嘎嘮別桃源福德宮:合稱北投區三大福德正神廟
 - 北投石牌福星宮:每年農立3月媽祖繞境由北投關渡宮至石牌福星宮。
 - 北投慈后宮:舊北投地區(北投庄)年代最久的媽祖廟,其媽祖稱為「北投媽」,建於1918年。
 - 番仔厝保德宮:為凱達格蘭族北投社的漢化信仰場所。
 - 北投集應廟:位於臺北市北投區稻香路134號,為分靈自木柵集應廟的保儀尊王廟。
 - 山腳廣福宮:成立於1834年,日治時期正式由當地保正凌炳煌與保內許厝、瓦厝內、田仔墘三部落仕紳鳩資建廟,主祀福德正神。
 - 王家廟北投鎮安宮:主祀蘇池李府千歲。
 - 洲美屈原宮:北投區洲美里的水仙尊王廟,以屈原為主祀。
 - 洲美三王宮:主祀古公三王,位於北投區福美路,為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 北投代天府:主祀伍府千歲,位於台北市豐年路。祭典在農曆的六月十五,是北投當地的一大宗教盛事。
 - 北投福安宮:興建於1877年,主祀福德正神,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公館路。
 - 陽明山五福宮:興建於1835年,主祀福德正神,位於台北市北投區行義路。
 - 明山宮:興建於1981年,主祀五年千歲,位於台北市北投區行義路,台北聯營公車508路線站牌之一(有兩站,分別為「明山宮」與「明山宮一」站)。
 - 北投無極御令鴻天宮:主祀鴻鈞老祖,位於台北市北投區行義路。
 - 上清宮:主祀鴻鈞老祖,興建於1955年,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
 - 祖師禪林:由道教廟宇「宮玄觀」修繕為一所專修祖師禪法的道場,興建於1983,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
 - 法雨寺:興建於1905年,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登山路。
 - 安國寺:興建於1935年,大殿中主要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於1991年交託佛光山接管,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
 - 北投石牌吉慶社區「聖誕巷」:每年聖誕節會舉辦大型慶祝活動
 - 北投石牌福興「聖誕公園」:每年聖誕節會舉辦大型慶祝活動
 - 陽明山竹子湖海芋季
 - 陽明山竹子湖繡球花季
 - 台北溫泉季 (北投溫泉季)
 - 2022三層崎花海
 - 2022北投女巫魔法節
 - 2022北投湖山里「茭白筍季」(10月中旬舉辦)
 - 關渡花海
 - 北投奇岩向日葵(秋)/蜀葵(春)花海
 - 2023北投夏日魔法節
 - 2024北投夏日魔法節
 - 2024北投納涼祭
 - 2024北投割稻趣
 
教育機構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校本部)
 -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管理學院)
 
- 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原為臺北市立士林高中)
 - 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 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 (前身為珠海商職)
 - 臺北市私立幼華高級中學 (原為十信高級中學與十信高商~2018年12月更改校名為幼華高級中學)
 - 臺北市私立奎山實驗高級中學
 - 臺北市私立惇敘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
 - 臺北市立明德國民中學
 - 臺北市立桃源國民中學[14]
 - 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
 - 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 臺北市私立奎山實驗高級中學
 - 臺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
 - 臺北市立關渡國民中學[15]
 
- 臺北市北投區北投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民小學[16]
 - 臺北市北投區石牌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明德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洲美國民小學(104年廢校)
 - 臺北市北投區桃源國民小學[17]
 - 臺北市北投區湖山國民小學[18]
 - 臺北市北投區逸仙國民小學[19]
 - 臺北市私立薇閣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大屯國民小學[20]
 - 臺北市北投區文林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立農國民小學
 - 臺北市私立奎山實驗高級中學附屬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泉源實驗國民小學[21]
 - 臺北市北投區清江國民小學[22]
 - 臺北市北投區湖田實驗國民小學[23]
 - 臺北市北投區義方國民小學[24]
 - 臺北市北投區關渡國民小學[25]
 
- 蘇荷兒童美術館附設北投教學中心
 - 台北指揮家室內樂團暨兒童管絃樂團
 - 日本伊藤萬游泳學校(北投陽明校)
 - 臺北市關渡華砇實驗教育機構
 
- 財團法人台北行天宮附設玄空圖書館北投親子圖書館[37]
 
醫療機構
交通
東西向
南北向
- 216 新北投-榮總院區
 - 218 新北投-萬華
 - 218直 新北投-承德路-萬華
 - 218區 新北投-捷運奇岩
 - 223 關渡-青年公園
 - 230 捷運北投站-陽明山
 - 288 兒童新樂園-吳興街
 - 302 關渡宮-萬華
 - 302區 關渡宮-兒童新樂園
 - 550 關渡宮-三玉宮
 - 602 北投-天母(與中興巴士聯營)
 - 小6 北投-清天宮
 - 小7 北投-嶺腳
 - 小8 捷運石牌站-竹子湖
 - 小8區 捷運石牌站-陽明山
 - 小9 北投-竹子湖(台灣好行-北投竹子湖線)
 - 小9區 北投-陽明山
 - 小14 北投-照明寺
 - 小21 北投-八仙里
 - 小22 捷運北投站-新民泉源路
 - 小23 關渡碼頭-北投國小
 - 小25 捷運北投站-六窟
 - 小26 北投-頂湖
 - 小28 捷運北投站-珠海路
 - 小36 捷運石牌站-六窟
 - 小39 新北投車站-硫磺谷 (週五、六、日營運
 - 市民小巴2路 捷運北投-溫泉路
 - 紅35 關渡碼頭-台北藝術大學
 - 紅55 捷運關渡-臺北藝術大學
 - 紅55區 捷運關渡-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 內科16 新北投-內湖科學園區
 - 南軟北投 新北投-南港軟體園區
 - 通勤27 新北投-市政府
 - 承德幹線 新北投-捷運市政府(原266路,107年4月改號)
 
- 631 淡水-北投
 - 682 八里-社子
 - 紅13 八里-捷運關渡站
 - 紅22 八里-捷運關渡站
 - 864 三芝-捷運劍潭站
 
- 602 天母-北投(與大南汽車聯營)
 - 821 三芝-市立天文館
 - 紅12 市立天文館-捷運石牌站
 
- 224 天母-天母西路-捷運石牌站
 - 267 天母-捷運大湖公園
 - 紅19 天母-天母北路-捷運石牌站
 - 內科通勤專車15 天母-內湖科技園區
 - 南軟通勤專車天母線 天母-南港軟體園區
 
- 308 淡江大學-捷運劍潭
 - 838 泰山-捷運關渡
 - 902 萬芳社區-榮總
 - 757 淡海-北門
 - 756 淡大-北門
 
- 108 陽明山遊園公車
 - 109 萬芳社區-陽明山
 
假日休閒公車
- 快速公車 景美女中-榮總
 
- 68 洲美里-捷運劍潭站
 - 68副 洲美里-捷運芝山站
 - 536 台北海大-大同之家
 - 536區 台北海大-榮總
 
- 111 新莊-陽明山
 - 508區 蘆洲-惇敘工商(與大都會客運聯營)
 - 508全 泰山-惇敘工商
 - 645 舊庄-捷運石牌站
 - 645副 中華科大-捷運石牌站
 
- 1801國立護專-基隆(班次只剩平日早上6:00從振興醫院發半躺
 - 583五股-榮總
 
- █ 東西線(暫緩規劃):洲美站 – 軟橋站
 - █ 南北線(暫緩規劃):洲美站 – 五分港站 – 頂八仙站 – 農禪寺站 – 嗄嘮別站
 
- 北投空中纜車:於1989年提出規劃,最初用意是做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之交通工具,因北投纜車計畫過程中一波三折,一直延宕到2015年5月10日,台北市政府決議不興建北投纜車,北投纜車興建計畫就此終止。
 
商業設施
都市重劃及都市更新
關渡黃金城危樓事件
於921地震後被列為紅單危樓[40],直到2015年經重新評估,才改列黃單。2021年10月24日地震後,大樓雖經過修補,但仍有幾處鋼筋外露,住戶皆表示地震無恙。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企劃科廖漢章科長表示,「關渡黃金城」現為公劃更新區,表示政府已認定該區有一定危險性,只要達75%同意比例便可進行都更程序,不過民辦都更採受理制,當時仍未收到該區申請。[41][42]2021年12月30日,關渡黃金城,由富品建設成功整合進入都市更新。[43]
本案佔地約1.9公頃,土地持分包括北市府、第一銀行、私地主。2005年通過都市計畫劃設為都更地區,但因為地主須回饋48%的土地,多年來遲遲未完成整合。[44][45]
文化資產及旅遊景點




- 北投溫泉
 - 新北投溫泉商圈(以新北投捷運站出口為主,沿北投溫泉一、二號親水公園兩旁的中山路、光明路、溫泉路至地熱谷一帶)
 - 紗帽山溫泉風景區(行義路溫泉區)
 - 北投行天宮(行天宮北投分宮)
 - 石牌福星宮
 - 照明淨寺(舊稱:北投情人廟)
 - 關渡宮(台灣三大媽祖廟之一)
 - 關渡玉女宮
 - 北投區慈生宮
 - 北投慈后宮(舊稱:北投媽祖廟)
 - 北投法藏寺
 - 善光寺
 - 法鼓山農禪寺
 - 北投中和禪寺&章嘉活佛舍利塔
 - 凱達格蘭文化館
 - 北投陳濟棠墓園
 - 地熱谷
 - 硫磺谷(大磺嘴)
 - 龍鳳谷
 - 情人瀑布
 - 大砲岩(舊稱天狗岩、鐵砲岩)
 - 小隱潭瀑布
 - 女巫石瀑
 - 忠義小徑 (關渡平原的「第二象限」)
 - 復興三路櫻花隧道
 - 鳳梨涼亭 (北投鳳梨宅聚落)
 - 四季長廊觀景台
 - 陽明山公園辛亥光復樓
 - 大屯山
 - 竹子湖
 - 竹子湖觀景台
 -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全台首座綠建築圖書館,並獲得首個鑽石級綠建築標章)
 
- 周氏節孝坊 ,三級古蹟,1861年建立。
 - 北投溫泉浴場(北投溫泉博物館),三級古蹟,1913年建立。
 - 陽明山中山樓,直轄市定古蹟,1965年建立。
 - 陽明書屋
 -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1928年建立,2009年公告為歷史建築。
 - 石牌漢番界碑
 - 中國電影製片廠,1933年建立,2017年6月列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 張學良台北故居,1960年建立。
 - 少帥禪園(台北北投張學良幽禁舊居),1920年建立。
 - 天狗庵史蹟公園, 1896年建立,乃台灣北投第一家民營日式溫泉旅館,天狗庵舊址溫泉旅館已廢止,並改建為北投加賀屋溫泉飯店,目前僅存史蹟公園。
 - 瀧乃湯溫泉浴室,北投現存最古老的日式溫泉浴池。
 -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原草山公共浴場),直轄市定古蹟,1929年建立。
 - 草山水道系統,直轄市定古蹟,約1928年建立。
 - 前日軍衛戍醫北投分院,直轄市定古蹟,1910年代年建立。
 - 中心新村,全臺唯一的溫泉軍醫眷村。
 - 八仙圳,是北投最重要的老圳道,建立於清朝,距今約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 北投賴氏祖厝,1915年建立,傳統閩南式磚造建築物。
 - 北投普濟寺,直轄市定古蹟,1905年建立。
 - 七虎籃球場,歷史建築,1951年建立。
 -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直轄市定古蹟,1912年建立。
 - 吟松閣,直轄市定古蹟,1934年建立。
 - 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直轄市定古蹟,1920年代年建立。
 -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直轄市定古蹟,1925年建立。
 - 北投丹鳳山弘法大師岩,1910年建造,供奉日本弘法大師。
 - 北投真言宗石窟建築群
 - 北投文物館(原佳山旅館),直轄市定古蹟,約1925年建立。
 - 北投梅庭 ,建立於1930年,相傳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2024年5月28起閉館整修暫停開放,預計2026年始開館,重新開館時間將另行公告。)
 - 北投穀倉,直轄市定古蹟,1938年建立。
 -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19世章嘉活佛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並稱四大活佛,是佛教界重要之領導人物,曾封為蒙旂宣化使,任國大代表、總統府資政,是西藏黃教格魯派活佛中,1949年後唯一來臺定居者。章嘉活佛推動藏傳佛教在臺發展與安定當時人心有顯著貢獻。1957年3月4日大師因病捨報示寂。1960年代興建的舍利塔,屬印度佛塔形,造型具藏式舍利塔之重要特徵。目前塔內舍利子已取出,塔上供有活佛照片及碑文等。[46]
 - 郁永河採硫紀念碑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泉源路200號,1985年6月由當時的台北市文獻會建立,碑中記載清代郁永河(清康熙年間,西元1696年)開墾北台灣與北投採硫的事蹟,現今高中國文課本中的「北投硫穴記」即記載郁永河來台採硫與目睹硫穴奇景的文言文記事。
 - 陽明山藍寶石泉:源自於1925年,又稱為「陽明山第三水源」、「陽明湧泉」,被日本人譽為「亞洲第一湧泉」。
 - 北投威靈頓山莊: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崇仰一路到九路,建於1960年,曾是駐臺美軍住的地方,1979年台美斷交後,此地升級變成外國人跟大老闆最愛的高級住宅區。(半封閉式,有警衛管理的社區型別墅。)
 - 北投育英中學: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奇岩路283號,1955年成立,當時學校的榮譽董事長為于右任先生,1973年停止招生。
 - 北投志仁家商:位於台北市北投區一德街75號,由王東海於1967年創辦,2007年停止招生。
 
- 忠義山步道[47]
 - 下青礐步道
 - 郵政訓練所步道
 - 中正山親山步道[48]
 - 軍艦岩步道[49]
 - 水尾巴拉卡步道
 - 泉源里紗帽步道
 - 紗帽山步道
 - 磺溪溫泉步道(磺溪嶺景觀步道)
 - 半嶺水圳步道
 - 十八份水圳步道(十八拐圳步道)
 - 十八份產業道路-櫻花登山步道
 - 風尾步道
 - 鼎筆橋步道
 - 東昇步道
 - 銀光巷步道
 - 地熱谷步道
 - 硫磺谷步道
 - 龍鳳谷步道
 - 磺溪彩虹步道(石牌→天母)
 - 陽明山橫嶺古道
 - 陽明溪溪畔步道
 - 紫明溪步道(位於陽明書屋附近,2023年1月最新完工開放的步道)
 - 白宮山莊步道
 - 面天山步道
 - 下菁礐步道
 - 貴子坑親山步道
 - 永春寮環狀步道
 - 水車寮步道
 - 竹子湖環狀步道
 - 七星山步道:有四個主要的登山口,分別為小油坑、冷水坑、苗圃登山口、夢幻湖停車場,除了冷水坑位於士林區菁山路,其餘三個登山口皆位於北投區。
 - 夢幻湖步道
 - 大屯主峰步道
 -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北部最佳百岳登山練功場,全程會行經十座山頭,又被稱作「陽明山十連峰」。
 
- 北投櫻花隧道:位於北投復興三路吳氏宗祠附近,北部熱門賞櫻秘境。[50]
 - 復興崗落羽松小徑:位於北投捷運復興崗站旁落羽松步道,北部落羽松秘境。
 - 七虎公園游泳池:位於北投區育仁路108號,為北投知名的戶外游泳池。
 - 新北投車站:百年車站,位於北投七星街1號,由原舊址改建的博物館。
 - 北投三大免費溫泉泡腳池:復興公園泡腳池、泉源公園泡腳池、硫磺谷泡腳池。
 - 天溪綠地游泳池:位於「北投甲桂林山莊」(實際地址位於台北市北投區中山北路七段219巷3弄170號,因地處北投與天母的交界,又另稱「天母甲桂林山莊」),社區型的露天泳池。
 - 關渡碼頭貨櫃市集:位於北投區知行路360-1號,2024年5月21日新開幕,不僅能欣賞關渡的水岸風情,還有逛市集最愛的美食攤位。[51]
 - 北投青磺名湯:位於北投區中央北路一段12號,擁有世界珍貴的青磺鐳泉,全球僅北投和日本玉川找得到,被日本人譽為療癒系泉質。[52]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