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四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四鄉
Remove ads

十四鄉(英語:Shap Sze Heung)是位於新界東西貢北約,在大埔區東南部,企嶺下海沿岸,與沙田區馬鞍山市鎮及西貢區相連的14條鄉村的統稱[1]。十四鄉居民早年多從事農耕,主要交通倚賴水路往來大埔墟,因此十四鄉雖然位於西貢北,但在分區上屬於大埔區。

Thumb
航拍十四鄉(2024年5月)
Thumb
位於官坑的十四鄉鄉公所

名單

Thumb
西澳村
Thumb
泥涌

十四鄉依次序為:

  1. 企嶺下老圍
  2. 企嶺下新圍
  3. 西徑
  4. 瓦窰頭(鴨麻寮)
  5. 田寮(大洞禾寮)
  6. 大洞
  7. 井頭
  8. 馬牯纜
  9. 輋下
  10. 官坑
  11. 泥涌
  12. 西澳
  13. 將軍里
  14. 樟木頭

另有一說烏溪沙為十四鄉其中一村,而不是只有數戶人家的將軍里(將軍里為西澳村的分支)。而鴨麻寮(瓦窰頭),本為西徑的一條分支村落,其行政/村務需要經西徑村村長加簽才能實施。

企嶺下老圍及新圍

企嶺下老圍是十四鄉中歷史最悠久的村落,現在的圍村建於清朝中葉,圍址建在大石砌築的高台上,圍牆及圍門用雜石及灰泥塑上,堅固古樸,圍後為陡峭山坡。企嶺下新圍是企嶺下老圍之分支,兩村原居民均是何姓

居民代表

更多信息 鄉村名稱, 原居民代表 ...

未來發展

Thumb
海映路,通往西沙路十四鄉項目的道路

2004年政府核准十四鄉分區計劃大綱草圖,主要是透過保存具景觀生態地質價值的地點,以加強保育景觀和自然環境;容許在適宜發展的地區進行鄉村擴展;以及選定具潛力發展作康樂用途和私人住宅的土地,而有關發展須與四周的鄉郊和自然環境互相協調。

三塊位於「輋下」、「井頭」和「大洞禾寮」各鄉村附近約64公頃的土地劃為「綜合發展區」,把康樂發展和住宅發展結合以提供充足的基建和社區設施;而面積約34公頃的土地劃為「鄉村式發展」地帶用以應付原居村民對小型屋宇的需求;沿岸地區約2公頃的土地劃為「康樂」地帶;約6公頃土地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提供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約0.8公頃土地劃為「休憩用地」地帶;兩幅總共約57公頃的土地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包括「井頭」鄰近海岸的沉積岩帶及「井頭」南與「企嶺下老圍」之間沿岸寄居紅樹林的動植物區和泥灘;約57公頃土地劃為「自然保育區」地帶保存區內現有的天然景觀、生態系統或地形特色;約15公頃土地劃為「海岸保護區」地帶保護天然海岸線及海岸環境;另外,約47公頃土地劃為「綠化地帶」。

Remove ads

西沙

新鴻基地產於當地的大型綜合發展項目。

交通

更多信息 交通路線列表 ...

另外,為配合十四鄉發展,運輸署透過《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計劃新增5條巴士路線,由海映路開出,服務十四鄉大洞至樟木頭一帶,採用招標方式甄選營辦公司[3]。運輸署於2023年9月15日宣佈,由城巴投得該5條巴士路線營運權。2024年4月,運輸署公佈將增加兩條分別往返大學站(經錦英路,由九巴營運)及白石角(經大學站香港科學園,由城巴營運)的新巴士路線。[4]

更多信息 十四鄉新專營巴士路線的計劃, 路線 ...

同時,根據2019年1月大公報透露,政府內部正探討將屯馬綫,由現時烏溪沙站,延長至樟木頭泥涌以南一帶,以便在此覓地興建大型公營房屋。[8]

Remove ads

區議會議席分佈

九十年代以前十四鄉由傳統鄉村組成,人口稀少,所以十四鄉連同整個西貢北成為一個選區,選出一名區議員。到九十年代西沙路正式通車,交通改善,加上以丁屋為主的新屋苑吸引外來人口遷入鄉村居住,使十四鄉人口增加,整個西貢北逐漸符合一個選區大約一萬七千人的比例。

更多信息 範圍/年度, 2000-2003 ...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