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充县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
原為安漢縣,屬宕渠郡。開皇初年廢宕渠郡。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縣名為南充縣,屬巴西郡[1]。唐朝武德初年,天下改郡為州,屬隆州。武德四年(621年),以南充縣和相如縣置果州,同年,析置西充縣。開耀元年(681年),析置流溪縣。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又以南充縣和相如縣析置岳池縣[2]。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廢流溪縣為鎮併入南充縣。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復為縣。寶慶三年(1227年),升果州為順慶府,仍為順慶府治所。淳祐九年(1249年),徙治青居山[3]。元朝時,屬順慶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漢初縣併入[4]。明清時,仍屬順慶府。明朝洪武中,再度移治[5]。清朝時,評價:沖、繁、難[6]。
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順慶府轄區僅餘原南充縣地。民國二年(1913年),府廢,復置南充縣。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發起西南戰役,逐漸占領四川全省。12月10日,二野十一軍第32師94團,進入南充縣城,中華民國政府對此地的管轄結束[7]。1949年後,南充縣屬南充專區、南充地區,又於1950年析置南充市(縣級)。1993年,設置地級南充市,以南充市(縣級)、南充縣設置順慶區、高坪區和嘉陵區。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