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西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西郡,是東漢末年至唐朝期間,中國在今天四川和重慶地區的一個郡,巴西意為「巴郡以西」,與同時期的巴郡、巴東郡合稱「三巴」,但實際位置上巴西郡大致在巴郡以北,巴東郡以西。
古時為賨人的居住地[1]。東漢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管轄墊江縣以北的舊巴郡改稱為巴西郡。劉備入蜀後,又從巴西郡分出宕渠、宣漢、漢昌成立了宕渠郡,但是很快取消。這些縣與其它幾個原屬巴郡的縣被併入了巴西郡,郡治閬中縣(今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晉朝、隋朝皆保留了郡制,不過範圍有所變遷逐漸縮小,主要是今天四川省南充市一帶。
晉朝時,戶一萬二千,下統九縣:閬中縣、西充國縣、蒼溪縣、歧愜縣、南充國縣、漢昌縣、宕渠縣、安漢縣、平州縣。晉惠帝時,復分巴西置宕渠郡,統宕渠、漢昌、宣漢三縣。桓溫平蜀後,巴西郡又置益昌縣和晉興縣。
西魏時,置潼州、隆州。隋朝開皇五年(585年),潼州改曰綿州。大業年間,全國州改郡,綿州改金山郡(下領七縣:巴西縣、昌隆縣、涪城縣、魏城縣、萬安縣、神泉縣、金山縣),隆州改巴西郡。此時的巴西郡,戶四萬一千六十四,下領十縣:閬內縣、南部縣、蒼溪縣、南充縣、相如縣、西水縣、晉城縣、奉國縣、儀隴縣、大寅縣。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復州制,金山郡復為綿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綿州。戶六萬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萬三千三百五十二。下轄八縣:巴西縣、昌明縣、魏城縣、羅江縣、神泉縣、鹽泉縣、龍安縣、西昌縣[2]。
- 唐朝巴西郡太守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