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提諾狂新聞

以分析並嘲諷時事為主軸的新媒體影音平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提諾狂新聞
Remove ads

《卡提諾狂新聞》,簡稱《狂新聞》,是一個臺灣YouTube頻道,主要內容以分析、諷刺時事,並加入大量「」作為鋪陳的新聞評論類影片,深受觀眾的喜愛。舉凡一周內發生的政治社會交通事故等新聞素材,均會被該頻道用於製作成最新的諷刺影片並上傳。[1]《狂新聞》是由網鈺數位科技旗下所代理的卡提諾論壇所經營[2]

事实速览 卡提諾狂新聞, YouTube 資料 ...
Remove ads

歷史

2016年2月18日,第1集《狂新聞》在YouTube上發布[3]。《狂新聞》從第8集起,由Google翻譯的電腦語音作為旁白至今[4][5]

2022年9月24日,《狂新聞》頻道訂閱數突破一百萬[3]。2023年9月16日,因嘲諷時事或是爭議性的影片內容,長期被YouTube標示為黃標,成為無營利影片影響收益,最終導致在第389集宣布停更,但仍於臉書社交平台發佈非影片內容[6][7][8]

停更2個月後的2023年11月19日,《狂新聞》突然上傳第390集「沒想到有今天吧。」,並在片尾提到「狂新聞我們下周見」以最經典的姿態回歸復更[9]

發佈時間

《狂新聞》表定發稿時間為台灣時間星期六中午12時更新[10]。自2016年9月起,《狂新聞》開始出現拖稿的情況,本來應在星期六更新的內容,拖延至星期日才發表更新[1]

反響

《狂新聞》始終以大量「」作為影片內容鋪陳,深受觀眾喜愛[1]。原《狂新聞》的狂小編、現為《老天鵝娛樂》創辦人丁豪在接受《數位時代》雜誌專訪中曾表示:「《狂新聞》還沒紅起來之前,做原創內容是非常累人的事,但他發現台灣有個非常有趣的的現象,就是抄自己人。而想梗心法的關鍵在於『抄、TA、媽』。」[3]另根據臺灣《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的報導指出,《狂新聞》的吸睛關鍵就是「不迎合粉絲,勇敢做自己」的「狂」思維。以打破框架與逆向操作的方式,反而讓觀眾有出乎意料的驚喜感。[5]

相關事件

政治立場

從2016年起至今,每當《狂新聞》曾連續好幾集嘲諷臺灣執政黨,或是沒有提起某些政黨的醜聞,而時常遭到觀眾質疑[11]。《狂新聞》也曾被質疑過是國民黨的黨產,但國民黨臉書和《狂新聞》臉書的小編均聲明澄清:「《狂新聞》真的不是黨產!」[12]

《狂新聞》從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的「免治馬桶」政見宣傳影片中,擷取他爬廁所探頭片段跟《熔爐》電影中偷窺校長的場景製作成對比圖,用來揶揄「往後只有讚美黨的聲音,沒有惡搞黨的自由」[13]。以及,《狂新聞》也曾在影片中,整理出國民黨民眾黨聯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的爭議事件來龍去派,被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認同[14]。甚至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後,賴清德總統勘災時的言論風波,被《狂新聞》作為素材剪輯成「勘災政治學」的諷刺短影片[15]

因此,上述的這些事件使得部分國民黨、民進黨或民眾黨的政治人物立法委員或是支持者便會分別攻訐《狂新聞》為藍/綠/白媒體。導致《狂新聞》的政治立場也一直不斷地遭到放風聲、貼標籤。因此,《狂新聞》有時也會在發布的影片中自嘲此事。[16][17]

Remove ads

妙禪噤聲

佛教組織佛教如來宗信徒合資送兩輛勞斯萊斯妙禪法師後,此消息在台灣社會引發熱烈討論,但是《狂新聞》在第83集與第84集皆未提及相關消息。另有爆料指出《狂新聞》的負責人也是妙禪信徒,被外界懷疑這正是反常態不嘲諷的原因。最終,《狂新聞》在第85集有所提及,以「業力引爆」作標題,並將《狂新聞》字體顏色改為紫色,狂小編在片尾還表示:「如果你還要問老闆是不是sea兄,我他X告訴你,做完這集我94自己的老闆!」隨後就自立門戶成立《老天鵝娛樂》。[18][19][20]

版權

《狂新聞》在臉書上傳一段截取自華視戲劇《包青天》的片段 ,片中「鈕承澤飾演皇帝外戚安樂侯,憑藉權勢欲性侵民婦。」,主要用來對照導演鈕承澤被指控性侵女性工作人員的爭議事件。之後,華視小編在留言區質問《狂新聞》「你欠我的版權債,該還一還了吧。」,使得《狂新聞》小編趕緊呼籲觀眾前往華視觀看正版《包青天》。[2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