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蜜儿·佩利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卡蜜兒·佩利亞(Camille Anna Paglia,/ˈpɑːliə/;1947年4月2日—),是美國學者、社會評論家和女性主義者。1984年起,佩利亞擔任費城藝術大學教授,直到2024年該校倒閉。[1] 佩利亞批判現代文化[2][3] ,著有《性面具》(Sexual Personae, 1990)等。佩利亞也評論當代美國女性主義、後結構主義及美國視覺藝術、音樂和電影史等。
Remove ads
生平
佩利亞出生於紐約州恩迪科特(英語:Endicott),是家中長女[4] 。她的祖父母四人均出生在意大利。母親在五歲時自意大利拉齊奧弗羅西諾內省切卡諾移民美國。[2][5] 佩利亞記述,父親家族來自坎帕尼亞的阿韋利諾、貝內文托和卡塞塔等城鎮。[6] 自幼,佩利亞在天主教家庭長大[7],在紐約州牛津市的鄉村上小學,與家人住在農舍裡。[8] 佩利亞父親是名二戰老兵[9],在牛津的中學任教,從中帶回關於法國藝術史的書籍,讓年幼的女兒接觸藝術。 1957 年,因其父攻讀學位,佩利亞一家搬到紐約州錫拉丘茲。佩利亞父親最終成為萊莫恩學院的拉丁語系教授。[10]
1964年,佩利亞進入賓漢頓大學。[11] 同年,在當地報紙上,佩利亞發表詩歌〈萎縮〉(Atrophy)。 [12] 佩利亞記述,她曾接受過詩人Milton Kessler的文學訓練;Milton Kessler「相信身體的反應,以及文學能刺激感官」。 [13] 1968 年,佩利亞以畢業生代表之姿自賓漢頓畢業[10]。
佩利亞隨後在耶魯大學攻讀碩士。佩利亞自稱自己是1968年至1972年間是耶魯唯一出櫃的女同性戀研究生。 [14][15] 在耶魯,佩利亞與另名女性主義者Rita Mae Brown有所爭吵,稱後者為「當時黑暗的虛無主義者」;並與紐黑文的女性解放搖滾樂團爭論,因為樂團將滾石樂團斥為性別歧視者。 [16]
1972年秋季,佩利亞開始在本寧頓學院任教。[17] 在本寧頓,佩利亞結交同校任教的哲學家費森登(James Fessenden)。 [18]
通過研究古典學及簡·艾倫·哈里森、弗雷澤、諾伊曼等人的作品,佩利亞發展出相左於主流觀點的性史理論,為此佩利亞批評金布塔斯、卡羅琳·戈爾德·海爾布倫、凱特·米列等人。佩利亞的博士論文《性面具》中闡述自身對母系社會、雌雄同體、同性戀、虐待狂等主題的看法,於1974年12月通過答辯。1976年9月,佩利亞根據論文發表演講[19],討論了斯賓塞的《仙后》 ,隨後評論戴安娜·羅斯、Gracie Allen、尤爾·伯連納和斯蒂芬·奧德蘭。 [20]
佩利亞寫道,她「幾乎與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女性研究計畫的創始成員大打出手,因為她們斷然否認激素會影響人類的經歷或行為」。[21] 最終,1979年佩利亞自本寧頓學院辭職。 [17]
1980年代初,佩利亞完成了《性面具》 ,但未能出版。佩利亞在耶魯大學、衛斯理大學和康涅狄格州的其他大學擔任訪問教師和兼職教師來維持生計。1979年冬季,《英國文學文藝復興》雜誌(English Literary Renaissance)上刊載論文〈阿波羅式雌雄同體和仙后〉(The Apollonian Androgyne and the Faerie Queene, 1979),但她的學術職涯在1980年代卻仍停滯不前。1995年,佩利亞寫給Boyd Holmes的信中,回憶道:「1980 年代初,我通過為紐黑文的報紙做地方專題報導,賺了小錢」。佩利亞撰寫了有關紐黑文歷史悠久的比薩店和地下鐵路一處老房子的文章。 [22]
1984 年,佩利亞轉入費城表演藝術學院。1987年,該校與費城藝術學院合併,成為費城藝術大學。
佩利亞是古典文學和人文學科期刊《阿里翁》(Arion)的編輯委員。[23] 1995年至2001年期間,佩利亞在Salon.com撰寫專欄;2007年至2009年間,再度撰寫專欄;2016 年,佩利亞再度為Salon.com 撰寫專欄。[24]
Remove ads
十多年來,佩利亞一直是藝術家Alison Maddex的伴侶。[26][27] 2002年,佩利亞收養了Maddex的兒子。[25] 2007 年,這對伴侶分居[28],但居住地相隔不遠,仍「和諧地共同撫養孩子」。 [4]
作品
- The Androgyne in Literature and Art (1974; PhD thesis)
- 《性面具》(Sexual Personae: Art and Decadence from Nefertiti to Emily Dickinson , 1990)ISBN 0-679-73579-8
- Sex, Art and American Culture: Essays (1992) ISBN 0-679-74101-1
- Glennda and Camille Do Downtown (1993), documentary film
- Vamps and Tramps: New Essays (1994) ISBN 0-679-75120-3
- The Birds (BFI Film Classics) (1998) ISBN 0-851-70651-7
- Break, Blow, Burn: Camille Paglia Reads Forty-three of the World's Best Poems (2005) ISBN 0-375-42084-3
- Glittering Images: A Journey Through Art from Egypt to Star Wars (2012) ISBN 978-0-375-42460-1
- Free Women, Free Men: Sex, Gender, and Feminism (2017) ISBN 978-0-375424779
- Provocations: Collected Essays (2018) ISBN 978-1-52474689-6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