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駐天津總領事館
日本清朝、中华民国时期驻华领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駐天津總領事館是原日本政府駐天津的領事館,1875年9月29日建立,1902年升格為總領事館,在當時的天津日租界宮島街。該建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即被拆除。[1]


歷史
1875年5月5日,日本外務卿寺島宗則向太政大臣三條實美提交了在天津設立領事館的建議。他認為,天津是北京、上海往返的必經之路,加之又是北京的咽喉,從貿易角度出發,在此設立領事館具有重要意義[2]。同年9月29日,日本政府派遣副領事池田寬治和外務三等書記官水品梅處前往天津,籌建領事館。由於當時日本自身實力不足,初期只是租用一位美國僑民的住宅開設事務所。兩年後,領事館在紫竹林新址正式設立,構建了日本進入華北的據點。
1902年,日本駐天津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首任總領事為伊集院彥吉。此後,機構地址也歷經多次變遷。初期,領事館設在天津英租界,位於咪哆士道與維多利亞道交口處、利順德飯店斜對面的一座樓房裡。1909年,總領事館由英租界遷入天津日租界榮街(今和平區新華路)。1915年,又遷至宮島街日本花園南側(今和平區鞍山道八一禮堂南側)的新建館址。
1935年10月,該總領事館在天津召開駐華總領事會議,研究確定了處理中日關係的協議。同年11月,薊密區專員公署專員殷汝耕在通縣成立了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漢奸政權。1937年5月,日本駐天津總領事館召開了華北領事會議研究華北局勢,隨後不久便發動了「盧溝橋事變」[3][4]。
1943年1月,日本將天津日租界交還給汪精衛政權,並改名為「興亞第一區」,由時任天津市市長王緒高任命張同亮擔任區長。此時,日本駐天津領事館交由日本居留民團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建築被拆除。
Remove ads
知名總領事
日本駐天津領事館設有總領事、兩個領事、若干副領事及駐屯軍派來的武官。其中,許多在天津擔任過總領事的日本人,都成為了日本政界要員。例如:曾任駐天津總領事的有田八郎,他在調回國內後升任日本外相。總領事川越茂後來升任駐中國大使。曾在天津任領事的天羽英二,後晉升日本外務省情報部部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也擔任過駐天津總領事。[1]
機構設置
日本駐天津領事館設有三部三課一署,即總務部、經濟部、司法部、會計課、電信課、文書課及警察署,後增設一朝鮮課。此外,還設有日本政府厚生省防疫駐在員。其中,經濟部負責保護日本僑民的經濟活動並對當時的中國進行經濟調查,並特別強調對與軍事有關的經濟情況的調查研究。司法部由一名警部充任檢事負責行使領事裁判權。天津總領事館管轄青島、濟南、張家口、太原等地的領事館,為日本控制華北的中樞。日本駐天津領事館在華北地區廣布情報網,搜集情報的範圍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風俗等各個領域。[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