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平區 (天津市)
中國天津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和平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的市轄區,區名來自於近代天津最為繁華的道路和平路(原天津法租界的杜總領事路及天津日租界的旭街)。該區位於天津市中心,面積9.97平方公里,是天津市區中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轄區,並與毗鄰的河西區共享天津市區的區域核心和經濟中心的稱號。隨着天津租界的飛速發展,自從1920年代起,該區域便逐漸成為天津的經濟、教育以及文化中心且延續至今,並一度成為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區內不僅有勸業場、西開教堂、渤海大樓、利順德飯店、解放橋、民園和靜園等諸多近代西洋風格建築遺存,還有津塔、國金中心和津灣廣場等現代建築,是最能體現天津城市風貌的轄區之一,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區政府駐小白樓街道曲阜道81號。
Remove ads
歷史
歷史上,由於距離天津老城較遠,天津市和平區境內人口稀少。明清時期,和平區境內村落逐漸增多。
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根據北京條約,和平區境內先後設立天津英租界、天津美租界、天津法租界。1870年6月,天津教案發生,民眾燒毀法國駐天津領事館。外國僑民紛紛遷入租界,使紫竹林租界地區大大發展。此時,英租界內已設有諸多著名洋行,為促進貿易的發達,英租界當局致力於興建新式碼頭和港口設施。19世紀80年代,英租界成了天津的貿易、航運中心。1895年起,隨着清政府與有關各國大規模地開展修治海河的工程,較大的外國商船已可直接駛抵天津租界;而從海河中挖出的大量泥沙又填平了英、法、日等國租界中的成片沼澤,使得天津租界的投資環境得到很大改善。1896年,天津日租界設立。1902年10月,美租界將租界轉讓英租界,和天津英租界合併。和平區境內除租界外,南市地區和新興街地區隸屬於當時的天津縣南段。1903年,日租界內進行了浩大的填築工程。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和平區境內除租界外,南市地區隸屬於天津縣東區,新興街地區隸屬於天津縣南區。
1913年4月,南市地區隸屬於東區六所管轄,新興街地區隸屬於西區。1916年,法租界多次擴張的行動引發天津市民的強烈抗議,發生了老西開事件。1920年代,法租界內陸續建成天津勸業場、天祥商場、泰康商場等商業設施,以及國民、惠中、交通三大飯店和渤海大樓、浙江興業銀行天津分行大樓等眾多整齊美觀的西式建築,和萬國橋,形成天津最繁盛的商業中心。當時,天津的中外上流社會人士主要聚居在天津英租界今五大道區域,而法租界和日租界的勸業場一帶則成為他們進行消費、娛樂的區域。1926年,民園體育場落成,並舉辦過多項大型賽事。1928年6月20日,南市地區隸屬於為公安一區管轄,新興街地區隸屬於公安二區管轄。1930年代,英國與日本曾因天津英租界相關問題而爆發衝突和外交糾紛,並導致天津英租界危機。
天津市於1937年至1945年被日本占領,成立偽天津特別市公署。1938年3月,南市地區隸屬於第一區,新興街地區隸屬於第二區。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天津英租界。1943年,維希法國放棄在華租界。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宣布收回租界。1946年3月,天津市政府將天津日租界和天津法租界劃分為第一區,天津英租界劃分為第十區,南市地區劃分為第七區,新興街地區劃分為第六區。[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10月1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將今和平區境分別歸屬第一區和第五區。1956年1月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將第一區改稱和平區,將第五區改稱新華區。1958年9月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原和平區、新華區,城廂區大部分和河北區一部分合併組成新的和平區,當時全區面積為13.857平方公里。1960年10月14日,和平區所轄原城廂區的東南角、東北角和鼓樓西3個公社劃歸南開區,和平區的光復道街劃歸河北區,當時的全區總面積為13.4平方公里[3]。1962年2月1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原所屬和平區的衛南、郭村、王穩莊和楊柳青公社小甸與南開區所屬農村人民公社合併,成立西郊區,並將原所屬和平區的東堤頭農村人民公社與紅橋、河北區農村人民公社合併,成立北郊區。[2]1966年,和平區改稱戰鬥區,1968年改回原名。1970年6月,以牆子河改造的名義在天津原牆子河河床的基礎上建設一條寬50米的柏油馬路(今南京路),同時在沿線的地下通道內建設鐵路,成為地鐵,被稱為「7047工程」。1979年,天津地鐵既有線在和平區開通,使天津成為中國大陸第二座擁有地鐵的城市。
Remove ads
地理

和平區位於北緯39°8′東經117°12′。境內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海拔為2.8米至4.5米。[3]和平區東北方向隔海河與河北區,河東區相望,西邊以興安路北段、南馬路、南門外大街和衛津路為界與南開區相毗連,南邊以河沿道、馬場道、徐州道為界與河西區接壤。現區總面積為9.97平方公里。
旅遊休閒


和平區歷史悠久,近代各國租界造就了和平區文化的多元。下表列出天津市和平區的歷史文化街區。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勸業場街道、小白樓街道、五大道街道、新興街道、南營門街道和南市街道。
交通
社會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和平區常住人口為355000人[13],男性占比51.91%,女性占比48.09%,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4.56%,15-59歲占比63.33%,60歲以上占比22.11%,65歲以上占比15.72%。



海信廣場、濱江購物中心
和平大悅城、世紀都會商廈、國際商廈、樂賓百貨、國金匯、吾悅廣場、吉利大廈
南市食品街、麥購時代廣場
教育


益中學校、建華中學、嘉誠中學
相關鏈接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