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巴經濟改革

冷战后古巴的经济自由化政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巴经济改革
Remove ads

古巴經濟改革,英語世界稱為古巴美元化(Dollarization of Cuba),指1993年冷戰結束後為穩定古巴經濟而實施的宏觀經濟政策。最初制定這些政策是為了抵消1991年蘇聯解體造成的古巴經濟失衡。[1][2]這些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使當時非法的美元合法化並規範其在古巴經濟中的使用。[3]更廣泛的改革重點關注古巴經濟的宏觀經濟穩定。這將通過減少財政赤字和結構性改革來實現,例如頒布自由農貿市場協議、個體經營合法化和美元非罪化。[4]經濟改革導致通貨膨脹下降、比索升值、產出和生產率提高以及財政赤字改善。[5]

Thumb
古巴國旗

背景

隨着豬灣事件和古巴導彈危機導致古巴和美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古巴越來越多地轉向蘇聯尋求經濟和軍事援助。從1970年到1980年,蘇聯完全介入古巴的經濟事務。[6]1972年,古巴加入了經濟互助委員會[7],到1980年代末,古巴85%的對外貿易都是與經互會成員進行的。[8]

從1985年到1989年,古巴出口的74.4%是糖及相關產品。[9]古巴經濟高度依賴糖及糖製品出口,這使得該國經濟容易受到世界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古巴一直依賴蘇聯的補貼。1989年底,由於蘇聯當時面臨的預算問題,對古援助有所減少。[10]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結束了古蘇「以糖換油」,並要求立即償還債務。[11]1991年晚些時候,總統鮑里斯·葉利欽停止了對古巴的所有援助。[12]從1990年到1993年,古巴進口下降了50%,GDP下降了30%。[13]

過程

菲德爾·卡斯特羅時期

古巴經濟改革已經經歷了若干階段。第一階段(1990年-1993年)突出解決糧食和能源問題,主要是應急性的。1991年古共召開「四大」,制定「和平年代的特殊時期」的內外政策,主張「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14]第二階段(1993年-1997年)實行國有農場合作化、實行財稅和物價改革、開放自由市場、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等措施。第三階段(1997年-2008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行銀行體制改革。[15]

勞爾·卡斯特羅時期

第四階段(2008年-)為後菲德爾·卡斯特羅階段,勞爾·卡斯特羅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15]

米格爾·迪亞斯-卡內爾時期

隨着2018年古巴憲法的實施,自由市場權、私有財產和外國直接投資的承認,外界評論認為古巴已經成為混合經濟體。[16] 2020年7月16日,古巴推出美元使用自由化、擴張私營部門、取消10%美元交易稅等措施。[14] 2021年,古巴決定把古巴私有經濟獲准運行的部門從127個增加至2000個。[17] 2022年,古巴駐華大使佩雷拉表示,馬列爾經濟特區吸引外資的步伐持續,當前古巴已在推行300餘項經濟改革方面的具體政策。[18]《人民日報》在2023年初報道,古巴正在加大經濟改革力度。[19]

另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