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區 (臺中市)

臺灣臺中市的市轄區,為臺鐵臺中車站所在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區 (臺中市)
Remove ads

中區位於臺灣臺中市中心,係由於其在1946年2月臺中市劃分區域時被西四區環繞而得名[1]:299,並與東區、南區、西區、北區、北屯區西屯區南屯區屬於臺中市都心區域。面積0.8803平方公里,是臺中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也是全臺灣面積最小且唯一未滿1平方公里的三級行政區[2]

事实速览 中區 Central District, 國家 ...

中區為臺中市進入現代化城市的主要市區區域(市中心),因台中車站設於此,且曾屬臺中市的中心商業區,全區除公共設施用地外,其餘皆為商業用地[3],然而1980年代後隨著台灣的公路興起(中山高速公路通車),臺中市的交通重心開始西移,並且市府開始於北屯區、西屯區及南屯區進行市地重劃,使工商業重心也逐漸西移,再加上中區內道路窄小、停車場地缺乏等因素,導致舊市區市況嚴重衰退[4],中心商業區亦移轉至臺中西部的七期重劃區。直至2010年代後,在民間企業與文化復興組織一連串的努力下,使人潮逐漸回流,市況亦開始慢慢復興[5]。雖然目前市況已落後,但是中區為臺中市及中部地區主要道路的起點,以及鐵路和客運的轉運第一大站,在交通上仍居首要地位。

Remove ads

歷史

中區位於今日的柳川綠川之間,早期尚未開發時,此地區到處都是沼澤地,其中有一座小丘陵地,小丘陵地上高凸處叫做「墩」,清朝時在高凸處設置煙墩,於是就把小丘陵地稱為「大墩」(今臺中公園砲臺山),鄰近的市街因此稱為「大墩街」,為臺中市區的起源。但實際上中區的大墩是指「東大墩」,因為在西屯另有相對於本地的「西大墩

日治時期1895年,台灣民政支部長兒玉利國建議將當時臺中市規劃為「圓形放射狀」都市,但未被臺灣總督府採納。隔年,總督府在準備實施的市區改正計畫中,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採用了巴爾頓(W.K Barton)與濱野彌四郎的「臺中市街區劃設計報告書」,將臺中市規劃為「棋盤狀」都市。1900年正式公告「臺中市區改正」,為配合整體都市發展也設置了公園預定地,但此地後來被鐵路車站用地取代,也就是臺中車站現址,而公園預定地為臺中公園現址。因而整治綠、柳川與開闢棋盤狀道路、興建臺中驛(今臺中車站),將臺中興建成為臺灣新興的現代化都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接收日本臺灣總督府所轄之區域,將原臺中州臺中市的橘町、綠川町、榮町、大正町、寶町、錦町、新富町、柳町、初音町、若松町,合併成立「中區」。

Remove ads

舊地名

  • 馬寮-這是臺中建府初期出現的地名,還稱為「馬寮」的時候,一分地賣不到一塊大洋,而現在一坪地大約要值兩三百萬元。它就在中正路繼光街口,該地曾有一家吉本洋品店,是臺中市第一家最具規模的百貨公司。
  • 鳥竹圍-現在中華路一段一帶,這個地方以前有很多大樹,成千的白鷺鷥經常在這裡聚集,家家戶戶的屋簷下,也有大量的燕子築巢棲息,因此而得名。由於第八市場是用竹子搭建而成,所以大家都叫它為「竹廣(管)市仔」,而「鳥竹圍」的舊名便漸漸被人遺忘。

市區沒落

中區曾是臺中的中心商業區,但因台中市公園路、光復路、 中正路皆為日治時期所規劃,路面狹窄,且隨著七期發展與百貨公司林立,以及一中街、逢甲商圈的興起,商機趨於沒落。

自從中山高速公路通車後,近十年台中市發展就一直往西走,而西南屯有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及新市政特區,因此取代中區成為台中的中心商業區。

活化再興

2010年代,隨著宮原眼科及原第四信用作社建物經台中在地餐飲集團活化經營,開始帶動人潮回流;其後,亦有其它業者跟進接手翻新周邊建物作旅館或其他用途。臺中市政府及民間團體亦積極推動中區周圍之再興計畫。[6]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據臺中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4年底中區戶數約8.5千戶,人口約1.8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2萬人[7]。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大誠里與繼光里,人口密度最高與最低的里則分別是光復里與公園里[8][7]

中區的人口年齡構成特色有5至14歲的幼年人口與40至44歲的女性人口佔比偏高,主要因素是遷移戶口以利越區就讀升學率較高的學校[9]。但同時隨著舊市區人口外流與產業衰退,青壯年人口外移,人口不斷老化[10]。中區的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在2021年7月突破20%,進入超高齡社會。至2024年底止,中區人口中0至14歲人口佔比約為18.26%,15至64歲人口佔比約為59.14%,65歲以上人口佔比約為22.59%,是臺中市幼年人口比例最高、青壯年比例人口最低的行政區,也是臺灣青壯年人口比例最低的鄉鎮市區[11]

中區曾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三級行政區,於1986年曾接近每平方公里5萬人,但由於人口持續減少,已於2017年被北區超越,現為臺中市人口密度第二高的行政區。

Remove ads

政治

歷任首長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資料來源:臺中市中區區公所[13]

Remove ads

區政組織

Thumb
中區區公所合署辦公大樓

中區區公所臺中市政府在中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中市政府。區長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4課4室等8個內部單位[14]

行政區劃

現今中區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46年臺中市調整行政區域時,合併橘町、綠川町、大正町、寶町、錦町、新富町、柳町、初音町、若松町、榮町設立的中區[15]:19。中區的行政區劃轄有大誠里、中華里、光復里、綠川里、大墩里、公園里、柳川里、繼光里等8[16],共計195鄰[7]

金融

總行單位
分行

教育

國民小學

公共圖書館

醫療

醫療機構

交通

鐵路

中區的鐵路運輸路線主要為臺灣鐵路臺中線,境內設有特等站臺中車站等1座鐵路車站

臺中車站位於中區臺灣大道,於1905年6月10日啟用,在日治時期同時匯集臺鐵、糖鐵,形成「雙鐵共站」,唯臺灣糖業鐵路中南線的烏溪鐵橋已於1959年八七水災時被沖毀,嗣後中南線停止營運,並於1961年被拆除[17]

公車客運

臺灣大道幹線候車站
  • 臺中火車站
  • 仁愛醫院站
客運轉運站

公路

由東向西排列

由北向南排列

公共自行車

臺中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iBike)是臺中市政府推動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2013年6月開始規劃建置[18],2014年7月18日開始營運,2017年5月16日使用次數突破一千萬人次[19],中區已於2015年4月1日正式引進YouBike1.0系統,至2021年1月28日起引進YouBike2.0系統,2023年6月28日全面停止營運YouBike1.0系統,改為僅營運YouBike2.0系統[20]。資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YouBike2.0已於中區設有6個站點[21],並可甲地租車、乙地還車,提供民眾租借使用[22]

未來

捷運

臺中捷運

觀光旅遊

Thumb
第二市場

中區自日治時期市區改正以後,擁有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1990年代以前亦曾為臺中市的中心商業區。

文化資產

此區目前依文資法被登錄的有一個國定古蹟原臺中車站)、一個直轄市定古蹟(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三個歷史建築臺中州立圖書館柳原教會新盛橋中區第一任街長宅第)。

商圈市集

商場與戲院

中區於全盛期曾為臺灣百貨公司密集度最高之區域,但目前多數已歇業。[24]

營業中
已歇業

其它景點

重大建設

  • 柳川汙染整治及環境改善工程(2014年啟動,2016年完成)
  • 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2016年啟動,2018年完成)
  • 舊臺中車站鐵道文化園區(綠空鐵道軸線計畫,第一期南段工程於2020年2月完工)
  • 臺中車站周邊都市更新計畫(台中大車站計畫)
  • 台中李方艾美酒店(原金沙百貨,2015年整建中)
  • 千越大樓(原千越百貨,2016年啟動都更)
  • 遠東百貨大樓與綜合大樓(原遠東百貨,2017年啟動都更)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