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平翁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和平翁主 (1727年—1748年),別名「和平貴主」,朝鮮英祖之庶三女,下嫁錦城尉朴明源。1748年逝於難產,得年21歲。

生平

和平翁主生於英祖三年四月二十七日,由暎嬪李氏出。[1]

和平翁主可說是父親英祖一生最鍾愛的子女,他在她身上傾注了所有的愛。英祖將她形容為自己的「知己」[2]。即使和平翁主辭世,英祖仍然不能釋懷,將對她的愛完全轉移到妹妹和緩翁主身上。她出嫁前英祖興建梨峴別宮為她的嫁妝,但被她婉拒。她的嫁妝極其豐厚,十里紅妝,是姐姐和順翁主的「萬萬倍」[3]。婚後,英祖對駙馬朴明源也愛屋及烏,常邀請他到宮中相聚。

而她溫柔善良的個性也與和緩翁主恰好相反,比起這個同母的妹妹,她與弟弟莊獻世子感情也可以說非常融洽。她在世時十份關愛弟弟,常常會從中調和英祖與莊獻世子緊張矛盾的父子關係。惠慶宮在《恨中錄》中曾感慨,若不是和平翁主的早逝,也許莊獻世子的悲劇就可以避免。

英祖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和平翁主因為難產逝世。英祖悲痛萬分,茶飯不思[4]。他暫停了朝政,並從景德宮遷回昌德宮,因為昌德宮比較靠近和平翁主的府邸,方便英祖親自監督和平翁主的下葬儀式。英祖甚至不顧身份親臨殯殮[5]。下葬前,英祖蒞臨和平翁主府,前後足足哭了五次,與愛女訣別[6]。和平翁主以一等之禮入葬[7],其豪華程度僅次於國葬[8]。為了攬得風水寶地讓愛女安心長眠,英祖命人強行購買坡州尹家世代居住的土地,撤走附近逾百戶民居,以坡州馬山作為和平翁主的陵墓[9]

和平翁主逝世後,很長一段時間英祖都處在恍惚中,甚少接見群臣,[10]並多番蒞臨和平翁主府緬懷過往種種。一直到隔年(1749)初,英祖都不能從喪女之痛中恢復過來。由於和平翁主的孩子也一同死於難產中,她也沒有其他子女,英祖以朴明源的姪兒朴相喆繼後[11]

Remove ads

家庭

  • 父:朝鮮英祖(1694—1776)
  • 嫡母:貞聖王后徐氏(1692—1757)
  • 生母:暎嬪李氏(1696—1764)
    • 夫:錦城尉朴明源(1725—1790),字晦甫,本貫潘南朴氏,朴師正第三子
      • 養子:朴相喆(1737—1762),字保仲,進士朴興源(朴師正長子)的第三子,過繼給朴明源和和平翁主
      • 媳婦:貞夫人安東金氏(1737—1812),縣令金簡行次女[12]
        • 養孫:朴紭壽(1753—1776),字士綱,朴宗德(朴興源長子)的第二子,過繼給朴相喆
      • 朴明源另有三名庶子、三名庶女,在和平翁主過世後出生[11]

附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