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盛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盛樂或稱盛樂古城,是拓跋鮮卑代時的北都。具體地址過往由於年代久遠而無法確定,後經考古證明,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之北的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為盛樂城遺址。
典故
西漢時期時,盛樂位於定襄郡,東漢時則於雲中郡。曹魏時期,定襄郡、雲中郡被喬遷,盛樂被棄之荒外。
後來,拓跋鮮卑始祖拓跋力微進駐盛樂,並由拓跋猗盧建立代政權,以盛樂為北都。直至拓跋珪建國稱帝,改代為魏政權,遷城至位於今山西省大同市的平城,盛樂於是失去了都城的功用。
拓跋珪為推動盛樂的經濟發展,解散了以血緣為紐帶的部落,把牧民由各部酋長的私屬,統一成為北魏國的國民,使拓跋鮮卑族從部落制過渡為封建制。同時拓跋珪大力發展農業,使盛樂經濟繁榮,呈一時之盛。
參考文獻
- 《魏書·外戚·賀訥傳》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