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商衍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商衍鎏(1875年1月11日—1963年8月28日),字藻亭,號又章、冕臣、康樂老人[1]。廣州駐防正白旗漢軍人[2][3],祖籍天津,明末遷遼寧瀋陽,後入旗籍,生於廣州,民國改籍廣東番禺縣[3][4],祖居地今改隸廣州市花都區。中國現代文人,末科探花[5]。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6]。
生平
自幼在廣州西門口紙行街(今紙行路)蓮花巷玉蓮園讀書,後考入府立羊城書院正課外生,其後又轉到廣中路附近越華書院和越秀山應元書院學習。1890年得童試第十名中秀才[7]。
光緒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中式廣東鄉試第24名舉人,兄商衍瀛中同科順天鄉試第184名舉人[6],在當時有禺山雙鳳之稱。先後就讀廣州光孝寺西華堂、學海堂、菊坡精舍、應元書院等校。
三十年(1904年),中式甲辰恩科會試,殿試位列第一甲第三名,成為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考中探花[5]。由於當時的榜眼與探花均為廣東人,令北京的粵東會館熱鬧過一番。在「騎馬游金街」等官方儀式結束,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送狀元劉春霖至直隸會館歸第後,一同歸第粵東會館,會館預備了演戲宴客事宜,同鄉在京任官者皆有到場。宴會熱鬧非凡,宴後盤碗杯箸更被民眾搶奪一空[註 1][8]。
光緒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906—1908年)公派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專攻經濟和法律。回國後曾先後擔任翰林侍講銜撰文、國史館協修、實錄館總校官、幫提調等職務[1]。
民國元年(1912年),受德國漢堡殖民學院(舊譯:殖民學堂。殖民學院成立與1908年4月)東亞系(Ostasiatischen Seminar)聘任,擔任德國著名漢學家奧托·福蘭閣(Otto Franke)的研究助理(wissenschaftlicher hilfsarbeiter)。1914年殖民學院成立中國語言與文學系(Seminar für Sprache und Kultur Chinas)後轉入該系工作(漢堡殖民學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失去其作用,在1919年殖民學院被解散,殖民學院的各部門包括東亞系和中國語言與文學系,被併入了新建立的漢堡大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期間為該校訂購了大批中文書籍[6],參與建立德國第一間漢學研究中心[9][10],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7年隨駐德使館人員撤返中國[11]。
回國後擔任過北京副總統府顧問、江蘇督軍署內秘書、大總統府諮議、江西省財政特派員等職務。

民國十六年(1927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秘書,同年辭職[6][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江蘇省政協委員,與長子商承祖一同居住。1956年11月,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以他為對象攝製紀錄片《探花晚年》[12]。
1956年12月返穗定居,任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1],與次子商承祚一同居住於中山大學東北區9號。
1960年7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聘任其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6][12]。
據蔡國頌先生回憶,晚年的商探花喜歡到仰忠街天馬巷友人家聚會[註 2]。此雅集除商衍鎏商承祚父子外,還有冼玉清教授、容庚教授等。都尊稱其為「商老太爺」。
1963年8月28日在廣州逝世,終年88歲。

著作
-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1958年,三聯書店出版。
-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2004年,百花文藝出版社,ISBN 9787530638163
- 《太平天國科舉考試紀略》,1961年,中華書局出版。
- 《商衍鎏詩書畫集》,1962年,自費,香港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
- 《商衍鎏詩書畫集》,2008年,文物出版社,ISBN 9787501024148
- 《商衍鎏商承祚書正氣歌》,2004年,文物出版社,ISBN 9787501016723
家族
- 父商廷煥(1840-1887),字蔚田,號明章,師從著名學者陳澧,但終身應考不中[5][12]。
- 叔商廷修,乙酉科拔貢,己丑恩科順天鄉試舉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戊戌科二甲進士130名。
- 兄商衍瀛(1870-1960),清光緒進士,書法家,曾追隨溥儀到滿洲國。因兩兄弟都高中進士,有「禺山雙鳳」之譽[12]。
- 子商承祖,翻譯家,精德語,南京大學教授[6]。
- 子商承祚,古文字學家,中山大學教授[5]。
- 女商婉若
- 孫商志馥(1925-2013),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副館長,中山大學圖書館學系創辦人之一兼副系主任(學系後變資訊管理學院)[13]。
- 孫商志𩡝(1933-2009),考古學家、人類學家,中山大學教授[14]。
備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